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大光教會62週年主日聚會「異象如火、發光如炬」;下圖:回顧近35年歷程,主任牧師蔡安祿說:「其實最大的挑戰和改變,是我自己。」(圖/大光教會 提供)

「在此之前,我是不敢做夢的。」原來,蔡安祿受限於傳統架構,以為教會不就是一群人聚會、跑節目活動嗎?「神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敢對教會和神的國度有夢想,這是神給我特別的恩典。」

 

而神改變的工作,起於「讓他看見」。

  • news-details
  • 14日大光教會於長榮女中大禮堂舉辦「異象如火、發光如炬」六十二週年主日聚會,超過千人參與;主任牧師蔡安祿特別感動於全教會展現出更大的向心力;盛會出席踴躍,歷任長執無論退任、在職都來同慶,還有超過百歲的長輩扶輪前來。(圖/大光教會 提供)
  • news-details
  • 室內節目有聖歌隊獻詩、戲劇表演,及由小組長和小家們同心合一的百人獻詩,並有多位眾教會牧者錄製影片祝福;當天戶外活動也十分熱鬧,包括:市集、0至6歲兒童體驗活動、小學生手作及球類運動;教會並策劃歷史走廊回顧歷程。(圖/大光教會 提供)
  • news-details
  • 大光基督長老教會主任牧師蔡安祿,於1989年前來擔任牧職;回顧近35年牧會歷程,他說:「其實最大的挑戰和改變,是我自己;以前,我是不敢做夢的,神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敢對教會和神的國度有夢想,這是很特別的恩典。」(圖/大光教會 提供)

傳統教會活潑蛻變

最大改變的是牧者自己

1989年,蔡安祿來到大光教會擔任牧職,為該教會62年來第三任主任牧師,今年7月底即將滿35年。

 

他回憶當時:「覺得很陌生,教會大約140人左右;坦白說,那時我也很傳統,用很傳統的方式來牧會。」成長於長老教會的他,不僅在該體系受神學造就,畢業後的首派地點,也是位於鄉下山區的傳統教會。

 

然35年來,大光教會已從約140人的傳統教會,蛻變成1,200人的活潑教會,聚會人口包含各年齡層,其中,兒少將近400人,並以40到60歲的壯年最多;對此,蔡安祿說:「最大的挑戰和改變,是我自己。

 

「在此之前,我是不敢做夢的。」原來,受限於傳統架構的他,以為教會不就是一群人聚會、跑節目、跑活動嗎?「神帶來最大的改變,是讓我敢對教會和神的國度有夢想,這是神給予我特別的恩典。」

 

而神改變的工作,起於「讓他看見」。

 

神國跨教派,眾教會學習

「他們可以,我們也可以

蔡安祿改變的契機,源於參加當時「台南市基督教協進會」前身YMCA的宗教委員會;他與台南市眾教會聯合同工,也有機會前往國外觀摩教會,包括:馬來西亞、韓國、日本、新加坡等,眼界於是被大大開啟。

 

他看見,許多城市、國家與宗派,擁有神極豐盛的恩膏、所建立的教會產業十分健康強盛,「就從這裡開始,我改變了,也燃起我的信心:是不是台灣的教會、我們本宗的教會,也可以擁有這樣的恩典與突破?」

 

信心的格局被打開,他也開始傳遞「改變與盼望」的信息鼓勵弟兄姊妹;「我相信,神的教會在國外可以,我們也可以,在其他宗派可能,我們也可能。」神並啟動一個「關鍵思維」是:到底,我相信什麼?

 

蔡安祿說明:「我們所相信的內容,需要重新定義,因為其實『不相信』也是相信,只是你所相信的是『不可能』而已。」

  • news-details
  • 上圖:1989年9月17日,大光教會第三任牧師蔡安祿與師母吳富雅牧師就任典禮(中間黑色牧師服者);下圖:2000年時長執及小組同工合影。62週年慶典時,蔡安祿也特別感謝前二任牧者的奉獻及敬愛牧者的長執團隊,是神極美的恩典。(圖/大光教會 提供)

  • news-details
  • 上圖左至右:早期教會,後因人數增加而在1984年4月重建,1985年5月竣工後於9月28日獻堂,日後也因增長進行內部擴建;自信心被打開後,蔡安祿即開始傳遞「改變與盼望」的信息來鼓勵肢體;2014年教會人數正式突破千人。(圖/大光教會 提供)

齊心夢想,建立千人教會

訂下健康目標,邊走邊學

蔡安祿分享,大光教會立志邁向「千人教會」的始末。

 

遠因起於1995年時,教會閱讀華理克牧師(Rick Warren)所著的《直奔標杆:成為目標導向的教會》一書,衝擊很大。「我們發現,原來教會可以採用這樣的方式建造,對全教會有很大的觀念突破和引導。」

 

