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校園團契線上講座,從基督信仰看「新科技、新契機」為主題,由台大資訊系歐陽明教授(Ming Ouhyoung) 主講,吸引許多科技人才的上線探討,引人反思。(圖/校園團契科技線上講座截圖)

校園團契於日前(2)舉辦校園科技線上講座,以主題:從基督信仰看「新科技、新契機」,吸引許多科技人才的上線探討,由台大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所長歐陽明教授(Ming Ouhyoung) 主講,引人反思,我們如何在科技的創意中,看見神的旨意?

開宗明義, 台大資訊系教授歐陽明提到,過去70年來電腦、internet 無線網路、入口網站蓬勃發展,科技技術也不斷翻新。近期因疫情的需要下,mRNA疫苗誕生,基因剪輯技術CRISPR,自駕車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AI的廣泛應用、低軌道衛星的新通訊,「走出地球」的商業契機,現有網路生態持續重組。

 

當世界不斷演進,而身為基督徒,該如何因應呢?

 

回顧歷史,工業革命的過程,教會人類什麼?

第一次工業革命:瓦特蒸氣機的發明,火車誕生,改變交通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力及馬達的應用,電燈出現,傳統織布機被取代,人工漸漸減少

第三次工業革命:資訊電腦與網路的使用

第四次工業革命:人工智慧的時代

 

人類已來到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每一次工業革命,都會有新工作產生,有舊工作被取替;想想,一次又一次的革命中,社會要多久適應?又產生了些什麼工作呢?

 

疫情來襲,走出新科技契機

 歐陽明教授特別舉例說明,疫情期間就是有些產業被淘汰、有些新產業興起。特別疫情升級的居家期間,行動受限制,疫情下的「超級宅經濟」發展也來勢洶洶;「網購」變成生活一部分,例如網路買菜、購物等。

 

根據報導,美國Amazon亞馬遜集團因此多聘了8萬名員工;知名影音平台Netflix用戶增加,估計全球總訂戶人數達到1.83億人;台灣電商龍頭宅經濟收益也創下歷史新高,以及因應全球的學生「網課」之需,相關手提電腦(NOTEBOOK)、投影等工具,3C產業業績後勢看漲。

 

科技的衝擊下,基督徒仍要保留倫理省思

虛擬與實體、人工智慧的衝擊,新產業的熱門工作中,是否隱含倫理議題?例如幹細胞研究應用?如何避開人類尚未成形的嬰兒胚胎?愛與人性的發揚?人類薪資的平衡與否?這些都值得省思。

 

歐陽明教授特別點出,當時1970年代資訊科技興起,美國IBM360、370大型主機開發出來,橫掃全世界,然而主持這項研發的Fred Brooks, Jr. 可說是資訊科技的領航者,身為基督徒的他,問神:下一個階段該往哪去?神帶領他回故鄉北卡羅萊納州,公立大學電腦系教書,同時更開立查經班,歐陽明教授也因此更深經歷神、重生得救了。

 

即使科技不斷嶄新,Fred Brooks, Jr.教授仍然回歸人性,傳輸從神來的愛與教導。歐陽明教授於美國求學時,也是因參加Fred教授的查經班而歸入主名。

由台大資訊系歐陽明教授(Ming Ouhyoung) 主講,他也是台大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所長。(圖/校園團契科技線上講座截圖)

他再舉例,眾所週知的比爾蓋茲Bill Gates、巴菲特Warren Buffett等完全回饋社會的慷慨捐贈,郭台銘捐贈台大癌醫中心及因應疫情而引進疫苗等,再再顯示科技回歸人性的愛及顯揚。

 

特別是基督徒,歐陽明教授說道,聖經也教導「十一奉獻」,是最基本的工作態度觀念;在古代近東的國家,包含迦南、腓尼基、阿拉伯等國家,都有十一奉獻的習俗及國家支出。

 

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拉基書3: 10


工作抉擇的三要點》

A. PASSION 志業熱情

B. SKILL      專業技能

C. SOCIETY NEED 社會需求

 

此三者交集,就能找到最佳的志業/職業(Career)。找尋過程,若只是工作技能與社會需求兩者交集,只能稱作是「頭路」;而有熱情,也有興趣,卻並非社會需求,只能稱之興趣(Hobby),無法構成職業;若熱情與社會需求都有了,卻缺乏技能,則無法符合產業面的需求,而只能稱為「粉絲」。

