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福音400恩典臺灣》首映會於21日在台南活水教會舉辦,上圖: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周神助牧師,下圖左至右:GoodTV執行長曾國生、台北基督之家寇紹恩牧師、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圖/記者辛毓珊)

神對台灣奇妙的作為從未斷絕,歷史上一直有一隻手,在守護這塊土地。

 

寇紹恩牧師說:「我參與GoodTV事奉這麼久,幾乎沒有看過GoodTV為任何一個節目作過這樣的行動,沒有哪個節目是播出前,還召聚大家、舉辦首映會的。」相信,是因為有一份信心在運行,是神要透過這部紀錄片,在台灣做一件新事

 

而他更相信,神的心意關乎「對台灣的醫治」

21日中午,GoodTV聯合台南市基督教協進會.於台南活水教會舉辦紀錄片《福音400恩典臺灣》首映會,來自台北參與的牧長包括:GoodTV執行長曾國生、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周神助牧師、台北基督之家寇紹恩牧師、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鄭仰恩牧師、淡江教會莊育銘牧師、101教會執行牧師李協聰牧師,台南則有逾百位牧者共襄盛舉。

 

《福音400恩典臺灣》預告片觀賞連結:美麗島嶼篇學者篇

  • news-details
  • 「今天的活動流程就交給聖靈帶領,沒有計畫啦。」會前,活水教會主任牧師陳榮敏禱告:「疼愛我們的主,今日我們何等感謝,有台北台南眾牧者同工齊聚在這裡,同心相信祢對台灣有極美的命定與揀選;甚願今日我們得著祢的心意。台灣需要復興,台灣的教會需要興起、勇敢、強壯,來成為亞洲、列國及各地的祝福!」(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逾百位牧者一同敬拜神、歡迎彼此,也前後左右拱手、觸拳,互相祝福;右下圖:南北牧者一同觀賞由GOOD TV 製作的紀錄片《福音400恩典台灣──上帝與台灣的故事》;之後交流時,氣氛熱絡感人,從北部牧者開始分享,心意真誠懇切。(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逐家好!逐家平安!」GOOD TV 執行長曾國生用台語問候台南牧者們,感恩來到台南舉辦首映會,能與台南眾牧者像家人般相聚非常寶貴。當日所播放的30分鐘影片,為全系列18集的精華,橫跨荷治、明鄭、清領、日治及當代臺灣。(圖/記者辛毓珊)

起先並沒有想法

只因順服一感動

曾國生分享,《福音400恩典臺灣》系列紀錄片製作歷時一年多的心路歷程。

 

「其實起先,我們根本沒有想法,只有一個感動,認為『福音400年』應該來數算上帝的恩典。」然GoodTV新聞中心不過7個人,要在平日工作外再進行專題,實在超出能力範圍,但他就是順服感動、分享出來。

 

未料同工們同感一靈、成為印證,大家「阿們」後就開始進行,也未料,越投入製作、就越有想法,語至情深,曾國生哽咽地說:「我們也開始看見,原來神給台灣的恩典這麼多。」

 

「原來,神對台灣的帶領這麼清楚...對我們來說,神對台灣的命定與呼召變得越來越清楚。」盼望更在之後打開來,團隊禱告願有更多人來同享這份「明白」,必然會驚嘆:「原來台灣是上帝所揀選的!」

 

「如果我們真的明白神的心意,」曾國生再次語帶情感說:「我們就更容易擁抱台灣、更容易彼此接納、更容易在基督的愛裡合一,因為有一個『更高的旨意』在那裡。這是我們製作這部影片時的感受。」

  • news-details
  • 左上圖:曾國生邀請現場台灣最早接受基督信仰的「西拉雅族」代表萬正雄長老起立、致意尊榮。並引介主持人淡江教會主任牧師莊育銘(右圖),其研究所專攻民族學,深度了解台灣原民及台灣史,在此系列紀錄片中負責訪談學者(圖/記者辛毓珊)

台灣與上帝的故事彷若拼圖

看見神做事,具有「連續性」

逐家平安!真歡喜,」回應時,莊育銘全程以台語分享:「感恩機會參與這節目製作,讓我再次去思考上帝對台灣特別的心意。」盼大家一同來看見這四百年,上帝如何做事?祂運行於台灣的目的是什麼?

