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顏慶應博士於「2023全亞洲創造科學論壇」中,以「心理學與人類的墮落」為題帶出聖經的權威真理。(圖/記者莊宇欽)

聖經,為何要反駁心理學研究?心理學能否解釋人類的墮落?

 

曾任新加坡科研局高級研究組組長顏慶應博士,從聖經找出人類墮落的記載,試圖以「護教學」的方式,提醒基督徒在面對心理學的研究論述時,應以真理立場作回應,避免陷入罪惡的誘惑。否則可能落入「斯德哥爾摩症」,也就是,即使受到罪惡墮落的俘虜,卻不去抵抗世界的誘惑潮流,反成為與神為敵的罪人,而不接受神。

7月27-29日,全亞洲創造科學協會(AACA)及台灣創造科學發展協會(Creation Taiwan)主辦「2023全亞洲創造科學論壇」,自2011年開始,此論壇陸續於馬來西亞、韓國、尼泊爾、日本舉辦,本屆論壇由台灣以「尋見我們的創造主」為題,邀請近20位各領域海外專家學者,於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進行主題分享,針對信仰與科學相關議題進行交流。

 

遠從新加坡而來,溫州肯恩大學特聘教授顏慶應博士(Samuel Gan),透過自身病毒抗體、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專業,以「心理學與人類的墮落」為題,分享從心理學和聖經思考罪惡的內涵,企圖在聖經的權威下,反駁或回應心理學的主張。

 

在護教學的爭辯中,預設論者傾向使用聖經數據作為辯護,並以聖經預先解釋的自然現象和歷史論述。其中,基督教立場提供真實性的基礎,在信仰上給予強而有力的證據。

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

—哥林多後書10:5

顏慶應表示,基督徒願意以聖經真理,「奪回」人們的心意,因此,聖經要作為護教學的唯一根基,而非以理論證據作為真理的解釋,因為只有聖經是永恆不變的真實確據。

  • news-details
  • 現場會眾專心聽講。(圖/記者莊宇欽)

反駁上帝,來自心理學的人本主義

據悉,心理學(psychology)一詞由希臘語詞根「靈魂(ψυχή)」與「研究論述(λόγος)」所組成,希臘原文有「靈魂」之意,代表與人類靈魂相關的學問,但卻引用「人本主義」作為心理現象的解釋,而排除上帝在其中的作為。

 

他舉例,在撒母耳記上16章中,掃羅王使大衛在他面前蒙恩,當他遭受惡魔干擾而心神不寧時,大衛拿著琴彈奏,使惡魔離開他。然而,心理學主流研究,卻論述大衛以音樂療法,給予掃羅王心理層面的治療,否定神驅趕惡魔的大能。

 

事實上,有些研究也開始以不同方式,解釋聖經中的故事記載,也試圖以反駁心理學的方式,思考創世記中人類的犯罪墮落,甚至有心理學家開始懷疑,心理的不正常是否真的能構成疾病?

 

上帝是萬能的神,祂不能自相矛盾。」顏慶應強調,在正確的解經方式中,真實故事的記載,必定是上帝要傳達的事實,即使心理學能給予現代科學研究解答,基督徒應以聖經真理作為權威。

 

心理學研究涵蓋人類構造的不同層面,然而,儘管提出科學實證的理論依據,卻無法解釋世界創造的來源,以及人類犯罪的墮落原因,甚至主張與聖經記載不一樣的觀點。

  • news-details
  • 心理學原文中有「靈魂」之意,卻以「人本主義」的主張,排除上帝的作為。(圖/shutterstock)

回歸上帝創造,遠離罪惡的誘惑

創世記傳達創造的神學信息,也定義了人類墮落,必需經由耶穌基督的流血救贖,從罪中救贖出來,拯救人從屬靈與屬肉體之間的爭戰,回歸到神的創造。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羅馬書1:20

顏慶應提及,如羅馬書中在上帝的創造面前,人類則是最後的被造之物,卻可以曉得祂的奇妙本性,因為所造之物充滿著神的榮耀。而,人類卻因罪,走向墮落之路。

 

「人類不是快要墮落,而是已經墮落」他表示,人類墮落也在上帝的計劃當中,但祂早已安排美好的結果,因而差派耶穌基督從神來到世上,成為全人類的救贖主,完成「末後亞當」的使命。

 

事實上,聖經將罪惡描述為故意偏離上帝的命令和道路,並且分為不行之罪主動犯罪,前者強調不行善而陷入罪惡中,後者因為不遵守誡命而得罪神。如此一來,人類墮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罪的轄制

 

對於人的罪惡,心理學也有著名的實驗作為研究解釋,顯示即使是一個好人,內裡心中仍有邪惡,也依舊會被激發出來;如同馬可福音7:21-23所言:「因為從裡面,就是從人心裡,發出惡念、苟合、偷盜、凶殺、姦淫、貪婪、邪惡、詭詐、淫蕩、嫉妒、謗讟、驕傲、狂妄。這一切的惡都是從裡面出來,且能污穢人。

 

因此,當人類陷入在罪中,不只會帶領人走向墮落之路,也會引領人離開神的旨意,唯有「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才能真正避免犯罪的誘惑。

  • news-details
  • 當人類走向墮落之路,便會偏離神的心意,激發心中的邪惡。(圖/shutterstock)

信仰內省,維持生活和教會的動力

為了避免陷入罪惡之中,顏慶應提醒,基督徒應在信仰中保有內省的能力,尤其當教會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是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得著神的悅納?

 

放在上帝之前的任何事物,都會成為偶像!」他指出,若心中依舊被財富、情感和權勢所佔據,反而在事奉中離開心靈與誠實的敬虔,只以表面的作為討好神的歡喜,將容易陷入祭拜偶像的罪惡中。

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圍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

—約伯記1:9-11

如同約伯遭遇的災難,他是敬虔之人,並得著神豐富的賞賜與保護,雖然遭受魔鬼的擊打、剝奪,但他依舊沒有離棄所信仰的上帝,反而在苦難中更加親近認識神,不使自己陷入罪惡之中,最終得著加倍的祝福。

 

他認為,當基督徒慢慢失去生活和教會之間的平衡,便會失去對信仰的內省動力,也慢慢離開神,去追尋世上的享樂慾望,最終便會與世界結為一體,成為抵抗信仰的罪人。

  • news-details
  • 基督徒應在信仰中保有內省的能力,追求教會與生活之間的平衡。(圖/shutterstock)

不要戀慕世界,不被罪惡俘虜

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神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神為敵了。

—雅各書4:4

顏慶應引用「斯德哥爾摩症」的內涵,說明基督徒在世上受到罪惡的俘虜,然而若是不去抵抗世界的誘惑潮流,反而隨波逐流接受罪之洪流的管轄,甚至戀慕世界而拒絕耶穌基督的教恩,便會成為與神為敵的罪人,而不接受神。

 

(斯德哥爾摩症:描述人質對嫌犯產生情感的症狀,反而同情且認可嫌犯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企圖幫助嫌犯脫困的一種情節。)

 

因此,當我們經常拒絕上帝的話語,堅持走自己的道路,不只是聽從世俗學問的迷惑,也是將聖經真理與世俗哲學作妥協,即展現了基督徒的斯德哥爾摩症,站在世界和魔鬼的這一邊。

 

在末世的亂象與迷惑中,不論是心理學的研究理論,或是反對聖經真理的一切學問,基督徒都應對聖經有更多的認識,以真理作為明辨是非的根基,在惡者掌權的世界中,活出神所喜悅的樣式與模範。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