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news-details
居隔期間悶在家中大眼瞪小眼,一個語氣不對就可能擦槍走火,與家人引發衝突。該如何化解危機呢?(圖/shutterstock)

疫情改變了生活,許多聯繫改以線上進行,無法面對面溝通下很容易造成誤解;居隔期間悶在家中大眼瞪小眼,一個語氣不對就可能擦槍走火,與家人引發衝突。你是否發現最近自己罵人的頻率變高了?

 

王秉韻牧師分享,相信每個人都有發脾氣的經驗,因為生氣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然而,我們要需要去探究生氣的原因、區辦自己生的是什麼氣,並且好好的處理它。

 

讓我們學習以神的眼光看待關係中的「三大地雷」,善用「四個方法」來經營關係。

  • news-details
  • 心欣城市教會王秉韻牧師提到,每個人都有發脾氣的經驗,因為生氣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情緒。然而我們要需要去探究生氣的原因、區辦自己生的是什麼氣,並且好好的處理它。(圖/王秉韻牧師提供、shutterstock

未被適當處理的怒氣,將從下列三個方面埋下破壞關係的地雷

 

一、關係疏離

原本一家在餐桌上歡樂的聊天、因為口角引發怒氣與冷戰,若沒人願意讓步,整個家庭氛圍將陷入冰冷疏離、互不理睬。

 

二、種下懷疑、不信任種子

人們常在不知不覺生「悶氣」,表面與對方沒有明顯衝突,但心裡卻暗暗不快,無形中在心裡種下不信任、懷疑的種子,於是乎看對方怎麼都不順眼,對其所言所行處處挑剔。

 

三、曲解的眼光

當生氣的情緒沒被處理,我們開始會用曲解的眼光來論斷對方言行。過去的經驗彷彿是一副「偏見眼鏡」,原本中立的談話,聽在耳中字字都像是對自己的批評與攻擊。

  • news-details
  • 有時,過去的經驗彷彿是一副「偏見眼鏡」,原本中立的談話,聽在耳中字字都像是對自己的批評與攻擊。(圖/shutterstock

怒氣冰山下掩蓋的問題

「生氣乃是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去探索情緒背後隱藏的問題,並積極面對與處理,絕不可放任不管!」王秉韻說,很多時候發怒是為了掩蓋內心更脆弱的感受,比如孤獨、悲傷、恐懼、不被了解、在乎或不被愛…

 

「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指出,情緒表現如同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怒氣冰山下藏有更多連自己都沒意識到的感受。若沒能好好了解情緒並照顧感受,生氣甚至可能導致犯罪,因此聖經裡說「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以弗所書 4:26),就是要我們重視並盡快地處理怒氣。

 

*「薩提爾模式」(Satir model):投入家族治療超過40年的瑪莉亞‧葛莫利(Maria Gomori) ,前後來台舉辦工作坊長達20多年,總計有多達兩萬人參與她的諮商。薩提爾教導人們做他們自己,重視自己,接納自己,不要用自己不夠好作為理由來懲罰自己。

 

小小的生氣如何能引發犯罪?以日常生活中的情況舉例,當孩子嘻笑吵鬧屢勸不聽,自己手上還有許多需要及時完成的工作,你開始不自覺的碎念、謾罵,接著翻舊帳、人身攻擊,甚至摔東西。

 

當陷入「受害者」狀態時,負面情緒將排山倒海襲來:覺得自己命苦、後悔當初不該生小孩、不該結婚,行為上可能選擇冷戰、離家出走,或用各種方式懲罰報復對方。

 

關係疏離、埋下懷疑種子,開始用曲解眼光看對方,一個接著一個的誤會、衝突不斷惡性循環,導致更多的不信任與不相愛。王秉韻指出,「通常人們情緒爆炸的對象,都是最親密的人」,衝突下劃出一條條難以撫平的裂痕,於是對婚姻、教養愈加感到束手無策,甚至對彼此的關係失去盼望。

 

回顧發怒到失控的過程,原本正常的「生氣」沒被好好處理,牽動冰山下的脆弱感受,導致落入犯罪的陷阱。

  • news-details
  • 王秉韻指出,「通常人們情緒爆炸的對象,都是最親密的人」,衝突下劃出一條條難以撫平的裂痕,於是對婚姻、教養愈加感到束手無策,甚至對彼此的關係失去盼望。(圖/shutterstock

王秉韻分享,當我們意識到怒氣開始上升時,下列四個方法提供大家練習:

 

一、關注自己而非他人或事件

利用好記的5N步驟,幫助大家把焦點拉回自己,下方情境說明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5N素材摘要來源:Parakaleo課程)

情境:疫情期間作息失序,到了約定好的時間並再次提醒,小孩卻還不肯上床睡覺。

1.注意(Notice):知覺、探究真正導致生氣的原因,並且重視這個引發怒氣的源頭。

注意到自己開始生氣,意識到忙了一整天身心疲累,有休息的需要,把焦點放在自身而非小孩。

 

