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基督教民調機構的最新調查顯示,受訪者認為,最重要的身分認同因素,神已經退居第三位。 (圖片來源/Barna Group)
「神、家庭、國家」向來是影響美國人身分認同的優先因素,甚至還有以此為名的鄉村歌曲〈神、家庭、國家〉(God, family, country)歌頌美好價值。然而,這三大因素的優先順序,如今已經產生變化。數據的呈現,再一次看見,信仰在美國重要性的退化。
19日美國基督教民調機構巴納組織(Barna Group),提出最新調查報告,團隊在2月3日至11日,針對1千名各年齡層的成人,透過網路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在正負3.1%的誤差範圍。
昔「神>家庭>國家」 今「家庭>國家>神」
從圓餅圖可見,受訪民眾身分認同的重要順序,分別為家庭、國家、信仰。 (圖片來源/Barna Group)
巴納提供7種身分認同的選項,包括:1)家庭、2)國家、3)宗教信仰、4)道德團體、5)工作、6)州、7)城市,越是認同以上某個選項,代表對受訪者的影響力越大。上述前三者是最多受訪者認同的選項,但產生變化的是,過往排名總是第一優先的神,如今退居第三名。
62%受訪者認為,家庭是身分認同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作為美國人」,有52%;第三多的選項雖是宗教信仰,卻不到4成,僅佔38%。在信仰選項中,18%的人認為宗教與他們的身分沒有太大關聯,20%甚至認為幾乎是「零影響力」。
從受訪者的身分背景交叉比對,巴納認定的虔誠基督徒(最近一個月至少上教會一次,或認為信仰是很重要者),對於宗教信仰的選項,都給予很高的認同,比例是一般國民的兩倍。巴納認為這是受福音派一直以來維持「信仰第一」的自我認同觀念所影響。
越年輕認同比例越低 再度敲響世俗化、年輕世代出走警鐘
藍、黃、紅、膚色,分別為千禧世代、X世代、嬰兒潮世代、高齡者,年齡層越低,對家庭、國家、信仰的認同度越低。 (圖片來源/Barna Group)
從受訪者的年齡層來看,也可看見各選項認同的比例,按年齡層遞減。巴納將受訪者分為千禧世代(1984年至2002年出生)、X世代(1965年至1983年出生)、嬰兒潮世代(1946年至1964年出生)、高齡者(1945年以前出生)。
選擇家庭為相當重要的,高齡者有76%、嬰兒潮世代64%、X世代61%、千禧世代53%;選擇「作為美國人」為相當重要的,高齡者有80%、嬰兒潮世代66%、X世代37%、千禧世代34%;選擇宗教信仰為相當重要的,高齡者有46%、嬰兒潮世代45%、X世代34%、千禧世代28%。
研究和分析的設計者巴納副總裁Roxanne Stone觀察到,X世代與Y世代多以個人主義著稱,為的只是想與傳統過往有所不同,對於傳統制度信任度也比年長者來的低,抗拒任何對他們的定義。
這份報告不僅再次敲響美國世俗化的警鐘,也是給教會領袖看見年輕世代失落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