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針對心肌梗塞突發逝世的意外,張惟智受訪,說明疾病成因與預防方法。(圖 / 彰化基督教醫院提供、shutterstock)

昨(22)日一則令人遺憾的消息傳出,已故基督徒藝人艾成(本名蔡艾成)的家屬,於馬來西亞當地媒體刊登訃文,表示其胞弟艾翔已於20日下午4點40分因心肌梗塞猝逝,並於今(22)日早上舉行入殮暨追思禮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資訊,心血管疾病(CVDs)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每年約有1,790萬人因此類疾病離世,其中約有三分之一死亡時的年齡未滿70歲。

 

對此,本報特邀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張惟智受訪,談及什麼是心肌梗塞?該如何預防?發生時能如何提高存活率等議題,作出說明與提醒。

心肌梗塞的風險因子與高風險族群

張惟智指出,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 MI)、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發生,是因供應心肌的血液循環,也就是冠狀動脈循環突然中斷;或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致使冠狀動脈完全阻塞。

 

而依照心電圖ST段呈現狀態的不同,也會有不同治療程序。若ST段上升的病人,會依照標準流程,力求盡速以心導管打通血管;非ST段上升的患者,仍須接受心導管治療,只是時間上沒那麼迫切。

 

會造成心肌梗塞的風險因子,包含「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年齡上升」、「過重或肥胖」、「未有運動習慣」、「吸菸」等主要因素,另外,若是家族有心血管疾病病史,亦可追溯是否有45歲前就發生的早發性心血管疾病,若有則同為風險因子之一,需多加注意。

  • news-details
  • 先天因素再加上後天的生活型態,都有可能誘發心肌梗塞的發生,應盡量降低生活型態造成的發病因子,以保健康。(圖 / shutterstock)

目前心肌梗塞的好發族群以男性居多,佔七成,相關統計指出,發病年齡正逐漸年輕化。

 

對此現象,醫界先以假說推斷,現代生活習慣與型態,是造成疾病的重要原因,有越來越多人年紀尚輕,就有「高血脂」問題,然而血脂過高,並不會有相對應的症狀產生,許多人都是在首次心肌梗塞發作時,才猛然驚覺個人血脂的檢驗數據早已遠超標準。

 

4大危險預兆,應盡速就醫

心肌梗塞是否能通過察覺預兆,加以預防?對此張惟智回應,臨床上針對詢問心肌梗塞後「成功搶救」的患者得知,若是AMI的類型,多數會說明,他們會經驗到一種「未曾感受過的疼痛」,就算症狀突發前曾有胸痛經驗,但當AMI發生時,疼痛強度仍是大幅遠超過以往經驗。

 

心肌梗塞造成的疼痛,最常見位置為胸骨後部位,感受上會覺得是身體裡面的疼痛,可能是漸進式或間歇性的痛法,有些人也會有「轉移痛」的發生,認為左肩、頸部、下巴、背部都疼痛非常,甚至會因為交感、副交感神經過度作動,痛到冒冷汗、休息也無法改善。

  • news-details
  • 心肌梗塞雖好發於男性身上,但高齡長輩、女性亦有可能發生,且有時以不典型症狀表現。(圖 / shutterstock)

此外,在糖尿病患者、長輩與女性身上,較常看到心肌梗塞的「非典型症狀」,例如,患者主訴不是胸痛,而是突然感到強烈腹痛,或是莫名血糖升高等等。

 

因著台灣醫療資源發達、可近性高,首次心肌梗塞發生後的死亡率約為3至7%,且隨著醫療更加發達,有逐漸將低的趨勢,然而張惟智叮嚀,若出現以下狀況,則應提高僅覺,盡速就醫:

1.疼痛與運動狀態相關:

例如,高強度運動後明顯感到胸痛不適,或是個人運動耐受度較往常有很大差別。舉例,以前可以爬四樓還不累不喘,現在則走個一層,或走沒幾階就喘得厲害,且情況會在休息後有所改善。

 

同時,若疼痛時還會伴隨冒冷汗的狀況,則疑似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大增,建議應盡速就醫。

 

2.無法明確找到痛點:

因心肌梗塞的疼痛是從體內器官發出,僅是透過在身體表面的按壓,是無法直接觸及疼痛部位;相對的,若能找到局部痛點,則代表亦可能有從醫需要,但應與心肌梗塞的關係較遠。

 

3.疼痛度與姿勢變化無關:

相同的,因著心肌梗塞的疼痛,代表著實質器官傷害與病變的發生,同樣也不會因為變換姿勢就得以解除

 

4.能排除與進食相關的因素:

現代人容易有胃食道逆流問題,有時胃酸倒流會造成「火燒心」症狀,亦可能造成胸悶胸痛。

對此,張惟智也提醒,「要對疾病有警覺,但也要學會分辨,勿過度焦慮。」

 

門診時,他不乏會遇見可能突發性胸痛數秒的病人,緊張兮兮地來到診間,問診後發現,其症狀是很偶爾出現的胸痛,例如一年痛一次,維持時間只有數秒,針對這類狀況,以醫學角度來看,當然不會否認病人是真的感到不適,但從學理上來看,造成不舒服的原因,則多半「不會」是心血管的相關疾病。

 

善用AED,提高突發心血管疾病存活率

隨著音心血管突發疾病猝逝的事件時有所聞,有越來越多的場所,都設置了簡稱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自動體外心臟除顫機,此為能有效提高生存機率的裝置,降低此類傷病患到院前的死亡率。

 

張惟智說明,根據衛生福利部近年針對「國人十大死因」的統計,心臟疾病皆高居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心臟疾病所造成的死亡,許多是以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形式發生,而電擊正是可使心臟恢復正常心跳的方式。

  • news-details
  • 張惟智說明,面對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傷病民眾,越早進行CPR,同時輔助AED電擊,將是幫助病人活命的兩大要訣。(圖 / 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衛福部亦設有專門網站,推廣並教導民眾如何使用AED。(圖 / 衛福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

若是遇到突發性心跳停止的傷病民眾,一方面要趕快施行CPR(心肺復甦術),進行胸外按壓,使血液持續循環,提供身體重要器官氧氣,另一方面則需要利用電擊器進行去顫,使心臟恢復正常跳動;意即「越早進行CPR,同時輔助AED電擊,將是幫助病人活命的兩大要訣。」

 

2要點有效避免心肌梗塞

同時,若要更進一步避免心肌梗塞及各樣心血管疾病發生的風險,張惟智則提醒,國健署有提供45歲以上民眾每三年做一次免費健康檢查,可善用這些公家資源,掌握個人健康狀態。

 

若是自覺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的民眾,在經濟情況許可下,不妨可從40歲開始自費做健康檢查,不需檢測到很繁複或花俏項目,只要能掌握生理基本數據,知道自己是否有三高問題,就已達到目標。

  • news-details
  • 彰基心臟內科張惟智醫師受訪,解析「心肌梗塞」,包括對於疾病成因、風險因子、預後與預防的完整說明。(圖 / 彰化基督教醫院 提供、shutterstock)

此外,對於曾發生心肌梗塞但、搶救成功的病人來說,張惟智強調:「務必戒菸」、「盡可能讓『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越低越好,最好是50以下的數據」。

 

若是搶救及時、沒有經歷過長時間心臟衰竭的民眾,多數在突發心肌梗塞後,便可恢復到與常人無異的狀態,平均餘命也不受影響,但這類人更需注意,要達成上述兩項目標,否則很可能會使心肌梗塞再發,致死率也會隨者反覆發作而不斷提高。

 

最後,張惟智呼籲,若平常就有心絞痛問題的民眾,不應避免從醫,看診後也務必定時定量用藥。

 

傳統觀念認為,至心臟內科就診,必定會經過繁複檢查,甚或看診後就注定要做心導管手術,覺得吃藥就得吃一輩子,反倒閉多於利……等等。

 

對於上述觀念,張惟智說明,就診的意義在於,確認身體健康是否有問題,若有問題也能進一步確認、及早治療。大部分的心絞痛,都能藉由藥物有效改善症狀,加上改變生活習慣、控制體重,即使用藥也有機會減低劑量,不見得一吃就是一輩子,也不是來看診就定要以手術治療。

 

因著心血管疾病會隨著年齡增高而提高風險,再次提醒民眾「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避免憾事發生。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