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1塊錢的恩典,世界展望會賣給伯大尼這塊地,如今伯大尼兒少家園邀請世展會回來,一起做公益園區的夥伴。」
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董事長洪善群長老,在宣布這項消息時,眼中充滿感動。這塊充滿記憶的土地,即將開展嶄新的公益事工版圖。
2024年11月23日,伯大尼兒少家園不只歡慶65週年,更宣布正式更名、成立「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並與世界展望會、天使心家族基金會共同成立台北第一個公益園區。
這不僅是單純的更名、成立基金會,更象徵伯大尼在江秀圈牧師的帶領下,展開全新的社會關懷視野。
是神推動著我們,從安置到全人關懷
「成立基金會,並不是我們主動要這樣做的,是社會局三次的公文要我們改,我們發現神透過社會局推著我們往前走。」江秀圈牧師說。
伯大尼的轉型並非偶然,而是回應時代的需要。在這個世代,物質不缺乏了,破碎家庭卻越來越多,許多孩子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孤兒,而是在家庭功能失調中受創的兒少。
「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要更全面的關懷家庭。
我們是一家人!從分享空間到合一服事
「當世展會、天使心進來的時候,他們說:『我們來做一個公益園區好不好?』」江秀圈牧師回憶道:「我就覺得太奇妙了。所以我們不是什麼房東、租客關係,NO,我們是家人,我們是一家人,要在這裡建造這個園區。」
「這是上帝奇妙的帶領,」洪善群長老表示:「過去世展會用一塊錢賣給我們這塊地,如今我們能邀請他們回來同工,這是愛的循環。」
意義更擴大,「來樓」帶動愛的倍增
伯大尼新建的大樓名為「來樓」,不只是簡單的「來」,更蘊含著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的深意。
「現在『來樓』將成為公益平台,」江秀圈牧師解釋道:「我們希望這裡不只是伯大尼的家,更要成為各個公益團體合作的平台,讓愛的能量能夠倍增,帶動愛的循環。」
「來樓」外觀。傾面最上面隱藏的十字架與窗格佈局形成的「來」字,是建築的一大特色。(圖/翻攝自2024「打開台北」)
只當救火隊不夠,從個人到家庭
深化教會修復事工,成為資源平台
「在這裡有一顆顆破碎的心,其實不只是安置機構的孩子,」江秀圈牧師環顧四周說:「破碎的心,需要一份『愛』做他心上的OK繃。所以為什麼我們在這裡要做成一個園區?這是神給我們的異象。」
「我們不只是幫助受創的兒少,更要幫助他們的原生家庭,」江秀圈牧師分享道:「有時候,我們看到一個受創的孩子,背後往往是一個受創的家庭。」
「這個E世代,很多家庭裡面因為關係問題,越不好,孩子越跑到網上去交朋友,越在網上,家庭關係就越不好。變成一個很惡性的循環。」江秀圈牧師道出現代家庭的困境,經濟問題已經不是主要影響家庭穩定的因素了,網路交友、家庭觀念、家庭情感、親子互動等都是新的議題。
「很多教會,連主日學老師都不夠,許多牧長、教會的小組長、同工,常常像救火隊在幫助家庭問題,花80%的時間、卻只能幫到20%的人。」江秀圈牧師道出她的負擔,期待能幫助眾教會,建造服事兒童與家庭的人才。
這些家庭與兒少的需要,若將20%的時間用於教育裝備,就有機會用預防的角度,健全家庭的功能,在問題惡化以前,解決80%的問題。
伯大尼已經開設五個小家,如今成立基金會後,服務將更多元化。
不論是訓練主日學老師或是為教會同工舉辦兒少、家庭議題的裝備培訓。江秀圈期待「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成為教會實質的幫助。
「伯大尼希望未來能夠做的是,不再只是限定於這個機構或這個社區,」江秀圈牧師分享願景:「而是,能成為國度上很多不同的教會的資源。他們都需要更好的主日學老師的培訓,也需要一些家庭議題的幫助,或者是甚至於像我們正在做的這個復原的事工、陪伴的小組,我們可以提供,期待能夠來成為教會的資源。」
院長江秀圈與師丈,跪在十架前接受按牧。(圖/記者詹英村)
伯大尼院長江秀圈按立牧師,由莊育銘牧師與洪善群董事長頒發按牧証書與按牧紀念。(圖/記者詹英村)
使命更新!資源平台將更完整
在這個基礎上,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規劃了新的服務方向,包括承接社工師、諮商心理師的實習基地,成為專業人才培育的平台。
「很多受傷的孩子,走過以後成為長成的大人,也會回饋,希望能做『兒少的復原工作』,因為只有他們更好地復原,他們人生不再一樣。」江秀圈牧師指出:「他們不是另外一個社會問題,而是社會的祝福。只要看見我們的孩子,臉上越來越多的笑容,我們就知道那是最美的復原的記號。」
從被祝福到成為祝福,這是愛的傳承
「你看,我們在這裡做陪伴、復原,希望別人復原以後,也能來成為別人生命中的祝福。」江秀圈牧師以盼望的眼光看著未來:「所以,我們真的在『這裡』有一個心願,神不只是幫助伯大尼,也是在這世代、群體裡面,有需要的人都能夠在這個來樓裡面,在這個園區裡被幫助。」
從艾偉德宣教士65年前,以九毛錢買下第一個孩子開始,到今日成立基金會,邀請世界展望會回到這塊土地同工,伯大尼,正是一群實踐真理的傻瓜,用生命建造出來的產業。「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哥林多前書9:23)
如今,這一份愛的產業,正在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裡,不斷地延續與擴展。
相關閱讀》
伯大尼65年慶暨院長按牧典禮》「傻瓜」們的生命累積:伯大尼兒少家園65載,傳承愛的澆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