 

人生彷若一片片的拼圖,教會歷史亦然,台灣與上帝的故事也是,「我們需要一片片把拼圖拼起來。」

 

莊育銘曾連續七年台灣,從北到南連結了台灣近三百間教會,諸多人生養分也包括研究所所學,以致今日得參與這部紀錄片製作。

 

「這讓我非常敬畏神,看見祂做事具有連續性』;也相信這位做事有連續性的神,現在也要把我們都兜在一起。讓我們繼續順著祂的旨意向前發展、繼續祂給台灣的拼圖。」

 

也具有「超越性」,祂的視角遠遠高過我們,今(2024)年府城400年,許多人皆相當看重台灣接續的發展,但惟有勾勒出「台灣與神之間」的福音歷史,我們才能帶著盼望、前瞻未來。

 

「我相信,神會通過這部影片,繼續在台灣實現偉大的事。」福音400年述說的關乎揀選、恩典及醫治,而父神歡喜的事就是:與自己的兒女同在、基督教會合而為一、你我看見同一個願景:願神的國降臨。

  • news-details
  • 濟南基督長老教會鄭仰恩牧師,曾任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亦為此系列紀錄片的受訪者之一,其相當感動於GoodTV製作團隊的用心與努力,自己也在參與過程,獲得了啟發。(圖/記者辛毓珊)

因政治迫害台灣史曾被形容苦悶

今可改名為《台灣:恩典的歷史》

鄭仰恩曾因一本禁書,打開了對台灣的全新認識。

 

1980年代戒嚴時期,因弟弟前往日本出差,帶回了王育德所撰寫的《台灣:苦悶的歷史》給他,該作者是受政治迫害而流亡日本的學者,至今,這本書仍為台灣史名著之一。

 

然從王育德回顧歷史的角度望去,台灣這塊土地不乏迫害、災難和人禍,因而充滿了「苦悶」,鄭仰恩說:「但今天,我們從這部《福音400恩典台灣》記錄片發現,上帝對台灣實有美意、帶領和計畫。

 

「真的,就在台灣,我們可以將王育德先生的這本書改個名字,稱作《台灣:恩典的歷史》。」

 

《被釘十字架的上帝》莫特曼

「教會史話」賴永祥長老

在這特別的時刻,鄭仰恩也紀念近日安息的兩位教會界大師

 

一是6月3日,在德國圖賓根去世的神學家、改革宗學者尤根.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享壽98歲;另一是美東時間6月7日上午,於在美國波士頓安詳辭世的華人學者賴永祥長老,享壽102歲。

 

今天重新認識台灣歷史,這兩位同月離世歸主的大師,其生命仍在發聲。

 

鄭仰恩回顧50年前,賴永祥長老從自己製作的小型手寫通訊開始,不懈收集台灣史料,默然付出、點點滴滴堅持而寫下「教會史話」,台南歷史博物館曾為對方出版了全集。

 

「若不是有像賴永祥長老這樣的人,為我們蒐集、保存史料,今天你我就無法看到上帝恩典的軌跡。」

 

關於莫特曼,對方曾撰寫過兩本重要的著作,恰好與今日主題相符,一是1964年的《盼望的神學》(Theology of Hope),另一是1972年的《被釘十字架的上帝》(The Crucified God)。

 

鄭仰恩說:「確實,台灣走過很多苦難、有過受苦的歷史,但上帝是與我們感同身受的神,祂在台灣這片土地上,與我們一起受苦。」

 

