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先,上帝首先揀選了猶太人,神要透過他們,見證活出神話語的典範。
現今,以色列與中東持續緊張的國際局勢中,基督徒該如何看待以色列與阿拉伯族群呢?
「播種台灣分會」首任執行長莊信德牧師談起,從國族主義看亞伯拉罕後裔的本質,以色列得到這塊土地,與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有關,以色列種族的特殊性和神聖性為何?如今的應許之地在哪裡?上帝如何透過種族的揀選,帶出祂的掌權和福音工作?
基督徒該如何看待以色列族群?
繼3月份引發熱烈迴響的伊人猶在穆光論壇後,8月9日愛穆協會再度邀請到播種台灣分會首任執行長莊信德牧師,談《從國族主義看亞伯拉罕後裔的本質》。
以哈戰爭持續許久,莊信德分享,戰爭現場的牽連甚廣,包含:國際政治、種族主義、戰爭倫理、錫安主義、聖經觀、終末觀。
過往傳統教會談到以色列跟阿拉伯,自然就聯想於舊約的以撒和以實瑪利,往往認為基督徒該站在以撒這邊,為何會有如此解釋?這與對聖經的詮釋有關。
以色列得到這塊土地,是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以色列民族的特殊性和神聖性為何?端看是從種族主義角度,或是看見上帝透過種族的揀選,帶出祂的掌權和福音工作。
莊信德牧師談從國族主義看亞伯拉罕後裔的本質。(圖/擷取自講座影片)
雅各成為以色列,從以人為中心轉變為以神為中心
創世記32:28:「那人說: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為你與神與人較力,都得了勝。」雅各的希伯來原文是「抓取」,此處的以色列指的是一個人名,是上帝給他的名字,代表著從以人為中心的故事,轉變為以神為中心的故事。
若是以人為中心來理解這段經文,就會把以色列當成是一個種族,但是從聖經漸進式的啟示來看,自創世記一路走下來,背後主體其實是以上帝為中心。
若我們僅以主體為雅各生了12個兒子,從這些兒子擴展出來的故事,就會錯過當中的福音信息。
耶穌基督的家譜,打破了種族主義,講述蒙恩的福音
莊信德進一步分享,以色列衍生出12支派,當所羅門王死後,分成北國以色列與南國猶大,此處的以色列又跟創世記32章中的以色列不同;從南國猶大走到今天復國的以色列國,在巴勒斯坦的以色列跟創世記出現的以色列又不同,從此反思,聖經到底是要標誌出種族,還是透過種族要標誌出福音呢?
若是去種族主義的蒙恩身分來看,新約聖經第一個成書的是加拉太書;然而,四福音書被放在新約的最開始,若按福音書來看,馬太福音肯定不是第一卷,為何被放在新約首卷呢?因為要透過家譜的故事銜接回舊約,那麼家譜的敘事方式,應該沿用舊約猶太民族寫家譜的標準模組。
但是從馬太福音第一章來看,上帝的啟示打破傳統的概念,在耶穌基督的家譜裡面,開始出現女性,以及非血統純正之人,例如:路得就是摩押女子,若是以種族主義的語詞來看,耶穌其實是一個「雜種」。
「大衛從烏利亞的妻子生所羅門」(馬太福音1:6)在上帝眼中記念烏利亞,拔示巴始終不是大衛的太太。
莊信德分享:「家譜本身在講的是福音,不是助長種族主義。」按照聖經的啟示,福音應該是必須傳到地極。
耶穌基督的家譜本身在訴說的是福音。(圖/shutterstock)
上帝打破彼得「以猶太人為中心」的思考
猶太人擁有上帝選民的神聖性,但保羅說道:「這卻怎麼樣呢?我們比他們強嗎?決不是的!因我們已經證明,猶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惡之下。(羅馬書3:9)」
有天,彼得在硝皮匠西門的家屋頂禱告,突然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縋在地上,裡面有地上各樣四足的走獸和昆蟲,並天上的飛鳥;有聲音告訴他可以宰了吃,耶穌打開彼得的眼睛看見,神所潔淨的食物可以吃。
促使彼得去到哥尼流的家,看見外邦人也能說起別國的話來讚美神,上帝打破他過往以猶太人為中心的思考,轉化成福音要去到萬國萬邦,因為神不只是猶太人的神,也是外邦人的神,所有人類都是按照上帝形象所造。
