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聽過「慢電視」(Slow TV)嗎?在這個凡事講求「快」的時代,挪威的電視台顛覆常規,在頻道上播放「一刀未剪直播」的4至5月「麋鹿遷徙過程」,意外創下高收視率。「慢電視」引發廣大回響與流行,他國電視台也紛紛效仿。

 

專家認為,大自然的畫面看似平靜無聊,其實有意想不到的療癒果效!「慢電視」填補了現代人所欠缺的「慢活風情」,出乎意料地療癒人心

 

創造大自然的上帝,確實樂意使用「萬物」帶來「醫治釋放」。針對此議題,本報邀請兩位牧者,分享「在大自然中靈修」時,對神的經歷與心得。

  • news-details
  • 林子內教會靈修院位於台南白河區,山間環境優美。(圖 / 林子內教會靈修院 臉書)

大自然的畫面有奇妙的療癒果效,這也是挪威「慢電視」節目已連續5年開播的原因。

 

去(2022)年,節目收看總時數達到1,200萬個小時,瑞典民眾彷彿沉浸在動物界的「楚門秀」,而不時興奮莫名,「因為不是演的。」

 

神樂意「使用大自然」,對人綿綿細語

到自然環境中靈修,是耶穌傳道生涯中最常做的一件事。林子內教會靈修院主責人蕭瑞巧牧師表示,而作為基督的門徒,我們也當學習祂的樣式、跨步走進大自然裡,遇見神、也遇見自己…

 

蕭瑞巧曾在山林間「行走禱告」時,看見大樹上有耶穌的腳蹤,因而確信,自己正走在主的道路上;神也曾在她感到擔憂害怕時,藉著兩塊石頭賜下信心;或在她受苦、心痛時,神使其在樹上看見「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情景…

 

神何等樂意使用自然環境,對祂的兒女們綿綿細語,蕭瑞巧如此體悟。

  • news-details
  • 神使用大自然環境對你我說話,蕭瑞巧說:「因為大自然是神美妙的創造,我們也在祂所創造、豐富的大自然中,被孕育著。」(圖 / 林子內教會靈修院 臉書)

走進大自然時,人也將發現,原來自己是何等渺小、宇宙萬物之大,人所知曉的是如此微不足道,並會驚嘆於萬物都有神所賦予的智慧。

 

蕭瑞巧進一步分享經文說明,例如,箴言6:6-8說,「螞蟻沒有元帥,沒有官長,沒有君王,尚且在夏天預備食物,在收割時聚斂糧食。

 

或,約伯記40:15-24中,上帝對約伯說:「你且觀看河馬;我造你也造他…他搖動尾巴如香柏樹;他大腿的筋互相聯絡…他的肢體彷彿鐵棍。在他防備的時候,誰能捉拿他?誰能牢籠他穿他的鼻子呢?

 

馬太福音6:26-29,耶穌也以飛鳥與百合花為喻教導:「...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百合花)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一朵呢!

 

可見,神期待世人在萬物中認識祂,更深地遇見祂、信靠祂。

 

蕭瑞巧同時分享,個人於「大自然靈修」的3方法:

 

1.漫步在大自然中

你我可以學習,安靜地去感受一個地方、一個角落、一棵樹或石頭,「(這會)讓你覺得舒服、平安….可以輕輕的靠近祂。」

 

2.輕輕坐下深呼吸

可運用深呼吸,慢慢地將心安靜下來,並可用耶穌禱文禱告。緩慢吸氣、並呼喚「主耶穌基督」,邀請祂進到你的裡面,吐氣時禱告:「神的兒子憐憫我」,將內心一切的擔憂、害怕,甚至是病痛,都交給耶穌帶走。

 

3.打開五感,領受神的啟示

藉著深呼吸及禱告,心靈進入平靜安穩後,可進而開始打開五感,去領受神在大自然中的陪伴、溫暖、愛、提醒與啟示。例如:置身於露珠遍布的草地上仰望神,體驗著祂的愛,也是如此滋潤、澆灌自己。

 

「你可以在風中,去感受神的同在,在雨中,去領受神的啟示,在樹木、風雨中,看見神在說話…可以在擁抱石頭、樹木中時,感受神的溫度…」,或在樹上得見神的圖像,或於石頭紋路中,聽祂低語,多采多姿。

  • news-details
  • 臨安教會吳明漢牧師(後左一),於高中受洗後,常隨教會爬山、或參與生活營。他曾擔任小學教師及大學宗教輔導室的老師;2013年時,台南中會任其為「大專學生中心」傳道。(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分別時段去到異地」的生活營

2021年,臨安教會吳明漢牧師從大專學生中心,轉到臨安教會牧會,去(2022)年起,他開始了與每間教會小組約時間、一起討論規劃,來進行「生活營」。

 

吳明漢表示,生活營的獨特之處在於:分別時段去到異地,藉此離開習慣的環境,使人在陌生的大自然裡,能更深入地認識自己、身邊的人,以及上帝。

 

