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通稱阿聯或阿聯酋)人口最多的城市「杜拜」,約有20萬華人福音需要,也是穆斯林世界中相對有「宗教自由」之地──基督徒在此地可公開聚會。
你知道,杜拜華人教會的現況嗎?又,當地是否利於台灣教會前往發展?而走出國門前,有什麼「關鍵步」是台灣人當先自我突破的呢?
針對以上問題,「台灣愛穆」負責人哈博士提出3大建議。
「華人教會」在杜拜
哈博士參訪教會時,聽聞杜拜目前約有10來間華人教會;雖身處伊斯蘭國家,事工尚不涉及穆宣,傳福音對象仍以「華人」為主;而在這裡,台灣背景的基督徒相當少數,多數是來自大陸,其中以勞動階級較多。
在地同工分享長久所見,華人前來杜拜大致分為4階段,每階段來的群體類型不太一樣,包括:打工、作小生意,隨政府政策或隨企業經商而來。
杜拜的「International city」內,包含從世界各國前來打工的人,文化相當多元,好比「放大版的香港重慶大廈」。其中,有一處華人聚集的地方,叫作「龍城」(類似中國城)。
(編按:18層高的重慶大廈建於1961年,其可視作全球化縮影,匯聚來自亞、非各國的商人、勞工,以及世界各地旅客)。
整體而言,在杜拜的華人前往穩定聚會者並不多,然日前,當地10間華人教會於國際媒體城(Dubai Media City)首度聯合舉辦主日崇拜時,其盛況讓教會界頗為驚訝,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人願意前來聚會!
當時,他們邀請了基督徒藝人巫啟賢分享見證、台北復興堂主任牧師柳子駿呼召,兩場佈道會約4,500人共襄盛舉、近300人走向台前決志。
在杜拜,教會可公開舉辦活動,但需限於在定規處聚會,並不能隨意建教堂;人們想去教堂聚會、可自由進出,可能需要登記,但不會查身分。(圖 / Ariel 提供)
上及左下:「Holy trinity(聖三位一體)教堂」為政府集中不同國家及語言的教會之處;右下:空間不足時,教會也可申請租借「酒店會議廳」來聚會。(圖 / Ariel 提供)
華人宣教「瓶頸」:受限文化及語言
阿拉伯人在杜拜占少數,多數人來自世界各地,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菲律賓、印尼等各國前來打工的人們,通用語言為英文。
就哈博士觀察,當地華人的英文能力有限,通常僅從事小生意,也因語言限制,不易接觸其他國家的人;目前,杜拜的華人教會多僅限於向華人傳福音,其他的宣教事工尚不太容易開展。
就其所知,目前台灣背景的穆宣者,多為「個人」或以「禱告殿」服事,在中東一些國家,包括:杜拜、土耳其、約旦等,有行之有年者。
對台灣人的另一挑戰:政治環境
哈博士坦言,杜拜整體環境對台人而言,也是一種挑戰。
他說明,因杜拜政府與大陸政府雙方關係密切,舉例:在杜拜時,他有時無法與台灣家人透過臉書或Line來視訊聯繫;據當地友人表示,可能是因杜拜網路採大陸政府技術,資訊處理會經過對方。
因而,對台灣來說,在杜拜也可能有其不便之處、或安全性考量。
哈博士分享,世界最高的哈里發塔(Burj Khalifa)下,有當地最大商場(The Dubai Mall),裡面一大區為「Chinatown」,所見商店及裝置藝術皆為大陸文化;逛街時,店家也會使用標準中文問候華人觀光客。
台灣人「前往杜拜宣教」實際考量
長年投入穆宣事工的哈博士,對於「台灣教會(人)前往杜拜宣教」的可能性,提出實際面向作為思考。
首先是「經濟」。住在杜拜需有簽證,而一次簽證需近五千元,保有的前提為「有工作」,一旦失業,簽證將在一個月內被取消;或是,若以投資房地產而長住,則基本據悉約70萬美金(2,100萬台幣)。
具專業的人,如:工程師或醫生,在杜拜生活相對容易,「想像它就是一個全新的地方,所有東西都是新的,也有各種需要,是很大很大的市場。」富有大使命的基督徒專業人才,確實可考慮前往,也較易留下。
而若喜歡新事物的人,也可能很容易喜歡上杜拜的生活,例如:交通便利、高科技,幾乎所到之處都有冷氣(包括公車亭);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客運航空公司「阿聯酋航空」,也是世界最優良方便的航空之一。
但若是固定上班族,如何善用此交通優勢、前往異地宣教呢?又或營商宣教,也必須專心投注經營,以確保企業賺錢、能生存,才能進一步發展事工。因而當思考:宣教策略的細節是什麼?裝備又是什麼呢?