莊信德認為,舊約是從猶太人開始,但在談論此特殊性時,別忘記其實他們與你我一樣,都有人的罪性敗壞,他們蒙揀選是出於上帝的恩典。
福音透過亞伯拉罕的「轉身離開」見證出來
上帝在舊約裡面,如何幫助我們跨越種族的藩籬呢?創世記11章中,為何神要亞伯蘭離開本地本族本家,去到一個全然陌生的地方呢?在這個「離開」背後有幾個重要的神學反省,若亞伯蘭仍然認同原來的群體,他將無法見證上帝的揀選。
亞伯拉罕的「離開」,意味著與舊有的認同產生距離!他離開原本的文化圈,帶著上帝的恩典拯救,來到一個全新、不認識神的文化圈,在那裡見證上帝的工作,見證上帝是全地的主!福音不只是在他的故鄉,更是藉著他帶到異鄉地。
有些教會認為,台灣信主比例如此之低,社區宣教都不夠了,為何還要為海外宣教奉獻支持?莊信德指出,我們的信仰很多時候都在慣性的模組裡面打轉,但聖經透過亞伯蘭離開故鄉的具體行動,表達出福音,是透過你轉身離開原本的舒適圈見證出來的。
所有民族全都可以來親近亞伯拉罕和撒拉的那位神,亞伯拉罕沒有做得比較好,他甚至軟弱的賣掉妻子,但為何他可以被稱為「信心之父」? 若非上帝信實的手引領,他的信心其實很脆弱。
雅各本來只喜歡拉結,卻被迫娶了利亞、辟拉、悉帕,猶大是利亞的第四個兒子,前面三個兒子抒發了利亞的焦慮,而猶大本身是恩典的記號,是轉向上帝、讚美神的表號,耶穌基督就是從猶大的後裔而出。但是猶大同時也是所有兄弟裡面,最尷尬的角色,身為公公卻嫖妓嫖到媳婦,但聖經卻將此段歷史記錄下來。
猶大的存在就是一個恩典的記號!我們也是身處在這樣的恩典脈絡裡面,從猶太民族到中華民族,種族主義者認為「雜種」是在罵人,但其實「雜種」卻是要表達出福音,聖經正解開了這些封閉的符號,去種族的中心性,重新以基督為中心。
福音透過亞伯拉罕的離開見證出來。(圖/shutterstock)
上帝打破巴別塔的民族中心主義
上帝是如何去除民族主義中心的概念?在亞伯蘭還未蒙揀選之前,民族中心主義的罪行實況,出現在創世記11:4「他們說:來吧!我們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我們的名,免得我們分散在全地上。」上帝打破巴別塔,不再是以單一語言、單一邏輯出發,而是四散在各地。談到四散,我們就會開始反思何謂中心?
在約拿的故事裡面,其掙扎情有可原,作為種族主義者,約拿無法相信,上帝竟然要他去跟尼尼微人傳福音,他要求船上的人把他丟下去,他的種族主義讓他跨不過去而寧死不屈,即使看到尼尼微人悔改,他卻覺得上帝應該要降下審判的火。
不是站在種族的哪一邊,而是為不認識福音的人禱告
「種族的邊界是為了保護脆弱的內在世界。」莊信德分享,聖經清楚揭示出約拿很荒謬又脆弱的自我,如果我們用種族定義自我價值會崩潰的,就像約拿無法接受另一個族裔的人不用受到懲罰,就這樣直接得到恩典。
對基督徒來說,我們不只是為基督徒禱告,也不是站在種族的哪一邊,而是要為受苦不認識神的人禱告,為福音還未臨到之地禱告。
我們常說要學習來到台灣的宣教士榜樣,但如果真的要像宣教士一樣去愛,就是要去將福音傳到母國之外的地區。我們的信仰本身是不斷跨越的故事,跨越對歷史封閉的舊有詮釋,是身分更新的福音,如同哥林多後書5:17:「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身分認同所談的不只是地域性,更是信仰經歷基督的過程
在腓立比書3:4-6可以看出保羅是非常傳統的猶太人,但是接下來在7-8節繼續說道:「只是我先前以為於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
保羅放棄了過去屬血氣的認同模組,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身分認同所談的不是地域性身分,而是一個信仰經歷基督的過程。基督徒的身分認同有一個方向性,就是為要得著基督,基督是認同轉變的關鍵和方向。
身分認同從主動到被動,不是做些什麼才能得到,從腓立比書3:9-12看見,不是我主動去找耶穌基督,而是耶穌主動尋找我,福音不是我做成的,福音乃是基督的工作!
