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許多網紅鼓吹「成年子女應與越界父母斷絕關係」,此言論風潮一出,引起各界關注討論。對此,長年投入「界限」議題教導的謝國銘牧師受訪分享,提供不賭氣、妥善面對衝突的妙方!
TikTok影響力持續發酵,全球每月有高達10.4億活躍用戶,讓此平台中各則短影音可能帶出巨大影響,同時,歷來也有許多負面議題由此發酵,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與意外。
抖音熱度不減
根據美國SEO權威網站Backlinko的相關調查指出,2018年以來,TikTok每月活躍用戶持續成長,截至2024年,TikTok在全球擁有10.4億的月活躍用戶;光是美國,就有17億人熱衷使用,成年用戶平均每天在TikTok上花費53.8分鐘。
全球54億網路用戶中,19.26%是TikTok的月活躍用戶,這也讓 TikTok 躍居全球「第五大」最常使用社群網絡。
除對於使用習慣、用戶特性等進行分析,報告中並列出最受歡迎的TikTok前10大帳號,榜首「Khabane lame」擁1.626億粉絲,第10名「Domelipa」也有7500粉絲的高關注度。
TikTok聲勢持續看漲,該社群網絡中各類短影音隨之帶來更大影響力。辛辛那提兒童醫院(Cincinnati Children's Hospital)閱讀與識字發展中心(Reading & Literacy Discovery Center)進行的一份研究指出,受限於影片秒數,短影音內容通常更為「浮誇」,期望在最少時間內帶給觀眾最大娛樂效果。
重重聲光刺激下,能帶給人紓壓、愉悅感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過度分泌刺激大腦,使人漸習慣這類短期刺激、並上癮;再因演算法特性,平台會根據用戶喜好,持續推播相似內容,久而久之造成另一種壞處:讓人有更大機會陷入偏見,失去批判性思考能力。
別做兩敗俱傷的衝動決定
近期,抖音上傳出許多以「與有毒家族斷絕關係(Cutting Off Ties with Toxic Family)」、「與家人斷絕關係(Breaking Ties with Family)」、「切斷與父母的聯繫(Cut Ties with Parents)」等相關主題內容,部分影音甚至獲破百萬觀看人次。
此一現象受到歐美專業人士與國內精神科醫師關注,從而指出,TikTok網紅大量製播影音,鼓吹若子女成年後,父母仍無法妥善立定界限,動輒批評孩子們所做選擇,甚至希望能繼續為孩子做主,而用情緒勒索、操縱 / 遙控的方式對待,若如此,孩子面對此情況,最有效方式就是與父母斷絕關係,以達到保持距離、減少情緒負擔、改善心理健康三大目標。
然而,若只一味照網紅所言去行,很多時候會讓人在衝動下做出決定,恐造成家人關係、家庭的破壞,父母時常也因而非常傷心,落入兩敗俱傷。
家人相處上,如何做出智慧抉擇,且避免因過度忍耐而最終爆發反彈?
長年投入教牧輔導工作,並開創「界限之光」課程,受邀至各企業、教會開課 / 分享的謝國銘牧師受訪表示,多數時候,雙方關係產生衝突,其實「無關對錯」,紛爭起源在於雙方感受與認知差異,此時,學會「有效說話」和「有效聽話」,將對「認識界限」且「尊重界限」大有幫助,從而能有更大機會在各樣人際關係中保有健康與諧相處模式。
謝國銘自己也曾面對親子關係疏離、滿是衝突時日,在與孩子間的對立達臨界點時,主耶穌的提醒,使謝國銘猛然驚覺「該要停下來,好好檢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藉著自省察覺過程,幫助他尋求受裝備機會,進而有效修復關係。他先是至衛理神學研究院進修,同時透過大量閱讀坊間相關資料、消化整合後,逐步建立起關於「界限」的相關學說。
「衝突的發生,是源自於不懂得聽、或不懂得說。」
謝國銘表示,在討論聽與說哪邊出問題前,要先看到問題根源是「人渴望獲得認同與尊重」,加上人之本能會趨吉避凶,面對令人不舒服的狀態,自然而然會想躲避。