神從未高高在上、漠視你我在地上的痛苦,祂乃是陪伴我們走過這一切,正因為如此,未來的盼望就在你我當中,我們乃是活在盼望裡。

 

與神關係,起初愛恨交織

今台灣與上帝為生命共同體

最後,鄭仰恩回顧台灣400年感到,這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最早的台灣,與神的關係其實「愛恨交織」,早期也存在教案或迫害,導致了許多誤解,「恨,可能多於愛;愛恨至少是交織在一起。」

 

但若,連接起這400年來的福音點滴,就發現:台灣和上帝逐漸成了「生命共同體」,教會與社會,也逐漸成了「命運共同體」。

 

現在的台灣人,已逐漸認同和理解基督教。從紀錄片也可見,在每一個台灣最關鍵的時刻,都有基督徒扮演著關鍵角色,甚至連海盜──鄭芝龍、顏思齊皆為基督徒;「連海盜都有基督徒,你能想像嗎?」

 

他強調:「台灣的歷史,是上帝通過許多基督徒在關鍵時刻連貫起來的。」從荷治時代起,拓荒的宣教士與殉道者們接踵而來,戰後,台灣更領受到全面性的屬靈祝福,包括:醫療、教育、社會、媒體、教會運動...

 

「我們看到,台灣變成了『全方位福音』開枝散葉的一塊土地。」鄭仰恩說:「願神繼續帶領這塊土地成為寶島──成為上帝的寶島

 

語畢,聽眾響起感動的掌聲,主持人莊育銘也補充所知,即:流亡日本的學者王育德,最後進到了當地教會。

 

莊育銘說:「上帝可以改變一個人對生命和歷史的看法。早年,王育德可能看到的是苦悶的台灣,或許後來生命遇見了主,所見的台灣有恩典、醫治與饒恕。神做事是奇妙的,祂會不斷地用自己的眼光,來改變我們的眼光。

  • news-details
  • 台北基督之家寇紹恩牧師說:「很多人都講『愛台灣』,但是愛必須先有認識。沒有認識台灣,如何愛台灣呢?台灣最大的問題是『認同』,沒有認識,就不會有真正的認同,而若沒有認同,就不會真正的愛。」(圖/記者辛毓珊)

神對台灣奇妙的作為,從未斷絕

一定會有更奇妙的事,關乎醫治

已看過紀錄片多遍的寇紹恩,分享每次觀賞都湧現感動,而每每,他總思考到「關於自己」。

 

「我出生台灣、長大在台灣,在這裡念書、工作、結婚、事奉...觀看這部影片時,我有很多悔改的地方,雖然我好像一輩子都在這片土地上,但仍需要更多來認識這片土地。」看到最後他發現,影片內容其實更多道出的是「上帝對這塊土地的愛」。

 

神對台灣奇妙的作為從未斷絕,歷史上有一隻手,一直在守護這塊土地。

 

「我也在想,是『誰』讓GoodTV做這件事呢?我參與GoodTV事奉這麼久,幾乎沒有看過GoodTV為任何一個節目作過這樣的行動,沒有哪個節目是播出前,還召聚大家、舉辦首映會的。」

 

寇紹恩相信,這是因為有「一份信心」運行在執行團隊中,是神要透過這部影片在台灣做「一件新事」;誠如學者所言,台灣曾歷盡苦難滄桑,但他更相信,神的心意是要醫治台灣。

 

「神一定會做更奇妙的事情。台灣如果無法真正經歷『從神而來的醫治』,就不能真的進入神對台灣的命定。」

 

耶穌揀選政治立場截然不同的人

觀影過程,寇紹恩一直想到「耶穌的12個門徒」,各種人都有,其中有兩個人政治立場完全不同,一是奮銳黨的西門,另一是稅吏馬太,前者專刺殺羅馬人,而馬太則依靠羅馬人維生。

 

