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愛之人」進入兩性關係,會產生哪些問題?由知名韓星金秀賢、金智媛,雙「金」組合所主演的喜劇《淚之女王》,今(2024)年3月9日開播來,連續多日霸榜Netflix排行冠軍,劇情描繪出「不平等關係」背後的辛酸,也引發網友討論。
具心理諮商專業的牧者指出,缺愛之人多會在「愛與需要」之間混淆,而唯有先做「這件事」,才能和另一半攜手走入十字架的恩典!
底下內文涉及劇情,請斟酌閱讀。
在「不平等關係」裡
會逐漸消磨彼此耐心
Netflix熱播韓劇《淚之女王》劇情,主要講述財閥集團千金洪海仁(金智媛飾)和農村里長之子白賢宇(金秀賢飾)的婚姻關係,該劇多日霸榜台灣熱門排行榜,除了有知名演員主演外,也因描繪出兩性可能發生的不平等關係,引發共鳴討論。
有網友指出另一面向討論:為什麼「缺愛」的人長得再好看、再真誠,和伴侶的關係也處不好?
並提出,缺愛之人在關係中,易產生的4種慣性錯誤行為:
1)對伴侶的感受很冷漠,不太懂得如何愛人。
如劇中,洪海仁因不懂如何表達情感、沒體察到先生在豪門生活的辛苦,更沒有為他留自尊,以致白賢宇對妻子不滿,想結束婚姻。
2)高傲態度不佳,害怕被人看不起。
缺愛的人深怕被虧待、瞧不起,所以會表現出「高傲、逞強,想和人保持距離」的態度。
3)常以自己的想法優先。
無論是焦慮或逃避型的缺愛,個性都很任性,常以自己的想法為優先。
例如:逃避者若想離你遠一點,就一個月都不來找你,但你卻不能冷淡他一天;而焦慮者想要你陪他出去,哪怕你再不舒服,他都裝不知道。
4)對自己要求極高,誤以為要很完美才會被愛。
劇中,洪海仁在這點相當明顯,她力求表現完美、管控飲食、維護身體健康,如此才能順利拿下繼承權,因而,她難以接受罹患罕病的事實。
每個人成長環境和背景或許不同,但都有缺乏愛的經驗,你我如何不在兩性關係中落入「缺愛的慣性行為」?基督信仰可以如何幫助解套?
「家庭」是主要學習來源
「這件事」最關鍵
具心理諮商專業的「艾華台福教會」牧師潘碩凡,首先解析「家庭」是我們的主要學習來源,因此,「缺愛」往往和原生家庭高度相關。
然而,最大的問題是:「金錢可以被量化,愛卻是一種行為表現」。
於牧養現場,他發現缺愛的人易混淆「愛」跟「需求」,而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愛是甘心樂意的付出,需求卻恰好相反。
例如,配偶捨不得另一半辛苦上班、要督促孩子寫功課,於是主動整理家務,這乃出於「愛的樂意」,但若邊做邊碎念,這件事就變成「家裡的需求」。
若雙方一直透過「需求」互動,那認知將變得非常狹隘,有如以管窺天,會針對單一事情要求對方,卻忽略其背後付出,實屬可惜。
以劇中為例,洪海仁對白賢宇的愛,是默默在背後守護,並期待兩人攜手熬過痛苦、奪下企業繼承權,於是朝目標前進時,易忽略先生的感受與判斷,希望他以公司營利為最大目的來做決定。
然而,對白賢宇來說,於家中沒有獲得尊重,甚至自尊常被中傷,而在這段婚姻中感到非常痛苦,本來對妻子一見鍾情的他,也逐漸萌生離婚念頭。
如此相待,「愛」將永遠補不滿,因而在兩性關係上,可能會產生兩種狀況:
1)不斷情緒勒索,以此判斷對方是否愛自己
2)逃離式的互動模式:你要給我自由空間,不然就是不愛我!
上述為缺愛之人的兩個極端,他們有自己定義愛的方法,可能會常忽冷忽熱,熱情時對你愛得不得了,但有時又要另一半離自己遠一點。
然感謝神的是,看似絕望的婚姻,只要還有一點愛,在基督信仰裡就能重建、使其死灰復燃。
怎麼做呢?潘碩凡指出:「首先,缺愛的人要被神的愛充滿!」
脫掉偽裝,用愛一起走下去
首先要被「基督的愛」充滿
人的一生,生死都是獨自一人,但婚姻卻是「二人成為一體」,即雙方須脫掉盔甲、偽裝,攜手相愛走下去。
潘碩凡指出,缺愛的人首先要被基督的愛充滿,接著互相傾聽、一起讀經,為共同的方向與需要禱告,過程不教導或指正對方,而是認真同理對方的處境與困難,常說祝福、安慰的話語,如此,就能走入十字架的恩典中。
潘碩凡曾關懷一個染上檳榔、酒癮的家庭,夫妻育有三子女,但家中紛擾不斷;妻子常抱怨先生太重朋友,經常幫友人跑選舉場合、擋酒,說好的酬勞卻都無著落,人整日醉醺醺、沒有盡該盡的家庭責任,於是她也不願動手整理家務。
加上夫妻倆工作不穩定,很多時候,孩子必須拿愛心劵吃飯,直到一個契機來到,福音進入家庭,而有了全然不同的翻轉。
夫妻在教會探訪下,願意給彼此一個機會,就像「配合吃藥」一樣,除了接受禱告外,倆人開始穩定聚會、讀經,而神蹟就發生了!
本來,先生覺得全世界都虧欠自己,一日聚會上,他讀到馬太福音19:14,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眼淚竟撲簌簌地流下來。
他緊抱著孩子說:「我一直很愛你們,但卻一直拒絕你們,請你們原諒爸爸!」需透過菸酒、檳榔麻痺自己的他,開始有了體貼人的心。
現在,他們的家庭有180度翻轉,成為很好的見證,這全是因被基督的愛充滿,所以才知道如何愛人。
傷害可能持續發生而不易去愛
健康關係,乃從「本源」而來
潘碩凡提到,生活中我們可能因某些舉動、眼神誤會,而持續「受傷」,因而不容易給出愛。
心的空洞永遠補不完,但任何健康關係都從「本源」而來,也就是天父上帝,因此要天天親近神、遵守誡命、聆聽聖靈話語,相信神會給我們能力去饒恕別人,付出體貼對方的行動。
潘碩凡總結:「願意遵行神的話,聖靈就與你同在,有了跟神的交通,才會產生愛的互動」,關係必須拉到祭壇中,才會從中發出愛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