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的父親劉毅文,自上月安息主懷後,家人為他舉行追思禮拜。(照片提供/士林靈糧堂)

「人生的道路不由己。」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劉群茂追思父親時,想起父親常說的這句話。

他立志向上仍不敵世事變化 直到遇見神

追思會當天,雖是平日,但仍有許多弟兄姊妹前來紀念他的擺上。(照片提供/士林靈糧堂)

 

劉群茂的父親劉毅文生於廣州,6歲時經歷喪父之痛,雖然從此家道中落,但他卻立志向學,不放棄活著的希望。因此,一路讀到高中畢業,隨即轉赴香港書院學習英語,直到民國26年七七盧溝橋事變,他為回應國家的號召,報考了中央警官學校,畢業後便於軍統局服務,年紀輕輕的他,33歲就已晉升上校。

 

國共戰爭爆發後,他與妻子隨著國民黨撤退來台,且為底下7個孩子的溫飽與教育,毅然決然選擇卸下軍人身分,重新面對完全陌生的行業,白手起家,投入商界。40多歲信主後,他對真理的渴慕與信仰的執著,開始熱心參與教會各種聚會與活動;不僅如此,他還加入了國際基督徒工商人員協會(CBMC),在職場上熱心傳福音。

 

60多歲時,為照顧生病的妻子,他仍毅然決然地放下工作,將公司交給2位兒子經營。他的人生沒有因此懈怠,90歲時還成了代禱使徒,每天固定為家族、國家、教會及弟兄姊妹禱告。不但如此,他對人充滿憐憫,始終在給予,甚至因掛念中國故鄉,還捐錢給當地興建學校,100歲時,他拒絕政府給他的百歲紅包,反捐了100萬元資助清寒的榮民遺孤。

 

劉群茂的父親劉毅文弟兄,自上月19日安息主懷後,享年103歲;原本家人打算在自家舉行簡單的追思禮拜,但眾人得知消息後,紛紛期盼能為劉毅文追思,以紀念他一生為神、為人及教會的擺上。因此,家人們在上周於台北靈糧堂舉行追思禮拜,周神助牧師特地為他證道,其兒女也在場細數劉毅文的一生。

周神助牧師為劉毅文伯伯證道。(照片提供/士林靈糧堂)

 

「是神,成為劉伯伯的產業。」周神助牧師證道時提到,劉伯伯是一個平凡的人,因著領受神所賜的產業,才有如今的榮耀;這個產業,他更能在劉伯伯與子女中看見,劉伯伯不但把自己領受的產業,讓兒女們享有豐富的物質產業外,更重要的是他把自己獻給神,也將兒女獻給神,讓這一切都成了教會的產業。

 

認識主成一生的祝福

劉群茂牧師為家人追憶父親。(照片提供/士林靈糧堂)

 

劉群茂追憶父親時提到,父親年輕時是個上進、對未來充滿期待的青年。果然,他的努力使他33歲就出人頭地,前途一片光明,沒想到國家情勢急轉直下,全家人逃亡來台,變得一無所有;投靠一間公司,從頭學習經商,但經商的對象都是本省人,而他一句台語也不會。

 

「經過這些,雖然好像是打擊與挫敗,卻改變了父親的人生,因為父親來到台灣最大的祝福,就是認識耶穌。」劉群茂記得,父親一天原要抽好幾包菸,怎麼也戒不掉,但信主後,很快便戒菸;在工作與人際關係上,上帝賜福他遇到貴人相助,代理到好的產品。因此,父親雖一句台語都不會說,卻在台灣建立事業,怎料想到自己會從軍人變成商人。

 

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箴言16:9

 

人生不是照你的計劃來走,有時甚至與自己的計劃相反。

 

一如已故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在其自傳中曾描述,他因對抗胰臟癌,在病榻前突然發覺:「我平凡的回憶自己的一生,那曾經讓我感到得意的所有,社會的名譽財富在即將來臨的死亡面前,全部都變成黯淡無光、毫無意義。」然而,人生該追求什麼?如果賈伯斯的人生結局不是更好的,那麼還有什麼是最好的?

 

「感謝上帝,我們的人生不是這樣的無奈,看著我的父親,我就知道不是這麼的絕望、困惑,因為有了耶穌,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結局。」劉群茂直說,父親的人生結局不是黯淡無光。

 

因為在追思回憶的紀錄片中,年過半百的父親卻依舊唱著詩歌,告訴眾人「人心籌算自己的道路,惟耶和華指引他的腳步」,金錢財富不是他的人生目的,只有耶穌才是他的道路。

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我們希望將訊息更快速傳達給您,懇請您為今日報奉獻一份心力。(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