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從小到大,我的養成教育裡,都是用負面檢視和評語,因為好還要更好,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好,於是我就用各種努力,要來證明我自己好,在世界別人已經覺得我還不錯,但每次回娘家,就開始被關心檢討「你現在怎麼這麼胖」、「你小孩怎麼...」...

雖然是周六,但我卻是行程滿檔(早上線上會議,下午婚禮,晚上夫妻營),有時我也覺得我怎麼可以這麼忙,但這陣子的我卻有很不一樣的突破,讓我擺脫過去疲累,反而有了興奮動力。

 

昨晚的幸福電力公司女性聚會,我就分享這陣子我自己的突破,是神醫治我裡面很多被人的冒犯(做婚姻案件和在教會當牧者,其實跟消防員的概念是一樣,都是救人成功是應該的,無法把人救出來或者無法照誰期待做,可能就被檢討或者責罵)所承受的傷害,讓我越來越對人厭煩和恐懼,但我卻不斷繼續在助人這件事上站立得住,導致我覺得我身體撐不住,但這一兩個月神透過各樣把我很多心結給打開,也幫助我重新面對我生命的課題,然後我好像有不一樣的看見和解讀,然後我重新得力,我就把這個跟姊妹分享,我們昨晚根本是走居酒屋路線,有梅酒,有下酒菜,有甜點,有….大家的歡笑和淚水以及大家敞開的分享。

 

我說其實我們生命裡時常有三種聲音神的聲音vs人的聲音vs黑暗的聲音和三種自我形象與認同按著神形象所造vs被人的形象所造vs被黑暗扭曲所造,我時常被提醒,現在的我在怎樣的聲音裡,以及和怎樣聲音對話呢?另外就是我到底怎樣看我自己和認定我自己呢?

 

從小到大,我的養成教育裡,都是用負面檢視和評語,因為好還要更好,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於是我就用各種努力,要來證明我自己好,在世界別人已經覺得我還不錯,但每次回娘家,就開始被關心檢討「你現在怎麼這麼胖」、「你小孩怎麼...」,這也是為什麼,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知道我爸媽真的很疼愛我們這個家,但我跟娘家保持友善距離,然後連這個,我也覺得很究責自己,認為自己是失敗的女兒,然後不斷定罪自己。

 

到了婚姻和親子關係,我期待另一半告訴我,你很好,但我得不到這樣的話語,在孩子從小到大的親子教養裡,我也一直在失敗感裡,因為時常被長輩檢討的都是你這做太太,做媳婦,做媽媽的,是怎麼做,我充滿了挫敗和失敗。

 

後來我成為婚姻律師,很多時候當事人把我當作生命裡的救生圈,希望我能大能大力,不只訴訟更是要能接住他們生命所有的下沉,但對我而言,這不只是重量有時候有刺,更有時很腐蝕,所以我也在當中受傷連連。然後在教會當牧童,大家也期待我就是像耶穌一樣的愛,但我真的很有限,然後又有不少客訴,這些都讓我很受傷,因為都在講我不夠好。

 

就在昨晚,我跟大家揭露自己的狀況,但上帝(耶穌)真的幫助我勝過這一切,祂教我怎樣看,也教我怎樣聽,更教我怎樣解讀,我發現怎麼跟我過去理解的差那麼多,就這樣就過去了。

 

我跟姊妹分享說最近的自己,開始不太一樣,我似乎跟過往的受傷和受挫感覺不一樣,神讓我用對的眼光和這一切,他也讓我用對的頻道在聽這一切,就在某天團隊同工為我的禱告,讓我大得安慰和釋放,我知道神怎麼看我, 我不是失敗者,我是神的寶貴器皿,既然是神的器皿,神是得勝,神是良善美好,我當然也是,只是我在製程中

 

我要跟所有親愛的姊妹說

不管你是否是基督徒

你是上帝按著祂美好形象所造

祂看你的眼光是美好

祂對你的計畫是美好

你是可以夠好的

你夠接受神的愛

 

author

吳孟玲

華得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自民國八十三年起作為執業律師迄今。曾任臺北市中正區、大安區、北投區、萬華區之法律服務律師;勵馨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新女性聯合會、新北市家暴中心之律師;財團法人法律扶助基金會之扶助律師及審查委員;教育部性平委員、臺北市教育局性平委員、小聯會性平總召;臺北律師公會第二十七屆理事等。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