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基督贏得城市-老福音在新城市爆炸」課程自16日起一連兩天在長老會信友堂舉行。 (攝影/記者張嘉慧)
福音如何歷久彌新,在文化不斷新生的世代中,以新的方式引爆開來?這是台灣教會必須認清的「事實」:福音本質不變,但「傳」福音的方法一定要變!
「城市福音的動力,不在於教會人數多,而是『植堂』的倍增。」「為基督贏得城市-老福音在新城市爆炸」第一堂的特別講堂由中華基督教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忠堅傳講「台灣教會植堂」。過去台灣教會植堂歷史分為幾種方式,最早出現「佈道型」植堂,不同派系也有不同方式,如長老教會採宣教式,靈糧堂為策略型,其他還有運動型、目標型、活動型、加盟型…等。在新世代中,又有哪些新的植堂方式正在累積福音能量,蓄勢待發?
不做會後悔的「新五大植堂策略」!
一、企業領袖植堂。與一般教會不同的是,傳統牧者通常被教育為「牧人與僕人」,較缺乏「領袖」觀念。企業領袖剛好補強這項不足,因過往經商或創業的經驗,使他們者更具創意、爆發及冒險力,加上本身具領導與經營能力,在植堂上往往帶出意想不到的果效。台北合一基督教會、台北永約教會、斗六福氣教會等,皆為企業領袖植堂型的教會。
二、社群教會。「傳福音的對象越清楚,越能快速得著。」一般教會都希望成為「百貨公司」,卻又只能做到「雜貨店」的規模,不如打破既有作法,掌握「群體概念(People Group)」原則,嘗試發展各種群體教會。藝人之家、中園校園教會都是鎖定「特定族群」成形的社群教會。
三、家教會。台灣已有許多家教會,如好果子無牆教會、珍珠田小家、五餅二魚家教會等。夏忠堅對此樂見其成,也鼓勵教會可以思考如何在現有教會結構下做延伸,並對差派出去的家教會做到遮蓋、監督之責,避免走向封閉。
四、微型教會。職場教會、社區小棧都屬此類型教會。夏忠堅舉例,藝人龍飄飄每次做節目前都參與查經、禱告,並由帶她信主的平信徒在知名的廣播電台內為她施洗,且這位信徒一個人陸續帶領公司中的29人歸主,這就是職場教會的例子。「我看見越來越多的微型教會出現,而且都充滿活力。」
五、線上教會,如i'M行動教會。夏忠堅認為,網路或手機已經不僅是一種傳播工具,而是「新的生活模式(文化)」,教會若「與之隔絕」,就只能眼巴巴看著這塊禾場失落,所以建立「線上(網路)教會」勢在必行。「不管你高興不高興,它都會出現,這是『遲早』的問題,就看你(牧者)要不要做,若不做,恐怕會後悔!」
思考教會的關鍵目的 發展多元性的植堂模式
從創造論來看,若非因人類的墮落,不然在上帝創造世界的本意中並沒有包含教會,而是家庭(亞當夏娃)、職場(看守伊甸園)與社群(生養眾多)。夏忠堅認為,教會是為了因應人性墮落的「補救措施」,所以目的應當在於恢復、成就神造家庭、職場與社群的美麗。
但什麼能形成教會呢?上帝的心意是要「去使萬民做我的門徒」。一個人能在生活圈中榮耀神,就是敬拜;能在家族、職場與社群中愛人,就是團契;能將福音帶給人,叫作宣教…,這就是神的門徒,而門徒聚集在一起,就叫作教會,若能從這個概念來思考,教會將充滿無限的可能,不會只侷限在「一棟建築物」裡面。
夏忠堅表示,台灣仍是需要建立中央型教會(指匯集更多信徒和資源,能發展中小教會不容易發展的事工),但不能成為唯一的出路,還需要更多「使命性更強、凝聚力更高」的社區、社群以及微型教會,加上實體及線上教會的結合,才能達到最佳的福音果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