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當你把神主牌拿下來時,我的心好像被刀刺了一樣…」多年前,溫永生為一位初信老弟兄拆偶像時,對方說的這一句話烙印其心。究竟,該如何解決客家人(華人)祭拜祖先的文化問題?
20日,客家宣教神學院來到城市之心教會,舉辦「2022台南祭祖研習會」,由院長溫永生分享「華人的孝道文化與祭祖難題的突破」一題。
下:城市之心教會潘燕香師母帶領敬拜。上左至右:客神外展處羅源豐處長,感謝神帶領團隊走出校園、分享課程,以僕人服事連結眾教會。李元榮牧師致詞。(圖 / 記者辛毓珊)
第五代客家基督徒,畢業時神送兩個大禮
身為第五代基督徒的溫永生說:「我從小沒有拜祖先的壓力,只有不信耶穌的壓力。」他於屏東內埔鄉農村長大,後至台北念書,才聽聞,原來近400萬客家族群中,信主比例僅0.3%,進而受神感動蒙召獻身。
畢業後、當完兵的他,工作一年還完助學貸款,25歲就去讀神學院;就學第二年,神帶領他接養一間桃園平鎮山仔頂的佈道所,邊裝備邊開拓教會;當時自台北到山仔頂要換兩次車,每趟需兩鐘頭以上。
畢業後,神送了溫永生兩個大禮物。第一個是溫師母,被他封為「溫家寶」,對方為閩南人,卻很認真學習客語,幾年下來,也能用客語講道。第二個大禮是什麼呢?是一對老夫婦要信耶穌。
當時有種說法:三種人最難信主,第一是老人,第二是鄉下人,第三就是客家人。而這對老夫婦既是老人、鄉下人,也是客家人。溫永生說:「你知道我多興奮?台灣最難信耶穌的人願意信主,且願意拆偶像!」
第一次拆偶像,對方一語刻骨銘心
出身基督教家庭的溫永生,從未看過拆偶像,因而對此服事相當期待。他邀請台北母會協助,牧師帶著幾位弟兄姐妹,有人還開了3.5噸小卡車來。一群人爬到第四層神明廳,唱詩禱告後,就開始「動手」。
他們拿下偶像、並尊重地把神龕式祖先牌位取下來,收拾入袋後、一一上車載走。生平第一次拆偶像卻如此順利,溫永生感覺好似特攻隊完成了任務。然第二個禮拜,當他再去探訪時,對方說了令其畢生難忘的話。
老弟兄說:「你知道嗎?上禮拜,你們把觀X音菩薩拿下來,我一點感覺都沒有;但當神主牌被拿下來時,我的心好像被刀刺了一樣…」
當下,從未拜過祖先的溫永生很難體會,心想:有那麼嚴重嗎?但這番話,自此烙印在其心底。深感:「我若要繼續在這地傳福音、建立教會,就一定要解決客家人(華人)拜祖先的文化問題!」
他說明,客家人是台灣保留祭祖傳統相當完整的族群,至今仍習於家族掃墓、祠堂祭祀。有些祖墳放置全家族骨灰高達近800罐,墳墓處設門右進左出,可見之大。也因此,客家人背負「家族責任」,以致信主壓力大。1
孝道是聖經十誡之一,新舊約皆有明確教導
事實上,聖經極為看重孝道。舊約十誡的前四誡,談人神關係,後六誡談人際關係,第五條誡命就是:當孝敬父母,是人倫關係的首誡。甚至,猶太人有一說法:此誡與人神關係誡命,同放在第一塊法版上,可見其重要性。
新約也有孝道教訓,如耶穌的榜樣,在約翰福音19:26-27,「耶穌見母親和他所愛的那門徒站在旁邊,就對他母親說: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從此,那門徒就接他到自己家裡去了。」
為何耶穌要這麼做?耶穌其實有4個弟弟和幾個姐妹,母親應能被照顧,為何耶穌要託付給門徒約翰呢?有人說,是因手足未信主,所以耶穌不放心。