耶穌用三年半的時間,將這兩人圈在一起,有些事開始不再一樣,因他們中間有「更高的存在」,即上帝的愛及大使命

 

「只有這些能醫治台灣,過去歷史中主要的衝突就是族群對立、認同的問題,但相信『在耶穌基督裡』就會有所不同。」

 

面對生命中最害怕的人

為著福音仍是「去」

寇紹恩感觸良深分享:「我是所謂的外省第二代。但我的父親其實在白色恐怖時期,曾兩次被關進監牢,因為他是一名記者,因為報導而被執政者關在監牢裡兩次。」

 

「那些東西在我們家裡,其實是痛的事情。」

 

即使事發當時,寇紹恩還沒有出生,但從小,他就知道有些事在家裡不能講,因那是父親的痛,那份恐懼仍深埋其心中,「一個文字工作者被關在龍蛇雜處的監牢裡,每晚都經歷被叫到名字的人,隔天就槍斃...你知道那種感覺嗎?那種可怕的感覺。」

 

但是後來,寇紹恩的父親去向當時的執政者傳福音、作見證、講道給對方聽。

 

即使坐在台下的人,曾經是生命中最害怕的一群人,但為著福音仍是「去」「如果沒有一個真實的醫治,我的父親不會願意的,他不只是討厭,更是害怕那些人。我也相信,對坐在台下聽道的人而言,他的內在也有很深的跨越。」

 

「感謝主。在上帝裡面會有醫治。而一個真實的醫治,會帶我們進入命定。」

 

基督肢體因和好傷痕修復

教會跨宗派共同領受產業

台北市中正區聯禱會,曾發生一件非常美好的見證。

 

寇紹恩分享,濟南長老教會那棟樓其實有「兩個教會」,另一間是國語禮拜堂,兩邊語言、宗派皆不同,卻同在一棟樓敬拜神。

 

「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很尷尬,因為常有發生衝突的可能,後面的在催、但前面的還沒有結束。」

 

而那棟樓在日治時代屬於政府,戰後產權不知去向,兩間教會於是都向政府申請,然這件事拖延甚久,很長一段時間大家都不知所措,直到神施行奇事,將產權歸給了教會,但在那之前,神做了一件更大的奇事

 

寇紹恩說:「祂讓其中一位牧師,走到另一位牧師的辦公室敲門,然後兩人一起禱告、彼此和好。」即使長久以來,雙方存在著負面情緒,但「十字架的愛」正在做一件新事、帶下了和好。

 

「當他們和好之後,政府的同意書很快就下來了。我相信,當我們真實合一時,神會帶台灣進入命定。」

  • news-details
  • 左圖:101教會執行牧師李協聰牧師,右圖: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周神助牧師,其令人動容的發言,讓台下的牧者不禁舉手「阿們」認同。(圖/記者辛毓珊)

這絕對是「傳承」的開始

神要終結台灣被撇棄的記憶

觀影數次,李協聰都有同一個感動:「每次看,我裡面就會想到,聖經中最常見的『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神』。這意謂著世世代代的傳承,我相信,《福音400恩典臺灣》這絕對是傳承的開始。」

 

歷史,能助人發展下一個階段,歷史,也能幫助你我承接上一代的產業,問題在於「我們能承接多少」呢?李協聰相信,400年後的下一段旅程開始之際,神要終結台灣孤兒的心、終結在列國中被撇棄的記憶。

 

台灣不會再是被聯合國除名後、不知道自己是誰的台灣,他也認為,401年神將帶領台灣進入醫治「那醫治是什麼?我認為在國內,神要帶領眾教會走得更緊密。」

 

而神合一的工作都從「個人」開始,你我是否願意在此時先捨己?先委身於神?先追求神更高的旨意?李協聰說:「要先在我們當中發生。」他實在看見,神正在喚醒你我,「台灣的日子」已經到了。

 

「過去,都是國外牧師來台灣,告訴我們神國度的心意,但當我們跨出去時,台灣將告訴他們,有一位神更是愛你們。」

 

