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聖光神學院(右)針對「跨文化宣教」需求,結合「教會界實際聘牧需要」,設計並開設新學程。(圖/shutterstock、聖光神學院 提供)

你對「跨文化宣教」有負擔嗎?雖有熱忱卻不知從何開始、需要做什麼準備?甚至擔心花時間接受精實的裝備,最後卻無教會聘用?

 

又或者,教會已投注很多資源在宣教事工,卻遲遲未見具體的果效?聖光神學院今年將開設之「道碩班跨文化宣教組」,便是為這些需要而生!

培養「道碩+跨文化宣教」雙重專長

聖光神學院」新學制「道碩跨文化宣教組」具備許多優勢,首先其兼顧了「跨文化宣教」的專業,與傳道人現實層面需要之「道碩」裝備

 

聖光神學院(以下簡稱聖光)院長陳吉松說明,因台灣宗派性教會對「道碩畢業生」的傳道人聘任意願較高,而「道碩跨文化宣教組」學制授予畢業生道碩學位(M.Div.),可受聘為教牧傳道人;但也擁有跨文化宣教的第二專長,能協助主任牧師推動短宣、中宣、長宣等事工;或若上帝呼召從事長期宣教,即可投身宣教工場事奉。

 

此學制與一般道碩畢業學分相同,共95學分,其中65學分為必修,再從另外30學分中抽出15-18學分,將「跨文化宣教課程」放進去。

 

陳吉松針對此課程設計分享道,20年前聖光為因應教會界對心靈協談、諮商的需要,曾成立「諮商研究所」栽培人才,但遺憾的是6屆畢業生中,沒有一個人受聘為諮商傳道人,中華福音神學院也碰過類似問題,使兩間神學院先後結束此學制。

 

陳吉松指出,這是台灣跟北美教會界的不同之處,北美常見輔導傳道、聖樂傳道、教育傳道、牧養傳道……等專業領域牧者,但台灣教會的聘牧訴求,則偏向「道碩畢業生」居多

 

為了不讓這種情形重演,聖光此次便沒有成立單純的「宣教碩士組」,而是以結合道碩學位之「道碩跨文化宣教組」,使畢業生能擁有兩種專長,兼顧教會界最常需要的基本能力,又具備了跨文化宣教的第二專長,讓寶貴的神國人才得到善用

  • news-details
  • 聖光神學院院長—陳吉松牧師,盼培育合乎主用且符合教會需求的人才。(圖/記者林子騫)

跨文化宣教不能光有「熱情」!

去年9月1日,聖光神學院董事長蔡良志牧師,邀請商協循理會陳應中牧師、周淑慧宣教士以及聖光院長陳吉松,開了一場ZOOM會議,主要談跨文化宣教的趨勢,也提及循理會於緬甸的宣教事工已有規模,對宣教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

 

最後的結論之一,便是將「跨文化宣教」納入聖光道碩班,陳吉松便在循理會多位牧長的支持下草擬設計課程。

 

那麼,什麼人適合來讀「道碩班跨文化宣教組」?本身擁有「跨文化研究」哲學博士學位的陳吉松指出,首先必須有跨文化宣教、當宣教士的負擔與呼召,未來希望朝此方向前進

 

不過他提醒,想從事跨文化宣教,不能光有「熱情」或興趣,也必須學習「牧養教會」。他看過一些投身跨文化宣教者,在自己的本地沒有傳福音的熱誠、對靈魂無負擔,也從未有成功建立及發展小組的實戰經驗,加上性格未被更新塑造,導致到異地宣教時問題叢生,不久後傷痕累累地從宣教工場退場,殊為可惜。

 

對此現象陳吉松解釋,「宣教」是要去使人信主,但對方信主之後,不能自此就放著不管,而是必須牧養和訓練這群當地人成為再生產的門徒,由他們再去帶更多人信主,才能夠「生養眾多」

 

