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之約」是耶和華和大衛之間所立的「無條件的約」。起因是,當時大衛想為神建立「聖殿」,神反倒要為大衛建立「王朝」;此見證了,愛神之人必蒙神賜福……
神禁止大衛為祂建立聖殿
聖經中,關於「士師的沒落」與「君王制度的興起」,在撒母耳記上敘述了「以色列百姓要求第一任以色列王掃羅的興起與敗壞」後,故事焦點開始圍繞在大衛身上,當中清楚記錄大衛「從牧童變成以色列王」的過程。
撒母耳記上的最後,記載了掃羅王及王儲約拿單戰死。掃羅死後,大衛還忍耐漫長的七年半,才真正成為以色列君王。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指出,大衛成為王之後,自覺愧對神,因他認為自己不該住的比神好,而起意要為神建造聖殿。卻沒想到,竟遭到神的禁止,神反倒要為他建立家室,使其後裔能長久統治。這就是有名的「大衛之約」。
「大衛之約」的7個應許
大衛先在希伯崙成為猶大的王,而以色列也在押尼珥的專權下復辟伊施波設。兩方曾發生大規模爭鬥,最後因押尼珥意圖叛變,被約押殺害後,以色列終於統一。
大衛統治時間大約在西元前1010-970年左右。掃羅死後,大衛還忍耐了漫長七年半,才真正成為以色列國王。
大衛成為以色列的王之後,自覺愧對耶和華,因認為自己不應住的比神更好,於是起意要為神建聖殿,他也把此心意告訴先知拿單。
拿單觀察到神與大衛同在,直覺反應是大衛要為神建殿必是可被允許,卻沒想到,神有不同的心意而禁止大衛建殿。
值得一提的是,「會幕」和「帳幕」乃是耶和華與祂的百姓相會之處,並非「神的居所」。
耶和華從未向人要求殿宇作居所,也無責備士師不給祂建築殿宇;事實上,祂要住在祂的子民當中,而不是建築物內。
超乎想像的,神禁止大衛為祂建殿,祂反倒要為大衛建立家室,使大衛的後裔可以長期統治。撒母耳記上7章8-17節,是耶和華和大衛之間所立「無條件的約」,也就是有名的「大衛之約」。
「大衛之約」是「無條件的」,因神沒將任何順服條件的要求放在約的實現上,是為確保所立之約僅僅依賴於「神的信實」,非依賴於大衛和以色列的順服。
「大衛之約」中,耶和華提及的應許有7個:
(1)神的同在與得勝
你無論往哪裡去,我常與你同在,剪除你的一切仇敵。(撒母耳記下7:9)
大衛無論往哪裡去,神常與他同在,這是一件極其寶貴的應許。有神同在才能得勝,並擁有真正的平安。
(2)得著名聲
我必使你得大名,好像世上大大有名的人一樣。(撒母耳記下7:9)
大衛不僅在以色列國中得大名,就是在列國中也享大名。
實際上,對希伯來人而言,名字不是單純稱呼,而是代表著那人的人格。因此,神使大衛得大名的應許,不是單純提高大衛的名聲,而是含有使大衛及其後裔尊貴之意。
「美名」勝過「大財」。人應該有好名聲。好名聲就是要有好的見證,在社會、法庭、教會、家中、工作上都當光明磊落,有好的德行。真正的好名聲不是「俗世的名氣」,而是「屬靈的見證」。
(3)得地為業
我必為我民以色列選定一個地方,栽培他們,使他們住自己的地方,不再遷移;凶惡之子也不像從前擾害他們,並不像我命士師治理我民以色列的時候一樣。(撒母耳記下7:10-11A)
神應許賜大衛及以色列民永久居住之地,此應許是根據神當初向亞伯拉罕的承諾;因神早已應許賜給亞伯拉罕的後裔「永久地業」。
(4)安靜不受侵擾
我必使你安靜,不被一切仇敵擾亂。(撒母耳記下7:11B)
「平安」是一種「與基督同行」的狀態。
實際上,大衛因倚靠耶和華,每當遇生命受威脅的窘迫情況,因他對神的信心、及常勝經驗,他總能心中穩固,無論景況如何,內心都有真正平安。
(5)永遠的王朝
並且我─耶和華應許你,必為你建立家室。(撒母耳記下7:11C)
在原文聖經,「家室(名)」原文「 בַּיִת (ba-yit)」有「房屋、家、殿」之意,也是雙關語,含義即「王朝」。
大衛要為耶和華建立聖殿(原文也是「家」),神卻要為大衛建立王朝(原文也是「家」)。
其實,神了解大衛的用意,不過祂用揶揄口氣告訴大衛:「你不能為我建造聖殿,但我要為你建造家室」。
此處「建立永遠的家室」也就是「建立永遠不倒塌的王朝」。而這應許「局部應驗」是在所羅門王身上,但「完全應驗」是在基督身上。
(6)後裔的服事傳承
你壽數滿足、與你列祖同睡的時候,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他必為我的名建造殿宇;我必堅定他的國位,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7:12-13)
當大衛壽數滿足,耶和華必使大衛所生的後裔所羅門接續他,以及,祂必會堅立他的國位。
(7)永遠堅立的慈愛與應許
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他若犯了罪,我必用人的杖責打他,用人的鞭責罰他。但我的慈愛仍不離開他,像離開在你面前所廢棄的掃羅一樣你的家和你的國必在我面前永遠堅立。你的國位也必堅定,直到永遠。(撒母耳記下7:14-16)
這裡提到的是「神與君王間的父子關係」。神應許對大衛的後裔所羅門之間乃是「父子關係」,且必會施以管教。
埃及的王權尤其注重「神與君王間的父子關係」,因其視法老的王權來自神界。具體來說,埃及人把在位的法老視為「瑞(太陽神)」的兒子。
「永遠(名)」 原文「 עוֺלָם (`ow-lam)」有「古老、長久(過去的)、永遠(未來的)」之意。大部分註釋者認為,此處是指「永恆」,而這約不保證大衛家的統治不會中斷(在巴比倫的放逐時,便曾經中斷),但應許統治權柄永遠屬於大衛的王朝。
陳維濬指出,通過「大衛之約」,神應許大衛和以色列彌賽亞(耶穌基督)將來自大衛的家族和猶大支派,並且將建立一個「永存的國度」。
實際上,耶穌已經來了,為了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三天後復活。祂升天,必要再來!
耶穌基督就是這些應許最終的應驗,雖然祂現在不在大衛的王位上統治,但等到祂「再來」之時,祂便要恢復這王位。也就是,「大衛王朝」銜接至未來的「彌賽亞王朝」,以達成此永恆的應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