接下來將是「差派的日子」

神會在台灣青年中展開宣教

往下走,還會有更精彩的事,「過去,是許多宣教士來到這塊土地、來幫助台灣,然接下來將是差派的日子。」

 

「所以家人們,我真實要說,我們要預備好的是:無論是上一代、中生代,我們真的是要世世代代敬畏耶和華。」如何開始新的旅程?你我可以借助歷史的軌跡、眾宣教士們委身於台灣的生命教導。

 

台灣人有一個特質就是「勤勞」,都願意盡心盡力,因而,他盼鼓勵每一位家人,看完精心製作的紀錄片後更要「往下走」。

 

歷史的啟示將開啟未來,甚至是一個大門,神也會繼續帶領看見與前行,而有一份傳遞。必須發生在台灣青年世代,「因為神正在預備我們面對差派的日子,神會在青年時代裡,打開一個宣教的腳蹤。」

 

因為我們更渴望的「不是歷史」,而是「參與其中」,李協聰說:「我認為,福音400年將帶領整個台灣、讓我們內心有一份確定:神愛台灣、神愛台灣,祂甚至命名台灣為美麗的寶島(福爾摩沙)。」

 

「這名字也將持續帶領我們,而且會在列國中被發明出來。」

 

為著恩典史,就滿懷感恩

未來更仰望「恩上加恩」

周神助牧師受邀回應時,全程以台語表達:「感謝主,今天作伙在這裡看首映。」

 

他分享自己關於白色恐怖的記憶,曾經,當他憂慮名字是否被放於名冊時,上帝對他說:「名字在哪裡都沒關係,但要在我的生命冊上才要緊。」台下一聽,都以「阿門」來回應。

 

他感謝神,存留自己的生命至今已83歲,幾十年前,他也曾因罹患淋巴癌,而不知生命還有多長,然幾十年來一路蒙神的恩典保守。

 

周神助特別鼓勵,無論是自己或台灣,當更深發現過往其實是「恩典史」時,就當為著過去滿懷感恩。而關於台灣的未來,他深深仰望神來「恩上加恩」。

 

「我所盼望,那加起來的恩典,不是比過去歷史的恩典多一些而已,而是『完全新的恩典』,力上加力,不是比過去的力量多一些而已,更是『完全不一樣的力量』,榮上加榮,不是比過去的榮耀多一些而已,而是『完全新的榮耀』。」

 

「我們知道神在過去所做的事,更要知道神對我們未來的託付。」

 

「無論將遇到什麼困難與挑戰,最要緊的是,求神讓我們知道,祂對你我、對這塊土地的心意是什麼?我們就在上帝的恩典裡倚靠祂。

 

當感謝活在上帝的恩典裡,更要領受上帝的恩上加恩、力上加力、榮上加榮,台灣,就能成為列國的祝福!

 

《福音400恩典臺灣》預告片觀賞連結:美麗島嶼篇學者篇

 

相關閱讀》

《福音400恩典臺灣》台南首映|中篇 401年好戲剛開始!關鍵拼圖帶出神的軍隊,再一次我們述說合一的故事

《福音400恩典臺灣》台南首映|終篇 用「彼此鄉談」述說神作為,認同之旅把我們兜在一起,帶進天父的心裡

  • news-details
  • 會中,南北牧者們在詩歌《合而為一》中,互相握手、擁抱、關懷。(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上圖:陳榮敏牧師回應許多北部牧者「勇於用台語分享」,而說:「我現在說華語也不自卑了。」妙語如珠引起哄堂大笑,讓大家如沐春風;下圖:眾牧者一起喜樂揮手高喊:「福音四百、恩典台灣、哈利路亞!」(圖/記者辛毓珊)
  • news-details
  • 會後,大家聚集同享中餐,在愛宴中繼續交流分享。(圖/記者辛毓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