2.說出(Name):思考目前的事件帶出什麼感受,可能是失望、害怕或受傷… 藉著「說出來」的動作梳理、釐清自己的情緒。

孩子們不遵守約定讓我生氣,我覺得規矩被破壞,我感覺不被尊重。

 

3.正常化(Normalize):「正常化」前面的感受,理解這些情緒是正常的,不需要因這些感覺而自我厭惡,或把情況怪罪他人。

因為我很疲憊,而小孩不遵守規定睡覺,會感到生氣是正常的。

 

4.滋養(Nurture):想想如何先照顧自己,特別注意「滋養」指的是緩和、安頓情緒而非忽略、麻木自己。

停下來喝杯茶、泡個熱水澡、深呼吸…

 

5.敘述(Narrative):更深入整理思緒,進一步陳述整個故事,自己怎麼看待這事件,事情的發生如何影響自己…檢視其中有沒有非理性、不合理或不正確的部分,是否揣測、預設了對方的動機?練習把扭曲的思想抽出,單純回到滋養自己的需要

因為小孩很吵鬧不按照時間睡覺,我覺得家人總是不體諒我的辛苦,他們眼中看不到我的付出;但這些感受跟孩子不準時上床睡覺無關,是因為我的疲憊導致錯誤的情緒連結

  • news-details
  • 若父母於教養孩童的事上感到無助時,可以試試上述5N方法,幫助自己調整身心狀態。(圖/shutterstock

二、區分生氣的成分

雖然有時人也會因社會上的不公義而忿忿不平,但更多的情況是為了自身利益受損而生氣。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狀況舉例:孩子們大聲嘻笑或電視音量嘈雜,讓你煩躁、無法專心做事;累了一整天,配偶、孩子卻沒有主動一同分攤家事

 

當上述情況引發怒氣時,可以發現當事人是從自身角度看事情,簡單來說,怒氣的發作大多是因主觀的「自我感受」造成。

 

「正義的怒氣」與「自私的怒氣」有時會混合出現,以上述情境分析:小孩不肯上床睡覺,你覺得身心俱疲於是開始發脾氣,乃是因為自身利益受損(疲憊不能休息);另一方面,孩子沒能遵守約定時間就寢(破壞規矩與彼此立約原則)同時也引發了正義之怒。透過關注自己的5N步驟,區分出怒氣的成分,進而了解自己的需要並確認彼此責任的界線。

若發現自己是為了利益受損而遷怒他人,透過5N步驟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再心平氣和的去了解對方的想法:「為什麼沒有按照規定時間睡覺?」理解孩子們想要晚睡的原因,並表明自己的需要:工作一天真的累了,若你們遵守約定趕快上床睡覺,我才能好好休息。

 

對於孩子破壞規則、不按照約定時間睡覺,父母確實有正當理由生氣,但我們希望帶給孩子負責、守約的真理,一旦掉入情緒失控的陷阱,小孩記得的恐怕只有父母大吼大叫的可怕畫面!

 

三、摘下曲解眼鏡,換上新的眼光

同樣的的情境,當我們透過5N步驟摘下曲解眼鏡的,可能會發現小孩只是「單純貪玩」,卻因自己情緒狀態被扭曲為「不體諒、不在意、故意找麻煩!」換位思考想想,自己過去也可能是「掃到颱風尾」惹怒他人的無辜一方。

 

王秉韻提到,當直覺性情緒爆發時,及早踩煞車來察覺自我狀態,把非理性、自我預設的錯誤思想移除,這種新的眼光將帶來不同的視野!

  • news-details
  • 當我們透過5N步驟摘下曲解眼鏡的,可能會發現小孩只是「單純貪玩」,卻因自己情緒狀態被扭曲為「不體諒、不在意、故意找麻煩!」王秉韻提到,當直覺性情緒爆發時,及早踩煞車來察覺自我狀態,這種新的眼光將帶來不同的視野,修復親子關係。(圖/shutterstock)

四、拆除怒氣地雷

上述方法聽來完美,但實踐上確實不易,王秉韻提醒,「不要等到事情臨到、怒氣發作時才來處理,平時就要在生活中多練習!」平常就要勤於拆除怒氣地雷,切斷易燃的導火線。

 

「生活中是否有某些情境或特定話語特別容易觸發你的怒氣?」情緒地雷有大有小,有些一觸即發,有些則是由數個不起眼的小地雷累積引發連環大爆炸。

 

王秉韻提醒,平時應從小處來察覺自己的地雷區,思索哪些過去的傷害或經歷埋下了這些地雷?安頓情緒冰山下那些需要被滿足的感受,照顧那個過去可能被錯待的自己,一顆顆怒氣地雷將被逐一拆解!

我親愛的弟兄們,這是你們所知道的,但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

—雅各書 1:19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