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禱告網絡2019年祭司總聚(二)於8月29-31日在新竹新恩堂舉辦以「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為主題,盼望與會者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神的教會領受末世啟示,從修補人心到重修祭壇,掙脫生命中無形的枷鎖,心得醫治,領受修復世界的委任。這次聚集共有180間教會600位與會。
陳芳茹牧師在這次聚集中分享「負面童年經驗」(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簡稱ACEs)專題;陳芳茹牧師現主責台灣萬國禱告基督教會,曾於南華大學幼教系任教。
「負面童年經驗」是人的生命中無形的枷鎖
陳芳茹牧師指出,在人的生命中有一副無形的枷鎖,就是受傷的往日幼童;即使已經信主受洗的基督徒,也常因早期生活中的創傷而使破碎的生命難以擴張。ACEs是近年來備受心理學界矚目的研究課題,即18歲之前的生活經驗影響人的一生。0-18歲,也就是從嬰兒、青少年至青年的成長過程中,若持續遭受負面的經歷,將重創人的一生中有關心理、情緒及身體的健康,不僅容易引發各種身心疾病,並且提前誘發慢性疾病,甚至造成早逝。
ACEs的研究是在1990年左右由美國文生.費利提醫生等人所提出。當時他們針對1萬7千名受過大學教育的中產階級白人為研究標的,透過問卷的回饋來統計受訪對象的ACEs指數。問卷內容分成三大類,十大題,涵蓋一個人在0-18歲期間於家庭中可能遇到的種種狀況,包括虐待(身心常遭施暴、性騷擾或性侵)、被忽略(包括生理與心理,如身心的缺乏、失親等)、家庭失能(包括母親或繼母被施暴、家中有人上癮、罹患精神疾病或坐牢)。
研究的結果非常驚人,研究對像中,3分之2的人有一個以上的ACEs;8分之1的受訪者有超過四個以上的ACEs。當ACEs數字越高,此人成年時期身心健康越容易出狀況,比ACEs為零的人更容易得癌症、憂鬱症、上癮、心血管疾病、性傳染病等。ACEs超過四項以上的人,平均壽命比ACEs為零者要減少20的壽命。
「負面童年經驗」ACEs 指數與風險圖。(圖/全國禱告網絡提供)
陳芳茹牧師提及她接觸一個學生,早年家庭破產,全家生活非常節儉,這位學生長大後,雖然環境已改善許多,但她仍然刻意讓自己過著緊縮的生活,年紀輕輕就得到癌症,30多歲就過世了。10年前有關ACEs的相關研究稀少,但是隨著表觀遺傳學、社會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相關的研究,重視負面童年經驗對人的影響,已經是不容忽視的趨勢。
負面童年經驗造成持續性的影響
ACEs對於成長中的兒童、青少年形成有毒的壓力,會引發情緒困擾、學習困難、身心健康等,歸納如下:
1. 心靈傷害
2. 精神健康:憂鬱症、過動症等
3. 母親的健康:意外懷孕、懷孕併發症、胎兒死亡等
4. 傳染性疾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性病等
5. 慢性疾病:絕症、糖尿病、阿茲海默症、老年癡呆等,ACEs數值高者傾向比一般人提前發病
6. 風險行為:酒精與藥物、虐待、不安全的性行為
7. 機會低落:教育低落、職業貧乏、低收入
ACEs會形成傷害的網絡
陳芳茹牧師說,根據臨床研究,ACEs受害者更容易教養出有ACEs的幼兒,因為0-18歲是從腦部快速發展至身心快速成長的時期,一個孩子從小透過觀察學習,會複製童年的經驗而影響其成年後的行為;因此,負面的童年經驗會從一個人增長成為一個家族的負面童年經驗,也等同於增加整個家族罹患各種身心疾病的風險。
