news-details
衝突真的起因於溝通不良?還是另有原因?(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人際關係中的「衝突」真的是溝通不良造成的?事實上,起因於爭競與比較。若不認識自己的創造,便容易落入「爭論誰為大」的衝突問題。

在2018台北研經培靈會的第二天中,美國加州聖地雅歌台灣基督教會主任牧師暨愛加倍靈修中心負責人劉曉亭牧師,特地在「邁向成熟」的主題中,從聖經真理探討如何解決人際關係中的衝突問題。

令人充滿詫異的問題 提醒溝通與衝突的癥結

有部載了6名乘客的公車,加上司機共有7個人,抵達第一站後,有3人下車、2人上車,再過一站,無人下車,3人上車,再抵達下一站,有2人下車、5人上車,再過一站,8人下車、10人上車,下一站又有2人下車、3人上車。請問到達終點站時,請問過了幾站!?

 

劉曉亭以一個問題,讓所有人都充滿詫異,因為眾人以為他最後一定是問「多少人下車?」但同時也提醒眾人「溝通」與「衝突」的癥結點。

 

「我一開始就決定要問你們『幾站』?但是我描述時,人們聽來應是要問『幾個人』?」劉曉亭提醒,很多的衝突都起因於沒有好的溝通,也沒有真正了解對方。

 

但我們一定會問-「上帝幹嘛把人造得這麼複雜?」複雜到我們難以彼此了解,甚至要我們合一。因為自己的心如何,自己不知道,怎麼合一、彼此相愛?很多人沒興趣了解自己,但卻非常喜歡了解別人,但往往發現-「你了解別人,別人也不一定會了解你,何況你不了解別人時,別人更難了解你。」

 

耶穌面對誰為大的衝突

因此,若不認識自己,就直接呼召成為門徒,會發生以下問題:

 

他們來到迦百農,耶穌在屋裡問門徒說:你們在路上議論的是什麼?門徒不作聲,因為他們在路上彼此爭論誰為大。耶穌坐下,叫十二個門徒來,說:若有人願意作首先的,他必作眾人末後的,作眾人的用人。於是領過一個小孩子來,叫他站在門徒中間,又抱起他來,對他們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馬可福音9:33~37

 

為什麼門徒會爭論誰為大?因為當時耶穌已透露:「我的國降臨的日子接近了。」門徒開始動用關係,想爭取自己的地位。雅各的母親來跟耶穌關說:「我兩個兒子,一個坐你左邊,一個坐你右邊…」耶穌聽見便難過說:「我喝的杯,你們能喝嗎?」他們當下都說自己能,展現自己跟隨耶穌的義氣,正如我們信主後,往往都有過激情的時候,但門徒不明白耶穌所問的問題,反倒以為耶穌要問幾個人願意喝他的杯。

 

「耶穌面對人愚昧時的反應,也是重要的學習。」劉曉亭提醒。

 

於是,耶穌轉移話題再說:「誰能坐我左邊或右邊,不是我能決定的…。」這是我們在人與人的同工關係中需要學習的,因為我們的文化告訴我們,一有衝突就想馬上解決,但耶穌經常把衝突放下,以最好的時機來解決衝突。

 

反觀經文中,門徒在爭論誰為大時,耶穌一問,門徒都不說話,因為耶穌的國日子近了,12個門徒到底誰排在最前面?然而,他們知道真理,也曉得在耶穌面前不該討論,且知道彼此相愛,卻不知道怎麼面對衝突。

 

因此,人際關係中我們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在差異的關係中彼此相愛」。這比兩個失戀、失婚的人相愛還難,更可說只要有一樣的情境,相愛比較容易,但這並非聖經所說「彼此相愛」的全部內容,還要與喜樂的人同樂、與哀哭的人同哭,且接受人與人的差異,否則我們無法排除比較的心理,更怕的是,一比較便覺得自己很差。

 

面對差異 得從認識自我價值開始

門徒也很在意人的眼光。

 

「他們知道不可爭論,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因為要『承認』自己做不到才是得勝的關鍵!」劉曉亭解釋,例如一個牧師在台上教所有人婚姻,結果牧師跟師母吵架,若有人知道,牧師的顏面何在?由此可知,我們會因為文化而產生比較,就連公開討論個人景況與不該發生的道德問題都是一種罪過,如同那些在爭論誰為大的門徒一樣,倘若他們能像耶穌承認爭論並解決衝突,情況將容易很多。

 

「『不說』-是從亞當夏娃以來的老毛病。」劉曉亭持續說到。

 

當亞當夏娃偷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後,上帝問了他們,他們不作聲。

 

上帝造人如此不同,為什麼要人彼此相愛?我們必須明白這個問題,才能理解門徒爭論誰為大與面對人際關係衝突的問題。

 

當神造亞當,為什麼首先說這人獨居不好?因為一個人不斷獨居,只會「自我感覺良好」,而失去另一個人的映對與測試,活在自我感覺中。因此,神造人不一樣,只有當我們各自在一大群不一樣的人中,才會更認識自己,明白自己的價值。

 

如同一幅人人都看不懂的抽象畫,當大家知道作者是畢卡索時,都讚嘆不已,而人也一樣,真正賦予價值的只有創造我們的上帝,但我們明白「神的創造」,卻鮮少為自己的創造而感覺尊貴,反而為彼此的不一樣而有所衝突。

 

「衝突是天生的,因為『不一樣』是一種『不和諧』,但在愛裡面,可以讓衝突成為合一。」劉曉亭直說,如果人與人之間不能先處理不一樣的問題,我們就無法彼此相愛,這不是神學問題,因為那些在爭論誰為大的門徒們都明白真理,真理也告訴他們不能為此爭論,但他們卻不認識自己,內心的慾望驅使他們爭奪第一。

 

如果我們花許多時間而不瞭解自己的被造,我們無法相愛,也永遠都會像那些門徒一樣,只活在比較的競爭之下,其結局就是高處不勝寒的「孤單」。

 

因此,當我們愈發認識神對我們的創造,才能學習面對人與人之間爭競衝突的問題。如同耶穌看見門徒誰為大的問題起了爭執,其充滿智慧的回答,與天父的關係沒有任何拉扯,甚至拉了一個小孩比喻說:「說:凡為我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來的。」

 

人與人之間的爭競 衝突,其實是為了證明自己,要解決並非「把話說清楚」,必須謙卑回到神面前,明白自己的角色與價值,且發自內心地欣賞別人,既使個性、想法、作法都不一樣,但仍能彼此幫補。

 

 

精選要聞》

有「好處」的地方就有「天敵」! 張文亮教授:基督徒要一人當兩人用(下)

「異地戀」見面三次就結婚! 牧師夫婦兒重病纏身,悲痛中聽見神聲音:我都懂

東海靈糧堂百人受洗》疫情與寒流擋不住神作為 百人火熱靈魂大收割!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今日報新春奉獻回饋專案—福音紅包袋》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