 

歐陽明教授喜樂說道,身為基督徒最大的優勢,就是能「禱告」,藉著禱告,上帝會引導尋求者到最適合的路,找到合宜的工作。

 

亞伯拉罕離開本族父家,離開吾珥,他尋求神的引導,緊緊連結於耶和華神,得到神所賜的一切豐足。記載於創世記15:7「耶和華又對他說:「我是耶和華,曾領你出了迦勒底的吾珥,為要將這地賜你為業。

 

聖經已教導正確的職場心態

哥林多後書4: 7-9說,「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

 

任何產業,都需要會計、法務、業務、人力資源等的人才。但無論未來的產業為何?工作態度都應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各行各業都一樣。求神讓基督徒以追求卓越的態度,以便職場更為卓越,而能奉獻給神。

 

不勞而得之財必然消耗;勤勞積蓄的,必見加增。—箴言13:11

 

他鼓勵青年人都要追求卓越,並且預備專業,最後仍應歸回安息。他舉實例分享說,現已升任為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校長,年輕時曾問一位資深教授:「當如何做才能升等?」

 

資深教授:「當你找到一個很有興趣的工作,完全投身其中,投入到一個地步,就會忘記升等的事,此時,你就會升等了。」

 

「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彼得後書1:5 

歐陽明教授(Ming Ouhyoung)深入淺出探討新科技產業,許多年輕科技從業人才上線探討。(圖/校園團契科技線上講座截圖)

追求卓越,看見真正恩典的引導

歐陽明教授分享自身的經歷,1992年他將(Virtual Reality)翻譯為虛擬/實境,被華人廣泛應用至今。虛擬實境簡稱VR技術,他的指導學生-馬萬鈞博士以「擬真的人臉模擬技術」應用於電影阿凡達、電影戰鬥天使艾莉塔,獲得2019年奧斯卡特別技術獎。

 

歐教授已成為資訊界的翹楚,設立公司上市,但他謙虛地說,他仍儆守聖經教導的十一奉獻。隨著收入加添,奉獻金額勢必也會增加,常常考驗人心,但他以過來人說,從年輕就學習奉獻,一路走來都看見神才是恩典之福,並能繼續向神回饋直到如今。

 

Q:電腦資訊及網路的發達,可能於未來20年取代部分人類功能嗎?

人的職業或志業,最好是「熱情、專業技術及社會需求」三項元素的交集。現代網際網絡下產生貧富差距,的確是事實,而身為基督徒,必須在行業裡追求成為卓越員工,有智慧地融入社會當中。上帝看重的是「人的特質」,當你對上帝認真,上帝就對你認真,也必能在未來合適的領域發揮專業。

 

Q:青少年迷戀上網遊戲,一定不好嗎?

柏克萊大學研究,發現青少年學生在學校上網時間,其實都還沒有在家裡上網玩遊戲多,競爭力是否降低?

 

他觀察Z世代族群,成長環境中充滿網路的便利性,可以跨文化、跨時區,接觸各領域事務,自然而然地「一心三用」,在「多工」的環境下完成工作不是難事,因此創造許多斜槓青年及工作文化。可見新世代反而能快速適應新型態環境,從這個角度而言,是非常正向的發展。

 

Q:網課工具愈來愈完整,取代部分傳統教學,世界名校是否大舉入侵台灣教育界?

回頭看,瓦特發明蒸氣火車帶動第一次工業革命,人類其實就是繼續往前,無法回頭,而重點則在於社會需要多久時間適應,以及如何轉換至新型態產業去;時間推進下產業必會移轉,只是「有時差」。基督徒更要多禱告尋求神的智慧,而快速適應新產業,無論做什麼都可以正面反饋。

 

例如近代的自駕車出現,計程車會不會失業? 歐陽明教授點出,現在再也看不到19世紀滿滿的馬車、三輪車,只有汽車滿路跑。 可見,新世代必定造成技術的轉換,工作型態也必須轉換。


科技進步 = 人類幸福?

歐陽明教授最後提醒,全球勢必衍生新工作型態,科技進步與人類幸福並不是直接等號,「科技本身」是中立的,端看人類如何應用。

 

從基督的信仰來說,科技並不會影響人與神的直接關係,從神聖的真理保有追求卓越的學習心態,與神保持暢通管道,讓神智慧的帶領,才能領受「平安」是真正的幸福。

 

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 —以賽亞書30:15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