而溫永生認為,此說服力不足,因未信者不一定不孝。他認為是:因耶穌家境貧窮,而約翰家庭經濟較好,對方父親有船又得請工人,「耶穌期望母親未來日子能好過一點,所以請約翰幫忙照顧。」
無論如何,耶穌此舉實為孝道榜樣。以弗所書6:2也提到,「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此誡命超越時空和國籍,凡是神兒女都須遵守誡命。
華人孝道觀深受儒家影響,看重生孝及死孝
論語《為政》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指子女孝順在世父母,要用好的態度供養;父母逝世時,當重視葬儀(慎終);而後以禮祭祀(追遠)。溫永生將父母死後持續表達的孝道,稱為「死孝」。
「生前孝順(生孝)」是儒家與基督教相同之處,然最大相異是:基督教為「神本之孝」,孝順是遵從神的誡命,而神給誡命,也必賜恩典遵循;儒家則是「人本之孝」,出於人的教訓,也靠己意及力量執行。「因此,基督徒的孝道表現,其實應該比一般人更好。」他說。
其次,儒家看重死孝,但這並非與聖經原則不同,而是與台灣教會教導不同。因目前教會較不在意信徒於父母過世後,如何表現慎終追遠。
面對中華文化的處境,溫永生說:「若只強調生孝,卻不注重死孝(慎終追遠),很容易被人誤會『基督教是不孝教』。」雖無辜,但基督徒的確有力猶未逮之處,以致被遭誤解。
然而,究竟當如何於此實踐信仰呢?
聖經有「慎重追遠」的例子嗎?
相較西方文化,希伯來文化與華人更相近,有跪的禮節,例如:創世記的亞伯拉罕、撒母耳記的大衛,前者接待三天使時,便是跪著迎接。
聖經「慎重追遠」之例,如:撒拉過世時,亞伯拉罕為她哀慟哭號(創世記23:2),並向赫人買地,把他妻子撒拉埋葬在迦南地幔利前的麥比拉田間的洞裡(23:19)。然台灣有俗語說:「信基督教,死沒人哭」,溫永生說:「家人過世當然難過,哭很自然,只是要節哀。」
而麥比拉洞,後來也成為亞伯拉罕家族的墓地,包括:亞伯拉罕、以撒及利百加,都葬於此;甚至移居埃及的雅各,也要求兒子約瑟將他死後帶出埃及,葬在他們所葬的地方(創世記47:30)。
以上都是聖經「慎終」之例,又,有無「追遠」呢?其實,只要看聖經家譜便了然。例如:創世記5章、10章、11章、出埃及記、歷代志等,都可從中而知:神不希望以色列忘記祖先。因此,慎重追遠與信仰其實並不衝突。
溫永生說:「我們若有妥善作法,也能在傳福音時,少去很多難處。」哥林多前書9:19,保羅說,「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
換句話說:「只要不違背聖經,就充分地認同當地,適當地尊重當地文化。」溫永生舉近代宣教士戴德生之例,他設立內地會,在當時中國生活條件最不好的地方傳福音,並要求同工要留辮子、穿長袍馬褂、學習當地標準語言,變得越像中國人越好。
此宣教策略非常成功,後來中國教會分成三大塊,一是各宗派教會、另一是倪柝聲的教會,再來就是內地會所建立的教會。
又如宣教士馬偕,於1872年登台後,謙卑和放牛孩子學台語,半年後就用在地話傳福音,甚至娶了平埔族姊妹為太太,在台29年間建立60間教會。
教會當看重慎終追遠,採批判式的處境化
如何在不違背聖經下,充分認同當地文化呢?溫永生分享「批判式處境化」的4個步驟。
第一,先瞭解華人的祭祖文化。為什麼要燒香?目的為何?為什麼燒金紙?背後意思又是什麼?建議用願意明白的態度,去透徹解析在地文化。