身分認同不應帶出排他性,在哥林多後書5:17-18:「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切都是出於神;他藉著基督使我們與他和好,又將勸人與他和好的職分賜給我們。」基督徒的職分就是勸人與神和好,面對所有國族衝突,看見上帝是掌權的上帝。
聖經中的保羅,原是最純正的猶太人,在認識耶穌後拋下過去屬血氣的認同模組。(圖/shutterstock)
從上帝永恆的時間觀、福音角度看待歷史與未來
面對世界各樣的國族衝突,我們在基督裡面要有超越時間的終末性視域,如果單從過去想像未來,未來可能封閉於過去的經驗,未來就只是過去的再現。上帝把永恆放在人的心裡,在上帝的時間觀,不是從過去建立認同,而是從未來塑造認同。
關於終末應許的救贖力量,莊信德整理出以下三點:
1.德國神學家莫特曼從上帝的應許,來談人的記憶與盼望,他認為歷史已經包含開展將來的元素,孕育未來。記得歷史,是為了否定性地認同過去,進而肯定性地朝向將來的方向。
所謂否定性的認同過去,不逃避過去歷史上的負面傷痕,用福音的眼光直面曾經發生的過去。例如德國的集中營博物館,他們重新面對並講述這段歷史,但多數亞洲國家無法這樣正視歷史,因為如果沒有基督信仰的底蘊,當作沒有發生過,其實是最容易往前走的方式,
福音幫助我們可以直面過去,可以否定、批判過去做錯的歷史。
耶穌基督的家譜為何帶來福音,因為他把很多應該被遺忘的東西記錄下來,透過這個記錄否定性的認同,才更看見基督是為這些錯誤的歷史而來。
2.記憶具有救贖力量,就在於相信終末的盼望,這是來自上帝應許所引發的盼望意識。所以,應許是對尚未存在但要被實現的境況宣告,而且不單指向將來,也扣緊現在。
3、歷史本身亦成為應許,紀念歷史,也同時紀念了指向將來的應許。透過紀念來重尋盼望,這個重尋盼望的意識,推動歷史繼續自我超越,迎向那不斷向我們靠近的「將來」,就是上帝向我們走來。
昔在、今在、永在的上帝全然掌權在歷史中。(圖/shutterstock)
我不再流淚,因看見上帝在我犯錯的昨天
從永恆眼光來看,創造時間的上帝,沒有時間的限制,在祂沒有轉動的影兒,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
「我看昨天不再流淚,因為我看見上帝在我已經犯錯的昨天。」莊信德進一步分享,我們要以福音的眼光看待今日的種族衝突,現今我們所讀的詩歌、智慧書、哀歌,為何能成為我們的安慰?因為我們正站在那痛苦的現場,上帝正在聆聽人在痛苦現場對他表達的哀鳴,看起來沒有答案,但上帝就在那裡。
聖經是上帝永遠的啟示,聖經不是歷史書,是上帝正在工作的現場。從上帝出發,也是從上帝結束,我們的人生不重要,重要的是,看見上帝如何走向我們的人生。
耶穌基督是用十字架受苦的形式來掌權
所謂應許之地的主權歸屬於誰呢?在創世記,上帝對亞伯蘭說:「從你所在的地方,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亞伯拉罕的後裔是否在今天依然擁有這塊土地的主權?這片應許之地的概念是否超越了單純的空間定義?
《約書亞記》談到土地分配給十二支派,但如今已經沒有那十二支派,約書亞的希伯來文意思是「耶和華掌權」,代表不是約書亞這人的生命故事,而是耶和華掌權的故事,神的得勝是生命的改變更新而非土地的擴張
千禧年傳統的錫安主義解釋,對於《啟示錄》中千禧年國度的解讀,常常圍繞著耶路撒冷作為世界中心的地位。前千禧年和無千禧年兩大傳統有著不同的理解。前千禧年主義者傾向認為,基督最後會回到耶路撒冷的聖殿作王掌權統治一千年,而無千禧年主義者則認為基督的掌權已經開始,但還未再臨。
在無千禧年主義的思考邏輯中,上帝的掌權並非透過空間的擴張或地理位置的佔有來實現,而是透過祂說出的話語和真理來開展。當耶穌基督面對十字架的苦難時,祂並沒有依靠軍事實力或天使大軍來展現權柄,而是透過順服和犧牲來實現神的旨意。
耶穌基督的掌權不是用政治的權利,十字架的工作就是用受苦的形式來掌權。
當神的使者告訴約書亞要脫掉腳上的鞋子,因為他站立的地方是聖地時,這與摩西蒙召的情景如出一轍,可見,聖地之所以為聖,是因為神的同在,而非土地本身的特殊性。
耶穌基督的掌權不是用政治的權利,十字架的工作就是用受苦的形式來掌權。(圖/shutterstock)
宣教是打破國族主義最好的角度
最後,莊信德分享,如果將應許之地,理解為其僅限於巴勒斯坦的地理區域,那是否意味著所有信徒都應移居那裡?以色列復國前,亡國了兩千多年,這段時間,即使沒有國家的存在,以色列依然反映著神的掌權。
神應許的土地不僅是一個實體空間,更重要的是,祂與祂的子民同在。從以色列人出埃及到進入迦南地,這段旅程象徵著神的帶領與同在,遠超越了單純的地理範疇,更看見了種族身分和選民身分都指向神的揀選與恩典。
他鼓勵,基督徒應該以宣教的眼光來看待各種族,就像上帝吩咐約拿傳福音給罪惡滔天的尼尼微人,耶和華神是萬族萬邦的上帝,透過揀選猶太民族,將合神心意的妥拉活出來,在充滿異教的世界,見證活出神所喜悅的真理樣貌。
「宣教是打破國族主義最好的角度。」不論是穆斯林還是猶太人,從福音角度來看,沒有認識耶穌,本質上就沒有站在得救那邊,基督徒應聚焦在宣教行動、如何把福音帶到那個群體,讓他們信耶穌,這就是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