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原來我的人生可以這樣建造》一書,為張光偉牧師於疫情期間面對生命與建造教會的挑戰,向神求問,從《尼希米記》得著神的啟示。(圖/天恩出版社 提供)

你是否渴望活出卓越的影響力?是否渴望將信仰落實於生活?

 

耶路撒冷至少有十個城門,每個門都有屬靈的提醒,就像十個成為耶穌門徒必定會經過的門。

 

當我在讀尼希米記時,從尼希米重新建造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的過程得著啟示。我有一個感動:我們也和尼希米一樣,需要重新建造生命中倒塌的城牆和門!」張光偉牧師說。

2019年,世界經歷了一場浩劫:COVID-19(新冠肺炎),「我們發現很多教會變得跟以前不太一樣…,大概有三分之一的人沒有回到教會。…人們的生命和生活型態也經歷了極大的變動。…都需要重新建造。但是我們該怎麼著手呢?」新店行道會主任牧師張光偉,在疫情之後,面對弟兄姊妹屬靈生命與生活的需要、教會治理的各種變動,向上帝提出了這個問題。

 

 建造生命的問題 聖經有解方

「當我在讀尼希米記時,從尼希米重新建造聖城耶路撒冷的城牆的過程得著啟示。」當時城牆被破壞、倒塌,如要重新建造,需要有許多不同步驟和工程。

 

建造神兒女,就是建造教會。」神給張光偉一個感動:「我們也和尼希米一樣,需要重新建造生命中倒塌的城牆和門!」

 

「牧養的核心就是投資在你的羊群身上!」張光偉回想從2000年回台灣後,開始牧養一群國小六年級的學生。二十四年後,這群三十多歲的同工已經是成熟、穩重的青年,他們堅守在教會各崗位,「儼然是一支基督軍隊,一同在屬靈的戰場上奪回靈魂,找回失喪的羊。」張光偉說。

 

他從《尼希米記》讀出聖城的藍圖,也重新領受建造門徒生命的啟示,結合二十餘年來牧養門徒、帶領教會的經驗,編寫成《原來,我的人生可以這樣建造》一書,分享自己所領受的啟示,盼幫助每個讀者,如同他所帶領的門徒,經歷神的模塑與熬煉,一同成為為主爭戰的精兵、建造教會的活石。

  • news-details
  • 張光偉從《尼希米記》得著啟示。用「十道門」建造生命,也建造教會!(圖/天恩出版社 提供)

建造成為門徒的十門

耶路撒冷至少有十個城門,每個門都有屬靈的提醒,就像十個成為耶穌門徒必定會經過的門這些提醒幫助我們同心建造教會

 

羊門、魚門、古門、谷門、糞廠門、泉門、水門、馬門、東門、哈米弗甲門,這十個「門」,透過城牆連接起,就是聖城。此象徵門徒的生命,要在基督裡被整全的建造。張光偉期待,用這本書幫助基督徒檢視自己的生命、帶來生命更新,好在生命中各樣時刻,面對各種問題時,能有改變和突破。

 

生命需要引導 開始羊門和魚門的建造

羊門——位耶路撒冷的東北角,畢士大池旁。送到聖殿祭壇的羊,都由此門進出。

 

「教會要恢復牧養工作,牧養不只是牧師和傳道人的責任,神呼召的是每一個人!」張光偉用羊門提醒大家,每個人都是牧者,不只要跟隨耶穌「自牧自養」,也當服事弟兄姊妹,成為眾人的屬靈伙伴。

 

魚門——漁夫打魚回來販售的入口,位置約在耶路撒冷城的北面或西北角,西為古門,初建於大衛時期。

 

耶穌所說「跟從」和「得人如漁」兩者關係緊密。「換言之,我們不能只跟隨耶穌,卻不去傳福音!」張光偉說:「魚門給教會的屬靈提醒就是『要得人如得魚』!」

  • news-details
  • 羊門、魚門、古門、谷門、糞廠門、泉門、水門、馬門、東門、哈米弗甲門,張光偉不只查考聖經,還從考古、歷史的角度「讀進」尼希米記,帶領大家更深認識「建造」的功課。(圖/天恩出版社 提供)

為什麼人喜歡去算命?因為人生需要「神」引導。

 

早年,張茂松牧師牧會時,曾想「是不是該換一間教會牧養?」那時外在的確據告訴他,該去新加坡。他心中也非常渴望,就開始為新加坡禱告。

 

然而不曉得為什麼,每一次禱告,就自動轉成為台灣禱告。掙扎過後,他知道,自己要留在當時「小小的」新店行道會,放棄新加坡那間最大的教會。

 

1976年的「鄉下小教會」,經過張茂松牧師和眾弟兄姊妹委身經營,現已開枝散葉,成為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祝福。

 

「烈火特會」原本是行道會中教會內訓的特會,現在,2024烈火特會已成為眾教會的祝福。台灣的烈火特會,不只有台灣各地牧者參與,還有遠從南非、澳洲、美國、日本、馬來西亞等15個國家來的團隊,一起參與。張光偉更在台灣特會後,前往澳洲、馬來西亞等地巡迴舉辦烈火特會。

 

委身經營神的呼召,神的應許必然帶出復興!

