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在第三屆牧者國是論壇上,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執行長雷倩發表2012年「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針對信仰人口、教會現況和信仰生活、宣教策略四大部分進行分析與報告。根據信仰人口調查,目前台灣人口約有5.3%為基督徒,距離去年國是論壇定出的目標15%還有一段差距,因此提出「內部成長」、「強化關係」、「增加接觸」三大策略,提供牧者參考。

睽違兩年再次抽查 7縣市近3千分有效樣本 

中華21世紀智庫執行長雷倩上台發表「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報告。

中華21世紀智庫執行長雷倩上台發表「基督信仰與社會研究」報告。 (照片提供/國是論壇籌備處)

2010年領袖發展協會便曾委託政大選舉研究中心進行「台灣基督信仰民意調查報告」,引發教會界更關心基督徒比例提升與如何吸引非信徒進入教會等議題。時隔兩年,台灣牧者國是論壇在2012年提出目標:「提升基督徒人口比例至15%」。

為了明確掌握台灣基督徒的人口比例,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於2012年11月21日至12月17日,進行「台灣基督信仰與社會調查」,並以台北市、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台雄市、金門縣及連江縣滿18歲的本國籍人口為抽樣對象,以電話隨機抽樣分兩階段進行,共計撥號226,093通,實際通話數133,890通,總計完成2,739份有效樣本:第一階段1535位非基督或天主教徒、第二階段1204位基督或天主教徒,1,362人拒訪,完訪率66.8%,信心水準95%,誤差在正負2.5%。

5.3%基督、天主教徒 100戶中11戶有基督徒

在信徒人數上,目前台灣有5.3%的民眾認為自己是基督徒(含天主教徒在內),其中有4.7%是已受洗或受浸者。此外,「相信耶穌」者23.2%,其中「相信耶穌是神」的佔18.3%。

若以家戶層次來看,基督教徒民眾中,有5.7%表示同住家人有信仰基督或天主教者。換句話說,台閩地區平均每100戶家庭就有11戶,戶內至少有一位信仰基督或天主教。

在組織信任方面,全體受訪者對基督教會的信任度為41.8%、教會機構為63.9%;對佛道廟/觀為60.5%,佛道機構為63.7%,顯示對教會的信任比例較低。但若由不同信仰族群來看,基督/天主教徒對教會信任程度超過90%,遠遠高於其他信仰者對於佛道教觀的信任比例。

教會成長有集中現象 大型教會成長比例較高

教派分布上,信仰人數最多的仍屬長老教會35%,其次為召會13.2%,第三、四分別是浸信會9%和靈糧堂7.7%。「其他」類別中,包含信義會、貴格會、循理會…等教派會友。

在教會規模與成長上,基督徒約有67%在100人以上的教會聚會,其中又有15%在500人以上的大型教會聚會。在受訪者中,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主觀認為自己的教會人數增加很多。根據顯示,教會成長有集中現象,即大型教會高成長的比例較高;中小型教會中低成長,甚至無成長的比例較高。

另外,高成長教會在「有主辦社區服務或社區關懷」(約佔84.7%)、「會友使用網路來了解教會活動或狀況」(約佔52.6%)、「主日崇拜以華語為主」(約佔8成)三項指標,均高過中低成長與無成長教會。

基督徒生活滿意度較高 已婚基督徒較快樂

在性別、教育程度與年齡層分布數據。

在性別、教育程度與年齡層分布數據。 (表格來源/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

一、在性別、教育程度與年齡層分布 基督教徒中,女性佔67%,學歷在「大學及以上」佔44.4%,有9成以上超過30歲。反映出基督信仰是在性別、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上失衡的宗教。

二、宗教參與度/屬靈經驗調查 宗教參與度上,超過90%的基督教徒「過去一年有參與宗教活動」,非基督徒僅佔75%;有超過90%的基督徒認為「宗教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其中覺得「非常重要」者佔60%,顯示基督徒非常看重與肯定宗教活動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就奉獻狀況來看,高達90%基督徒在過去一年有奉獻,其中捐獻金額在5千至2萬之間的人最多,佔33%;反之,非基督徒捐獻的比例僅有59%。顯示基督教徒非常重視奉獻。

屬靈狀況中,超過半數以上的基督徒「很確定」自己已重生得救、「有被上帝呼召」,以及「生命改變很多」;最普遍的屬靈經驗為「疾病被治好」(47.6%),其次為「上帝對自己說話」(39.6%)和「講方言」(27.9%)。

三、生活滿意度調查 在生活快樂、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三方面指標,基督徒的滿意度普遍高過非基督徒,其中對生活感到快樂的88%,遠高過非基督徒的75%;身體健康和家庭生活滿意度兩方面,基督徒和非基督則落差不大。但是「已婚的基督徒」不管是生活快樂度還是家庭生活滿意度上,都是回饋最正面的一群。

四、異性/同性性行為與婚姻態度指標

婚前性行為觀念調查。

婚前性行為觀念調查。 (表格來源/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

18歲以上的基督徒,不論何種教育程度,都有近半數或過半數認為婚前性行為態度一定不對,婚前守貞的觀念強。在非基督徒方面,年齡越長與教育程度越低者,越不贊同婚前性行為;換言之,越年輕的高知識份子對性態度越開放。在婚外性行為的議題上,基督徒與非基督徒都深表不贊同,前者佔86%,後者佔75%。

面對同性性行為、同性婚姻和同性生子(代理孕母或人工受孕)三面向議題,基督徒多數堅決反對,不贊成比例介於70%~80%之間。而非基督徒不贊成同性性行為與同性婚姻比例都較基督徒低;但針對同性生子此項,反對比例過半,因認為小孩被同性戀父母養大,這對孩子並不公平。

五、社會議題參與度調查 有超過73%的基督徒贊成「宗教團體或教會積極參與社會政策的討論」,遠高於非基督徒的51%;但對於爭議性的社會議題,希望教會表達意見的人數則急降至47.8%,某種程度反應出基督徒重視追求社會公義,卻不喜歡捲入爭端或論戰中。

三大策略齊下 朝15%基督徒比例邁進

根據以上研究報告結果,若要達到全台15%基督徒比例,雷倩提出應該從「內部成長」、「強化關係」、「增加接觸」三方面加強。

非基督徒的基督教接觸經驗調查。

非基督徒的基督教接觸經驗調查。 (表格來源/中華21世紀智庫協會)

「內部成長」指的是基督徒透過一對一帶領,加強教會內部成長,每位基督徒至少帶一或兩人信主。「強化關係」則是針對「相信耶穌」或「相信耶穌是神」的慕道友或未信者,帶領他們經歷耶穌,如果每4個人之中有至少1位信主,就可接近所定目標。

「增加接觸」的策略,則是從60%未接觸教會的非基督徒著手,若以「每5位進教會,1人會留下」的原則比例來看,至少要帶領其中十分之一的人信主。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