旅程裡自我會產生變化,包括「靈性」

靈性並不等於(宗教)信仰,吳明漢說明,人人都有靈性,但並非所有人都能用信仰來體驗靈性;基督徒會禱告或敬拜,是後天養成的,如同「玩」也是一種能力,有助於「體驗豐富」。


去(2021)年,吳明漢受邀在台南神學院開設「實存坡度」課程,是過去他在服事學生時,所研發的成果,學生藉此能鍛鍊出自己的思考方式,「用實踐的方法,知道如何在信仰裡,成為蒙神引導前行的人。

 

用「實存坡度」理論,登耶和華的山

「實存坡度」課程中,包含兩個不同學門的詞:實存、坡度。

 

「實存」是哲學用詞,每個人都是存在的個體,但不一定都能察覺自己存在的意義。「坡度」則是物理現象,代表「非平面」,人身處於坡面,若不要往下滑,就是要對抗阻力、往上走。

 

吳明漢說:「人不可能站在一個地方不動。」即使是單純地站在坡上,也要發揮核心肌群的肌耐力,如同生命從未靜止,若不出力,就會往下滑。

 

從聖經來看,以色列人於曠野時,視「耶和華同在的地方」為家,但神降臨西乃山上時,祂在山的四圍定下界限,唯獨摩西蒙召上了山頂;此外,當耶穌變相時,只帶了彼得、雅各和約翰,他們緊緊跟隨主,而上了高山、見證榮耀。

 

神的引導是有坡度的,要以「信心」支撐、克服挑戰

詩篇24:3-6,「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 神使他成義。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

 

耶穌變相時,為何沒有帶上其他門徒?可能是因為,他們爬不上去。吳明漢表示,神對祂子民的引導,乃是一個坡度的引導,基督徒須倚靠「信心」作為支撐,克服挑戰。

 

登耶和華的山,就是在體驗耶和華給我們的人生。」基督徒透過「登山」作為體驗,可藉此自省身體、情感、財務或時間運用等等,是否合神心意?而面對生命,我們需要有「追求」的行動。

 

馬太福音11:12提醒,「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希伯來書4:11也說,「所以,我們務必竭力進入那安息。

  • news-details
  • 吳明漢表示,神對其子民的引導,乃是一個「坡度的引導」,基督徒須倚靠「信心」作為支撐,克服挑戰。(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 news-details
  • 吳明漢帶領學生及會友,透過「登山」作為體驗及自省。基督徒面對生命,需要有「追求」的行動,而無論上坡或下坡,都當學習向神心懷感謝。(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 news-details
  • 吳明漢同時分享,其所理解的「自然」,是回到「本我的真實」,藉由進到自然環境,而卸下心房、專注於己、好好爬山,以此為起點,與神作更深的連結。(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追求,但不是憑自己焦慮面對

我們追求,但並非自認不夠好,以致焦慮地前進,吳明漢鼓勵:「你雖然在努力,但是上帝讓你的身體早有這樣的能力;且不是你在爬山,是山在支持你。你的努力不是靠自己,你必須相信上帝。

 

坡度實存也談及「恩典」,包含在「時間概念」裡。「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時間,」吳明漢解釋,人對於時間的感受並非「線性的」,乃是更近於「螺旋式的思考」,即:過去、現在及未來,往往是互相重疊的狀態

 

因每個當下,人其實多少會被過去發生的事所影響,即使事情發生在過去,但卻沒有結束,而是存於內心、不斷牽動著自己的「現在與未來」。

 

然面對同一件事,你我可以有不同的解讀。重新解讀過去,也將影響現在如何活著,以及未來該怎麼前行;你是否能視過去的「痛苦經驗」,為上帝藉不同坡度給予你的阻力,為要增加(屬靈)肌肉呢?

 

登山時無論上坡或下坡,都當學習用「全副身心靈」的感官,去領受及感謝環境所給予的恩惠,也將體會,神所要賜給我們的,是「恩上加恩的恩典」。

 

潛能與恢復,都是神的工作

「上帝本來就賜予我們,有不同的能力去體驗這世界。」吳明漢表示,不管是身體健康、情緒自由,或身邊有人願意成全自己。

 

「任何一個人能夠『活出自己』,絕對是上帝的恩典。」聖靈保惠師帶領我們去體驗世界,但並非用世界的價值觀,如:健康必須靠補品、滿足情感必須討好人,而是,「在基督裡」去體驗生活在世,卻分別為聖

 

「我們不要擔心『登耶和華的山好像會很疲累』,」吳明漢勉勵:「在你安息時,聖靈幫助你恢復體力,恢復的能力本身是聖靈(神)的能力。

 

當我們經驗到,神早已預備各樣豐富的恩典時,便更能明白人活著,不是為了生存或生活品質努力,而是為了活出榮耀神的生命意義。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作為。(詩篇19:1)

  • news-details
  • 神早已預備各樣豐富的恩典,當我們領受時,便更能明白:人活著,不是為了生存拚命.而是為了活出榮耀神的生命意義。(圖 / 信仰 x 培根 臉書)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