1998至1999年,大光教會慢慢形塑出「建立千人教會」的念頭,盼嘗試藉此來進行「教會的轉型」。

 

蔡安祿坦承:「這個念頭,我們其實是一面做、一面摸索,邊學邊改、不斷調整。」目標起初僅在人數上較清楚,但並未特別賦予具體內容。

 

惟訂下推展的大方向,以「合一、愛、聖潔(分別為聖)、健康、興盛、有動員力、願意分享、慷慨付出」等,來作為不可或缺的要素。

 

因突破進入信心的新領域

大光教會位於長榮路五段452巷內,因街道狹小而無停車空間,但若停車困難,教會該如何持續擴大成長呢?為此,蔡安祿不斷絞盡腦汁。

 

剛好,教會對面有個活動中心,但當時要租借「不可能」,然蔡安祿說:「以前不可能,不代表現在不可能,現在不可能,也不代表未來不可能。」他於是再三堅信,神必然會打開可行之路

 

教會因而再三協調、協調、再協調,也被拒絕、拒絕、再拒絕,但信心堅持到底後,門就打開了!教會得以租用活動中心作為停車空間,成為增長的突破關鍵,「這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很大的改變。」

 

第二,教會場地最多僅能容納400人聚會,如何建立千人教會?

 

「這是神給我特別的信心功課。」蔡安祿說:「沒有人規定,不能舉辦第二、第三場聚會,不是嗎?周日可以增加一或兩場,週六也可以。」

 

謙卑脫去舊有框架,以柔軟姿態來進行彈性調整,突破也隨之而來。

 

青年區牧蔡其佑分享,教會兒童與青年工作的復興起點,即來自禮拜形式轉型,不僅在週六晚間多了青年主日,聚會也變得更活潑、更對聖靈敞開、更加多元化,以致人數從約40到90人、之後再增成3個牧區發展。

 

而青年工作蓬勃,延伸影響了兒童事工,有更多青年委身支援主日學,教會也開設0到6歲的兒童工作,相當重視兒童及事工團隊,視年輕生命為繼往開來的重點,可以打開未來、承接未來,也是未來的根基。

  • news-details
  • 上圖左至右:早期教導兒童主日學的蔡安祿牧師;蔡其佑牧師深感,大光教會兒童與青年工作的復興起點,即來自禮拜形式轉型;而青年工作蓬勃,延伸影響的即兒童事工,有更多青年委身支援主日學,向下扎根建立年輕生命。(圖/大光教會 提供)
  • news-details
  • 大光教會相當重視兒童及事工團隊,從幼兒開始、視年輕生命為繼往開來的角色,是教會未來的根基。(圖/大光教會 提供)

兩段帶來「勇氣與信心」經文,備受鼓勵

蔡安祿分享,兩段對自己的勇氣與信心幫助很大的經文。

 

馬可福音9:23,「耶穌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

羅馬書4:17,「亞伯拉罕所信的,是那叫死人復活、使無變為有的 神,他在主面前作我們世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

 

他說:「相信神能使死人復活、使無變有,是亞伯拉罕對上帝的定義。每個牧者建造教會,或在任何一個職場服事神,都一定會遇到困難,但只要相信神能使死人復活、使無變有,哪還有事情比這更困難呢?」

 

神祝福教會健康強盛

要先效法神道成肉身

他也看見,神祝福教會健康強盛,乃是要效法耶穌道成肉身、顧念需要,「我們有使命和責任,要把所領受的分享出去,陪伴支持一些中小型教會,希望他們也能經歷我們所經歷的恩典而茁壯、強盛。」

 

62周年當天,大光教會原定將奉獻用來整建新購的靈修營地,但因近日花蓮地震而臨時改變、決定把所有的奉獻款,全部用於兩方面:一為花蓮賑災,二支持暑期短宣隊,完成進入原民部落陪伴偏鄉教會之計畫。

 

蔡安祿說:「當天奉獻,也是實際在回應神,未來教會所要走的方向,就是健康的、慷慨的、分享和陪伴的,這是我們當天的感動。」

 

「我們不斷在學習,我相信整個世界在改變。到底,教會應該如何回應神?我認為需要不斷調整,因為神的心意也不斷在滾動,如此一來,我們才能滿足教會的需求,以及這個社會的需要。」

  • news-details
  • 蔡安祿看見,神祝福教會健康強盛,乃是要效法耶穌道成肉身,他說:「我們有使命和責任,要把所領受的分享出去,陪伴支持一些中小型教會,希望他們也能經歷我們所經歷的恩典而茁壯、強盛。」(圖/大光教會 提供)

相關閱讀》

你們的夢想,我們一起來實現 教會版不老騎士:「我有的是時間!」

「我沒必要否認是蔡牧師兒子」牧二代到牧師:集中火力、讓教會更強!

恢復實體聚會後,有什麼「不一樣」了? 牧者觀察:「敬拜禱告的火熱需時間修復!」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