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講員「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王加恩博士。(圖/王加恩 提供)

基督徒父母雖知道「不要惹兒女們的氣」,也不能過於溺愛,然而面對孩子的情緒和「不受教」,如何不爆氣或徒留挫敗?在「管教和賞罰」、「要求與讓步」的衡量處理上,如何找到平衡點?

 

而當普世「比較」、「社會框架」等價值觀,不時拉扯我們給予孩子的教育時,又如何能在相處和教養中,穩住思考與判斷,帶出自信、自律的孩子,同時親子彼此具有親密和尊重的關係?

有鑑於此,「聖光神學院」為幫助大家成為孩子們生命中,重要的情緒導師、賞罰合宜的智慧管家,於5月14及28日舉辦「成為孩子的情緒導師」線上親職工作坊,邀請「台北馬偕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心智科」臨床心理師王加恩博士主領。

 

14日場次約百人上線,將活動分成兩週,以遞進式的講授架構,讓參與者有實際運用及回饋的機會。王加恩以其豐富的臨床諮商經驗,透過講授、小組討論、角色演練、活動體驗等,引導0~12歲孩童的父母和主日學帶領者,認識親子溝通中「自我覺察」的重要性、親子溝通的平衡術,以及面對孩子情緒行為的鼓勵與處罰等,看似極端技巧的整合與彈性。

 

此次講座主題為「當個溫柔有智慧的大人:談『關係連結』與『有效行為處理技巧的動態平衡』教養法」,本篇報導記錄14日前半場信息重點。

 

教養,說得容易做來難

王加恩先引述聖經馬太福音5:5,「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溫柔」的原文,除了溫和和穩定,也有「堅持」之意,亦即,溫柔蘊含了穩定和堅定在當中。父母也需要學習如何用合宜的方式,成為孩子身穩心定的帶領者

 

然而理性認知容易,實際運作充滿挑戰。

 

舉例來說,有參加者提問,家中有三個10歲以下的小孩,常大鬧不休,說好說歹都沒用,為何非得大吼喝止才有效?即使安靜下來,幾分鐘又繼續吵?事後為人父母者對自己在情緒中的斥責,也常感懊惱挫折。

  • news-details
  • 王加恩指出,孩子的「情緒」可用正、負或中性的方式看待,例如,他們生氣哭鬧未必一定是「壞事」。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健康的情緒」的行為處理技巧。(圖/shutterstock)

幫助孩子發展出「情緒」的處理技巧

箴言22:6提醒,「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但「當行的道」到底是什麼?如何用「非說教」的方式引導他們?

 

王加恩指出,孩子的「情緒」可用正、負或中性的方式看待,例如,他們生氣哭鬧未必一定是「壞事」。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健康的情緒」的行為處理技巧

 

「孩子情緒發展」的歷程,可回溯至嬰兒時期

王加恩請大家從「交朋友」的過程思考,第一步,要先去認識這個人。就像上帝為什麼神揀選我們,我們也願意回應祂?背後有一個基礎,就是「認識」。

 

因此要先檢視:我們認識自己的孩子嗎?為什麼他會喜歡亂跑、會說謊.......等,導致這些外顯行為的原因是什麼?

 

王加恩表示,人類大約從4歲起就會說謊,這是一個自然現象;另外,研究與臨床觀察看見,孩子自出生後的幾個月,便會開始受父母情緒的影響

 

她曾處理不少兒童罹患強迫症或焦慮症的個案,深入回溯了解原因,發現其情緒行為問題,可能與其幼兒時期,甚至一歲之前,看見大人情緒失控甚致肢體衝突有關;即使孩子無法用語言回溯其記憶,然而幼年驚嚇的情緒卻可能留在內心深處,導致不安全感擴大,最後反應在失常的行為上。

  • news-details
  • 研究與臨床觀察看見,孩子自出生後的幾個月,便會開始受父母情緒的影響。(圖/shutterstock)

尊重孩子的情緒,予以適當的引導

因此她提醒,即使是哭和生氣等負面情緒,都很重要;父母要先「尊重孩子的情緒」──包含正負向情緒當孩子鬧情緒時,可先視為「這是我們能夠一起學習的機會」,透過一次次經驗,學習調節、處理情緒的反應,引導孩子的情緒發展。

 