第二,找到相關經文,按釋經學瞭解聖經原則。
第三,批判傳統的祭祖:哪些合乎聖經,可以保留?那些不合乎聖經?就思考當如何改革。
第四,處境化應用,即設計出具體作法,不是只有批評,也要提出可行之道。過去,教會採「摒棄模式」,看到神主牌、燒金紙不合聖經,就全然廢棄,但較佳方法應是「取代模式」,設計出其他作法取代傳統慣例。
中華文化注重「儀式」
溫永生引周聯華牧師的話表示:「在中國人中間,還是要有一點『儀式』比較好。」也引林治平教授曾言:「觀念是抽象的,必須有『符號』把它表達出來。」
許多人喜歡參加教會婚禮,因其中有許多美好儀式,如父親牽新娘入席、講道後證婚、立婚姻誓約、交換信物、揭紗、謝親恩等,豐富內涵的儀式,很受華人歡迎。然教會葬禮卻相對簡單,多半僅有禮拜流程。
追思三禮:倒水禮、獻花禮、點燭禮
追思三禮以「敬拜神」為核心:第一倒水禮,為飲水思源向聖父禱告;第二獻花禮,願祖德流芳向聖子禱告;;第三點燭禮,期許光宗耀祖向聖靈禱告;並採致敬禮,沿用國人鞠躬獻花,來作儀式表達。
上述禮儀可取代公祭,或於清明節辦尊神祭祖大會,邀請非基督徒親人參與,家族掃墓時也能採用。
溫永生鼓勵,基督徒當勇敢爭取,採用富基督信仰內涵的儀式,在所需場合表達,人們也終會發現:基督徒的做法比較好,簡單且更有意義!且現今環保意識抬頭,時代趨勢對基督教很有利。
長期性做法:製作「祖先紀念表」取代神主牌
他同時鼓勵家譜保留完整者,可製作「祖先紀念表」來取代神主牌,若所存資料不多,也可用現有資料製作「世代傳承表」;現代電腦排版方便快速又美觀,親友來訪很容易看見成果,自然而然也就消弭偏見。
會後,溫永生接受本報專訪,分享目前教會尚未普遍突破的可能原因,一是多數教會有其宗派傳統,且較受西方文化影響,而改變傳統本非易事,會牽涉許多人、面對不同意見,所以需耐心慢慢來。
第二,可能因神學立場而不認同,但他分享接觸後發現:「其實很多人不同意,是因不瞭解,以為追思三禮是在拜祖先,但其實不是。」
溫永生解釋,如同婚禮,既敬拜神又有婚約功能,又如:新居、滿月或大壽感恩禮拜,都是以「敬拜神」為中心,再帶出附帶目的。「追思三禮也是,敬拜神、並帶出慎終追遠意涵,目的是表達基督徒的孝道。」
客神見證神愛客家、要救客家
會中,溫永生也傳遞客神的異象與負擔。客神起於2000年時,一群客家長輩憑著信心,借了竹東信義會教會兩層樓,以100坪小小的聖經學院開始。
後來,溫永生受邀於客家福音協會任職院長,前後共19年邊牧會邊任職。他也因此更深看見:台灣157年的宣教史裡,客家群族被忽略了;早期宣教士除李庥牧師外,無其他人習客語,對方也因病不久人世,全本客語聖經直至2012年始出版。
但,溫永生感恩分享一大神蹟!客神後於龍潭桃園買下一塊1,528坪的地,蓋成地下1層、地面4層,共1億5,000萬的大樓。他說:「竟不必貸款就完成了!神真的做了奇妙事!客家教會多半弱小,平均禮拜人數35個,此事談何容易。」見證神的憐憫,祂是如此愛客家、要救客家!
客神建築深具客家元素,參考福建客家土樓,有圓形、也有方形。2018年,客神通過國際亞洲神學協會認證,2020年逢20周年,設立新辦學方向:萬族為客家,客神為萬族,歡迎任何人加入裝備行列。(圖/記者辛毓珊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