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愛德基金會成立滿30週年,該會舉行一系列慶典,包括計畫中的兩岸基督教社會服務論壇。 (攝影/記者張嘉慧)

這次專門抵台參加關於社會創新和社會企業的會議,連帶訪問一些台灣從事社會服務的基督教團體。在「中華基督教兩岸交流協會」安排下,丘仲輝參訪了安得烈食物銀行宏達電台灣世界展望會救世傳播協會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雙連安養中心伊甸基金會基督教救助協會GOOD TV及多間教會…等。

 

他相當期待透過此次訪問,得著更多學習。「兩岸交流的工作非常重要,我們(愛德)已經連續4年接待台灣基督教教牧參訪團,期望未來能組織大陸基督教慈善單位來台訪問,藉著交流提高彼此事工的服務水平。」

 

其中一站在本報接受專訪時,愛德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丘仲輝,談到愛德成長的關鍵、勾勒未來藍圖,同時見證作為一間基督教社服機構,除了提供人們物質上的幫助,更在社會中扮演「心靈捕手」、「福音導管」及「文化倡導者」的重要角色!

 

除了創新,我們也在積極「走出去」

原來,愛德基金會不只做到安內,更開始將祝福帶給普世!

 

在菲律賓,去年海燕風災重創當地,有超過8百萬人受災、逾53萬人無家可歸,透過香港辦公室,愛德基金會開展救災工作,包括即時撥款港幣、聯同當地夥伴派發救援物資,並進一步進行第二輪援助,幫助當地居民重拾生計,直到今年,都還有愛德工作人員出發到菲律賓視察,參與第二輪物資派發。

 

在非洲,愛德南京總部直接派人力到馬達加斯加,開展沼氣推廣的能源環境保護工作。作法是,邀請當地人或教會社服機構人員,直接到大陸參與培訓班、實地學習,再把沼氣的模具「全部運到馬達加斯加」,教他們如何建設沼氣;肯亞的飢荒,愛德也有參與救助。

 

在韓國,透過愛德的管道和當地教會合作,過去3年做了4批「糧食援助」,由愛德將糧食運送至韓國有需要的地區。

 

「國際人道救援,我們都會積極參與!」丘仲輝表示,過去愛德大量得到國際援助,90%以上都是海外資源;愛德只是一個機構,工作卻覆蓋整個大陸,是因為接收全球基督教界的捐贈,各國都透過愛德的「渠道」,把愛的種子發散到世界各地。「現在我們有一半多都是大陸的奉獻」,未來愛德將更多致力「普世分享」。

 

「我們一直講愛德基金會是一個(宗教的)公益特區。」改革開放後,大陸主要做的是經濟特區,引進資金、管理人才理念;從宗教角度來說,愛德更是「特區」,透過該會的工作,無數民眾得著幫助,政府、社會也給予肯定。丘仲輝認為,總體來說,愛德不單只要滿足人的需要,更自許推動社會良好發展。

 

愛德基金會創辦人丁光訓主教曾說,慈善工作不只是提供物資,更多要思考的是,如何解決社會分配機制能更加公平正義。「聖經勉勵『施比受更有福』!我們的願景,是讓生命更豐盛、讓社會更公正、讓世界更美好。」

 

品質超越社會標準 不但要專業,還要有更多愛心!

在過去30多年中,大陸從一統式經濟逐步走向市場經濟,但此一漸進式改革同時帶來許多問題,例如思想的不完全、老百姓更加物質化、失信狀況層出不窮…等。這些存在的客觀現象,導致社會成本提高、人與人關係越加疏遠。「(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精神層面卻明顯是弱的。」

 

越多人開始思考:「生命存在的價值」,這也印證為何現今大陸有愈多人開始「關注信仰」。這是社會發展必然的歷程,當人的基本物質生活被滿足後,必然會考慮精神層面的追求。丘仲輝表示,基督教做為大陸五大宗教之一,除了用口傳福音,讓人信,還有「body language」(行)-就是『事工』,也是非常要要的。

丘仲輝認為,基督教社服機構,是向社會傳福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圖為丘仲輝夫婦合影。 (攝影/記者張嘉慧)

「我們認為,身為基督教社服機構,是向社會傳福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為這是透過『行』,讓不了解基督教的人,去了解基督信仰,將『信』反應在『行』。」但服務絕對不是以傳教、信教做為條件,參與服務的人,是帶著基督的精神去服務,服務的品質需要高過一般的專業人士,「我們不但要專業,還要有更多的愛心,因為這是我們信仰的核心。」

 

近年,因應整個社會發展情況,愛德開展社會組織的培育,也就是NGO。自2009年起,大力且專門成立社會組織培育中心(意義同於孵化器),「隨著經濟成長,社會開始多元化,參與社會活動的『主體』也因此變得多元,為了因應現今世代環境,解決服務主體的數量和質量,我們開展更多社會組織培育工作。」

 

在這當中,愛德同時致力培育「教會界」的社服工作。「我們有一個教會服務事工的團隊,專門重點訓練教會或機構的服務人員」,以致提升水平,推動教會更多參與社服工作;如今大陸政府也開始認知到社會組織的重要性。

 

提出「三明公益」回應社會挑戰 邁向「倡導文化」最高境界

大陸央視曾推出一個特別調查節目《你幸福嗎》,央視記者們奔走各地訪問各個領域、階級的民眾,引發當代大陸人對幸福的深入思考。「人們如何能真正幸福?我想就是當他得到物質滿足的同時,也得到精神滿足,真正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這才是我們(愛德)希望做的『最重要』工作!」丘仲輝指出,愛德提出「三明公益」:明行、明慧、明道,來回應社會的挑戰。

 

「明道」是指「機構所有的行為要透明公開、規範程序」,以致讓社會公眾清楚、明白,這是回應當今社會出現很多「公義腐敗」的問題。但光是如此,不講求效益、專業,也不行。他舉例,機構若只是給錢,受助人下一次還是會向你要錢,所以更重要的是「助人自助」。

 

意即,讓受助人受教育,得到自身發展,這才是最根本的社服工作目標,否則公益慈善是「沒有希望」的。因此進一步得思考「錢如何花得更好,發揮更大效益,讓老百姓更多受益。」基督教社服機構光有愛心還不夠,還要有專業性,這就是「明慧」。

 

最後,做慈善不是滿足3、5萬人,或是3、5百萬人而已,更多的是去倡導一種「文化」,「提升」整個社會文化,這是社服工作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明道」,包括最近舉辦5大宗教的公益慈善培訓班,都是基於此理念。

 

「根據環境的變化,逐漸擴大我們的工作,現在愛德更提出做『理念(政策)的倡導者』,這是下一步要更多著力的目標!」明年30週年,愛德將舉行一系列慶典,包括兩岸基督教社會服務論壇,「做為30週年系列活動之一,這是非常好的慶祝方式。兩岸、慈善、宗教方面的論壇,我們都會做,要大大加強『明道』。」

 

丘仲輝表示,此次訪問台灣的目的,也是希望更多取經,將愛德第4個10年規劃好。「社會服務創新方面,肯定進一步要做,再一個會開展更多倡導工作。我們期待做資源的整合者、服務的創新者,以及能力的建設者!」

 

誠摯的邀請每位讀者以奉獻來支持這份新聞媒體並且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每一個神所賜福的事工化為百倍千倍的祝福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