「道碩跨文化宣教組」能協助有意參與宣教者,先進入教會,從實戰中學習牧養、傳福音、建立小組和發展小組等基本功,於「同文化」操練出建立教會的模式;傳道人的性格也被破碎與重新塑造,更知道如何與人相處合作後,再去面對難度更高的宣教工場,藉此提高成功率和果效,能走得更長遠。

 

在「道碩班跨文化宣教組」的三年修業中,必須完成二個暑期、共四個月的跨文化宣教工場實習。實習工場由聖光安排,學生自付費用(可向教會募款)。實習內容包括:跨文化溝通/預備跨文化宣教之路、宣教士生活與事奉、民族學與文化人類學、屬靈爭戰、實地語言文化學習與適應、跨文化領導等。

  • news-details
  • 宣教士不只需要有異象和熱情,亦須接受裝備,才能走得更好、更遠。(圖/shutterstock)

我適合當宣教士嗎?

陳吉松認為,宣教士具備的基本特質,建議有以下5點:

 

一、在任何環境都能快速適應

「如果你一到外地會常拉肚子,就要考慮了。」他提醒,外地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差異通常很大,且宣教地區大多較落後,我們不能用台灣的水平「高高在上」地生活,而需「道成肉身」和當地人在一起。所以宣教士對文化和食物等方面的適應力,就非常重要。

 

二、語言學習能力

若不會當地語言,很難進一步傳福音給當地人,果效極有限。

 

三、團隊服事的能力

新約聖經中的使徒,宣教時大多兩人同行,陳吉松提醒,特別姊妹盡量別單獨行動,因為各地治安環境不同,沒有理想中這麼單純。另一方面,跟別人密切同工時,難免會發生磨擦,故個性須經過「塑造」才好與人合作,若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可能要三思。

 

四、領導力

宣教士不僅要傳福音,後續還須建立教會或跨文化事工,組織團隊和牧養羊群,才能產生較大果效且延續得久。

 

五、吃苦耐勞

上述5個條件看似不容易,因此需要上帝的呼召以及學習的過程;從另一方面來說,宣教士也會經歷上帝各樣的幫助,能夠與主同工、將福音傳到未得之地、親身實踐大使命,有助於促成耶穌的再來,著實是一件非常、非常喜樂的事!

  • news-details
  • 將福音帶給更多未得之民,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我們樂意與祂一起去找回更多失喪的靈魂。(圖/shutterstock)

正視宣教的果效

教會不但要致力於同文化的傳福音工作,也需要像第一世紀的安提阿教會,差派巴拿巴和掃羅從事跨文化宣教。陳吉松相信,透過「道碩班跨文化宣教組」可為教會和宣教機構帶來幫助,特別是支持宣教的本地教會,有些差派宣教士甚至每年投注千萬巨額資金在宣教上,聖光盼幫助眾教會能夠看見更具體的果子結出。

 

特別近期聖光與福氣教會合作,能夠教導宣教士以「幸福小組」策略系統為模型,於宣教地區落實並發展適合當地的宣教門訓方式,使福音事工得以「從生到養,生養眾多且生生不息」;幫助宣教士懂得如何將福音的負擔傳遞給當地人,畢竟身為外國人仍有許多限制,需要興起當地信徒更多投入大使命中

 

每一個數字,是代表數字背後的靈魂—一個得救的靈魂!……這跟追求『數字』沒有關係。以前每年5個人受洗,現在50個人受洗,難道我們就更悲哀嗎?當然不是!我們更歡喜!」陳吉松盼望透過神學院的裝備,造就更多在跨文化宣教上合乎主用的工人,使萬人得救,使耶穌的心得著滿足!

 

更多課程資訊,請上聖光神學院官網查詢:http://www.holylight.org.tw/

 

相關報導》

聖光、福氣教會合開碩士班!專訪陳吉松、楊錫儒:回應急切需要

「無牆化」神學院正興起! 陳吉松三度帶領聖光,化整為零、深入搶救靈魂第一戰場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