活動中,播放一段實驗影片,一位母親最初與嬰兒開心地互動,幾秒後母親板起臉孔,面無表情靜靜看著嬰兒。嬰兒當下略顯錯愕,接著開始試圖逗媽媽開心,直到試過各種方法無效後,竟傷心地哭起來。

 

王加恩解釋,「面無表情」最令孩子害怕,因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甚至比生氣還令人心慌。影片中1歲多的孩子,就會主動出現許多情緒調節的行為,想喚起媽媽的注意力、試圖讓媽媽開心,因為這樣孩子才能恢復與媽媽的情緒連結。

 

而這樣的情緒調節能力直到青少年時期也是如此,像是回家發現氣氛不對,會裝沒事或說說笑話以緩和氛圍,這也是一種調節情緒的方式。

 

因此,建議大人要給孩子一些反時間與一點練習的機會,不用太快給建議、過度安撫孩子,甚至做出更強烈的處置;讓孩子有機會去感受、了解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也有機會去練習調節情緒的技巧。當觀察到孩子出現情緒表達或調節困難時,再提供意見或是適當的規範,去提醒與幫助他們。

 

也別忘了,於事後稱讚他們願意表達與做得很好的部分。舉例來說,許多家庭常發生給孩子使用手機的時限到了,媽媽提醒多次但孩子仍不願關手機,等到媽媽生氣才停止。曾有孩子反駁,別家的孩子要提醒更多次,自認為被唸第三次就照做,已經算很好了,因為父親曾提醒「事不過三」。

 

針對此例,王加恩提醒,孩子「想賴一下」是情緒調節的過程,父母看待的重點,不在於孩子「立刻還手機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覺察」,而非「立刻聽話」,畢竟連我們自己都不太可能聽父母的話到這種程度。

 

換句話說,孩子提出「想再玩10分鐘」未必代表不乖,家長可學習「觀察和等候」,並「尊重」孩子的情緒;當時間一到,孩子按約定歸還手機,可用正面的話語肯定他遵守承諾和節制,取代罵他「每次都要10分鐘」。

 

確切的界線在哪裡?不會每一次都一樣,畢竟親子雙方每分每秒都在變動;健康界線的拿捏,是一種「動態平衡」。 

  • news-details
  • 孩子手機滑不停,家長制止需有技巧。(圖/shutterstock)

與生俱有的「情緒復原力」

聽起來有點抽象,王加恩以影片幫助大家更具體了解。

 

畫面中,有兩個2歲以下的幼兒正玩在一起,接著哥哥不小心把妹妹推倒,妹妹趴在地上開始哭,旁邊的阿嬤提醒哥哥把扶妹妹起來,但哥哥試著拉了她幾次仍徒勞,便在一旁也哭了起來。妹妹頓生困惑地邊哭邊看向哥哥,然後大人再提醒哥哥「抱抱、秀秀妹妹」,他照做後,兩人就自己和好、平復了情緒。

 

過程中大人沒有實際介入,但在旁切切看顧著,確保孩子們是在安全的情況下。王加恩提點,影片中的哥哥情緒尚在其可承受的範圍內,「耳朵還開著」能聽進阿嬤的話,去抱抱妹妹,妹妹也還有餘力觀察哥哥。從這次經驗中,大人趁機教導哥哥此突發狀況之因在於「妹妹嚇到了」,他就學到了經驗,並學習調整自己的情緒

 

王加恩藉此例說明,「情緒的調節或是稱為復原力」是從很年幼時,上帝就給我們的;要尊重上帝天生賦予孩子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管家」不是「擁有者」。

 

當孩子情緒起伏較大時,大人可稍作等候,給他們一些時間。就像影片中,大人未必要在妹妹跌倒的當下就慌張、介入或「開罵」;用30秒到1分鐘內觀察,在孩子們情緒能承擔的範圍內,讓其做些調節;但如果一旦發現超過孩子能承受的,如:情緒失控,或妹妹真的受傷了,就需盡快介入處理。

 

最後,王加恩以兩句經文作小結,勉勵父母耐心給孩子多一點時間學習成長: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傳道書3:1

神造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傳道書3:11上

相關報導》

孩子「講不聽」怎麼辦?家人教養方式不同?心理師:這幾招學起來!

青少年壓力大叛逆,如何拿捏「慈愛與管教」?專家:父母要先照顧自己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