進一步分析子女選擇與父母斷絕關係的情況,謝國銘指出,衝突過於猛烈時,「稍微拉開距離」不啻是讓彼此冷靜、不讓關係徹底僵化的方式。「但不能一刀切,掉頭走掉後就再也不回來。」
他提醒,只有在涉及人身安全,如:被家暴、遭受性侵等極端情況,才會建議必續徹底離開,不讓自己長期處在有害,甚至可能受傷、喪命的環境中。
為自己立界限
謝國銘提醒,不只是親子相處,每段關係中若希望雙方長期良好互動,就需兩邊都有所努力和改變,「特別是父母與孩子,就算孩子一氣之下走掉、不再連絡,但彼此間的血緣關係卻不會因此中斷。」
然而,考量到年紀越長,能改變的幅度越小、越不容易,建議孩子先從為自己立界限做起。
舉例而言,兒女來到4、50歲年紀,回家後爸媽仍會覺得孩子目前工作不稱頭,吃穿用度等好像也都缺乏;對此情形,兒女與其和父母硬碰硬,用反駁、不耐煩態度與之應對,建議可嘗試更進一步思考父母這麼說的原因。
說穿了,父母是掛心孩子有無吃飽穿暖、生活是否過得好,因而,兒女可改以同理方式應對,但在當中適時表達自身立場,表示:「我知道你們很擔心,但是爸、媽,我已經長大可以照顧自己了,日子都過得很好,目前工作也沒問題,請不要一直操煩。」
謝國銘提醒,重點是讓對方了解,你有聽懂對方所要傳達的訊息。「有聽懂加上被同理,溝通的另一方也會覺得自己被接納且認同,進而開始正向循環。」
此外,謝國銘看到,就華人文化來看,成年子女未能如歐美社會中,多半在成年後就被視為獨立個體,此源自於長久民族文化累積,父母認為孩子是自身一部分;父母的出發點其實是愛與關心,卻無意識到孩子長大後有獨立自主需要,才會過度干涉。
兒女在為自己立界限的同時,謝國銘建議,若已衝動負氣離開 / 斷絕關係,當氣頭過了、心有懊悔時,要學著修復關係。
縱然在此種狀況下,難免會遇父母用較尖銳、嘲諷態度回應,然相信只要掌握溝通技巧、不輕易動怒,一時的齟齬不會造成關係長久破裂。
面對尖銳言語,處理優先次序仍是把自己照顧好、保有界限。
當父母說出「不是已經斷絕關係了、走了就不要回來」、「混不下去了才要回來吃家裡、用家裡」等類似言語時,兒女可先用紙條、卡片等書面方式來表達想法、重啟溝通;若已住在外面,但吵架前是每週回家一次,修補關係期間,則可依照個人覺得舒適的頻率,兩週、一個月或兩個月返家與父母相聚。
「從中以行動來向父母傳達,我還是可以有自己的選擇和安排,但同時,我也選擇繼續在親子關係中努力。」
父母也能是改變的一方
相對地,若衝突中父母是願意改變的那方,將能更快看到親子間的裂痕被弭平。
葉宓章師母分享,因其原生家庭父母是採威權式管教,耳濡目染下,自己也曾以相同方式來教養孩子,這讓正值青春期的兒子非常反彈,一氣之下決定自己搬出去住。
「當時(我)和兒子的關係也到了完全走不下去的階段,幸好透過『界限之光』課程理論的實做,讓我與孩子重修舊好。」
葉宓章回憶,當時彼此雖無法順利溝通,但兒子總說:「我是尊重妳喔!」後來她想想,知道兒子其實很善良、並不想和媽媽頂嘴,所以選擇放棄表達意見、不再多說什麼。
而後,葉宓章學習放下家長權威,改用召開家庭會議、耐心聽完兒子想說的話來釋出善意;加上,考量到孩子其實診斷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A),更讓她坦承向兒子道歉,「是媽媽錯了,我不該沒有聽你講話、更不該動手打你。」
道歉後,葉宓章驚訝發現,原本存在於孩子身上的憤懣不滿、敵對態度,瞬間煙消雲散,母子間很快恢復了起初的親密關係。
葉宓章介紹,學會溝通、學會立定與尊重界限,對於找到爭吵癥結點、讓關係有路可走,非常有幫助。
「界限之光」課程也是以此出發,透過學習「界限」、「有效說話」、「有效聽話」、「當犯規時」、「差異處理」五大議題,協助、陪伴想要在「關係」中學習和成長的朋友。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課程,亦歡迎上臉書搜索「界限之光」,有更多資訊可進一步了解、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