面對宣教,台人當自勉「突破之處」
1.神的國度高於人間政治
參訪當地華人教會時,看見包括台灣人及大陸人,哈博士表示,台灣教會若發展至海外,必然要包容不同國家的族群,因當地的海外台人實則不多。而基督徒是否真能將「神的國度」看得高於「人間政治」?此值得思考。
他直言,教會走出國門後,若只限定牧養台灣人,恐難有前景;然開拓、宣教,真正重要的是能生存、延續下去;得反思:在台灣時,你是否安於「只和台灣人在一起」,即使身邊有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人?
「第一就是『世界觀』。」哈博士坦言,這是台灣一直「不易發展宣教」之因。
2.語言問題:會考試但不太敢用
「我們不敢講英文,但其實,即使亂講也沒關係,重要的是──可以活下來!」台灣教育看重成績甚於應用,此也成為宣教的心理障礙之一。
英文考試考100分,但開口總會擔心所用文法不對;此心理障礙,也讓許多台人覺得「自己應該不行(宣教)」,因而無法參加國際聚會、無法拜訪國外教會、無法短宣;或即使出去了,也要帶著翻譯人員。
哈博士真誠建議,得向比鄰而居的移工們學習,例如:菲律賓的肢體,講起英文毫不膽怯,即使不標準,卻有著在異文化環境生存下來的韌性。
3.向「菲律賓肢體(台灣移工)」學習「勇敢」
在杜拜時,哈博士參訪一間國際教會,當中70%是菲律賓人,他說:「十分令人羡慕,你真的會很驚訝,這些菲律賓基督徒80%都是勞動階級,或賣東西或擔任服務員,但他們就是『敢走出去』。」
以單純信心傳福音,是對方非常值得學習之處;即使不一定講得好,卻都個個很敢、願意熱情與人互動,也因為有生存壓力而學得很快。
一般而言,台人日子過得安舒,缺乏生存的壓迫感,教會也較少有「不得不走出去」的壓力,哈博士直言:「包括,我們也沒有想要了解(台灣)其他宗教的文化,很難再進一步講(國外)宣教了。」
得反思:你願意了解民間信仰者的世界觀嗎?他們為什麼熱衷於拜拜?還是,習慣簡單歸因於邪靈所為,卻缺乏與對方交流互動呢?
基督徒生命重要目的:關懷弱勢
從另一面向來看,杜拜其實也存有許多「需要」。
當地,身處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並不少,哈博士相當感動於國際教會的菲律賓肢體們,積極關懷處於社會邊緣的人們,諸如:生活辛苦的人、拿不到簽證的人、對未來不抱希望、或想輕生的人。
他們以其所有,發揮了教會存在之重要目的:見證基督、活出基督的愛。
一對菲律賓籍牧者夫婦自1990年代委身於杜拜,在當地長期生活、生根,以最基本的關懷開始,一點一滴紮根宣教事工;誠然,神賦予基督肢體百般恩賜,宣教無須堅守既有模式,但更需要「國度的實踐」。
「不能只是台灣人自己做,而是跟當地的華人教會,甚至是國際教會合作。」而「國度觀」也唯有在實踐過程裡,才能銘刻於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