 

我對人就是沒負擔…?佈道傳福音應該和我沒關係…。我好好跟隨耶穌就好。不行嗎?你需要天父給你愛的負擔。

 

「有一天晚上,我夢見我女兒做錯了事,因為感到羞愧所以開始逃跑…。我在夢裡追他、一直大喊『妹妹回來!』最後,我被自己喊醒,醒過來的時候嚇一跳,因為我滿臉都是淚水。正當我慶幸只是一場夢時,神就對我說:『現在你了解我的心痛了,請你幫我把我的孩子找回來!』」張光偉回想,天父上帝怎麼透過異夢帶下其心中的負擔。

 

你沒有對人的負擔嗎?來到神的面前,天父必然把祂的負擔給你。

 

但是有的人就是難搞!讓人愛不下去,怎麼辦?孤僻羊、隱世羊、流浪羊需要被何護、需要被多愛一些。

 

張光偉也提到,教會裡有三種特別需要牧人的羊群,需要大家一起來保護、多愛他們一些。

 

孤僻羊看到牧者會「跑」,可能以前曾有牧者讓他們受傷過,所以,「他們不信任權柄、不相信牧者,他們覺得牧者只會把他們變成『羊肉爐』!」

 

隱世羊喜歡躲起來,不想被『修剪』羊毛久了羊毛會長到蓋住他們的眼睛,成為『盲點』。」張光偉說:「所以我們要幫助他們被修剪!」

 

流浪羊到處流浪,找可吃的草。「你知道嗎?整個週未我參加八個教會。」那誰是你的牧師?哪個是你的教會?

 

張光偉鼓勵大家,用「BLESS」祝福行動「BLESS」禱告去陪伴羊群。

 

「BLESS」祝福行動

Begin with prayer:以禱告開始,為福音服友禱告,讓神在他心裡動工、在他的環境動工。

Listen with care:去聆聽、關心福音服友。成為他們的「樹洞」,成為他們分享生活大小事的對象。

Eat together:常常一起吃飯、建立關係,更深入傾聽認識。

Serve in love:以愛來服事。我們如何經歷神的愛,就如何用愛去服事身旁的朋友。

Share your story:分享你的故事,為主作見證。

 

「BLESS」禱告Body(身體)、Labor(工作、學業)、Emotional(思想和情緒)、Sociality(人際關係)、Soul(靈命、靈魂)。

  • news-details
  • 孤僻羊、隱世羊、流浪羊,當用愛、用禱告予以陪伴,是把迷路的羊帶回來的不二法門。張光偉表示:羊帶回來了,還要「修剪」羊毛、領羊去吃草。做好牧人是天父上帝的托付。(圖/天恩出版社 提供)

行到水深之處 去餵養神的羊

「記得我剛回到台灣的時候,非常期待自己能帶來青年人的復興。我跟神禱告:『請祢給我大學生,因為我可以訓練他們成為軍隊。如果沒有大學生,高中生也可以,但是千萬不要給我國中生。』 因為在我心裡,覺得自己那麼優秀,不應該浪費在國中生的身上。…」張光偉回憶說。

 

「當我被賦予牧養任務的時候,發現交給我的對象是一群小學生!」張光偉說:「我就開始思想,這會不會是『魔鬼的攻擊』?個小生在星期聚會,難不成是『敵基督』的記號?」

 

張光偉迫切禱告,滿心期待負責的小組被突然換掉,「不過什麼都沒有改變!」張光偉說:「在那時候,神要破碎我的三觀和驕傲。

 

每個禮拜六,看到這群小六生,「我完全沒有任何方法可以牧養他們。」在他最沮喪的時刻,神突然問他:「你會什麼?」

 

「我不會唱歌、不會跳舞、不會打球。」但神說:「我問你『會什麼?不是不會什麼』。」

 

「我會煮飯。」張光偉說,因為他的媽媽張師母,就是這樣服事弟兄姊妹。

 

「餵飽我的羊。」神說。

 

「我就開始煮飯給那群學生吃。每一個禮拜,他們如蝗蟲過境,我家的食物被吃個精光!有一次,只剩下白飯和吐司,學生們說可以做白飯三明治,就把我家的食物又都吃光。」張光偉回憶。

 

但特別的事情開始發生,6個小學生在三個月內變成30個,六個月後竟成長到80個!

 

「真的不是因為我做了什麼,我只是順服神。」張光偉說。

 

現在,當年的小六生,在26年後,已成為教會的中流砥柱,在各個崗位、各種服事中,成為張光偉眼中「基督的軍隊」,與神同工,一起經營神國度的產業,帶出復興。

 

帶領羊群走入命定 經營國度復興

耶路撒冷城牆倒塌了114年,在尼希米之前,以色列人花了74年仍重建失敗;但當尼希米分享見證、呼召百姓一同起來建造,百姓就有了盼望,在短短52天就重建了城牆。

 

當尼希米和百姓完成城牆的建造,他們停下來歡慶。不只是慶祝,還要從過去經驗吸取教訓,採取措施,防止悲劇再次發生。「尼希米的異象不僅僅是城牆的重建;也包含恢復城市和居民,讓他們可以走進命定。」張光偉說。

 

面對變局,起來,倚靠聖經真理,重新得力,走進你的命定、持守天父上帝的應許,一同建造教會,牧養你的羊群,成為基督的軍隊,經營復興!

 

傳送門:原來,我的人生可以這樣建造

  • news-details
  • 張光偉在書中把生命中各樣的疑惑一一點出。不只要解決「個人的疑惑」,更是挪開「建造教會的攔阻」!(圖/天恩出版社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