根據國外的研究指出,ACEs造成的「有毒壓力」會影響生活環境,甚至整個社區及城市都陷入集體性ACEs的創傷。當一個城市或國家充滿有ACEs的社群,不僅百姓受苦,國家也會消耗掉極大的社會資源來供應社福與醫療資源。因此,這不單是個人議題,而是關乎百姓福祉與國力的問題。
在台灣ACEs的問題逐漸浮上檯面,後現代社會價值與強調個人自由婚姻的風氣造成離婚率、未婚生子比例高升,即便政府政策針對福利與教育制度改善,受創幼童與弱勢者的內在需要,仍無法被滿足,甚至被忽略。
陳芳茹牧師長期深耕偏鄉弱勢的孩童,她表示,有時候會聽到有大人在街頭罵小孩,一罵就罵了25分鐘,因為這些父母本身也是在ACEs中長大的,當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就會把自己負面的童年經驗中所受到的影響,複製並且施加給自己的孩子,造成孩子也受到ACEs的傷害。
陳芳茹牧師舉出,有一個來教會參加營會的孩子無法睡午覺,非常不安,因為這小孩遭到ACEs的傷害,沒有安全感,睡覺必須開著燈,也不願意閉眼睛,後來是芳茹牧師抱著輕拍這孩子,並且用手輕輕摀住這孩子的眼睛,這孩子才漸漸睡著,非常令人心疼。
她表示,看到偏鄉一些有ACEs的孩童因長期吃過動症的藥物而消瘦;也有因隔代教養的問題,使孩子的資質無法被成全以致活在低成就的光景。當地一些教會的牧師自己也常因為要處理從ACEs衍生出來的案子,常常睡不好,造成身體的問題。
陳芳茹牧師問:面對如此重要的社會議題我們要怎麼改善?教會可以做甚麼?誰能協助社區、城市做早期預防?
2019祭司總聚(二)第二天聚會。(圖/全國禱告網絡提供)
復原力,為受創心靈重啟「機會之窗」
陳芳茹牧師強調「復原力」的重要-復原力是人面對重大挑戰時,有多少能量以抵擋並恢復。
正向的壓力可以促進健康的學習與發展,而頻繁、持續性的壓力則會造成身心損傷。表觀遺傳學已經證實,毒性壓力對於0-5歲關鍵發展期的幼兒大腦造成病變;但同樣的研究中也發現只要提供充分的支持系統,讓情緒獲得緩衝、減低緊張感,這些影響仍是可逆的。
所以當一個社會中有ACEs的傷害時,若有一個強而有力正向支持系統,起而打破ACEs的惡性循環與擴散、破除貧窮線,ACEs是可以被消弭的。在此,教會正是可以針對ACEs的受害者提供全人的保護與建造(包括內在品格、人際關係、社區安全);教會也可以成為修復的中心,各城鄉的教會可以成為修復的網絡,讓整個基督的肢體可以透過資源共享提供專業知識、物資補足、工作教育,一同面對國家的ACEs問題,讓神的愛進入每個家、每個人的心中。
教會促進復原力的關懷
陳芳茹牧師以其專業與研究,提出教會可以幫助ACEs的受害人。
1. 了解他們可以掌控的狀況:專注於個人優勢(學術的、競技的、藝術的、個性上的)
2. 建立對自己能力的信心
3. 學習建立正確緊密的連結(與父母、同輩、教會、社區)
4. 建立正確的道德價值觀,了解他的行為如何影響他人
5. 學習貢獻己力,從服務他人中得到反饋與成就
6. 學習應對,從團隊中學習怎樣與人合作、如何專注決策,達成共識
7. 學習做計畫,對人生有方向與盼望
一個「順服神」的領袖才能帶出「復原力」
陳芳茹牧師鼓勵,教會要興起成為這地的幫助,走出ACEs的傷害,需要屬神的領袖。她以約書亞記1章6-8節勉勵在場與會領袖,成為一個「順服神」的領袖帶出「復原力」。
以色列民帶著複合性ACEs創傷離開埃及,但是,很神奇地,到了約書亞世代,卻沒有承襲上一代的負面、傷害、抱怨;這表示在神的帶領下,以色列人認知及大腦的迴路已經修復,有正確的品格得以承擔得地為業任務,神的文化與次序替代了上一代的悲情、受創,而關鍵角色就是約書亞。約書亞自己也經歷過上一代的ACEs創傷,但是他的順服,讓主的意念高過自己的意念,使得他的下一代也跟隨這樣的腳步,終於進入應許之地。
對的領袖表現出對的順服,會改變下一代的生命,年輕世代也會被教導去等候神、信任神,屬靈的基因會開始改變,就能順服神的計畫,跟上神的腳步,得地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