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從未設限祂的教會必須受制於「某種框架」,甚至,祂自有讓教會成長的奇妙方式,只要柔軟順服祂,自然會開展各種可能性。
因帶著「事奉神」的心態,黃敏忠牧師即使帶職也如同全職,用高標準自我要求擔任牙醫師的醫德與醫術,因而獲得許多患者的信任,福音禾場更加開闊,影響力有「生活」作為憑藉而更擴大。
神的建立從個人生命開始,到深耕與主的親密關係,後才再延伸至策略與事工,一路由內而外擴張境界,祝福在寶貴的根基上日增月盛!
從小學到大學,神默然施恩
經文如種子不斷灑落好土中
「一路走來,神實在是恩待我。」黃敏忠說。
小學二年級時,他的旁邊坐了一位基督徒,對方偶爾在下課空檔,就會拿起一本聖經故事漫畫書,和同學分享神的作為,讓黃敏忠對基督徒的印象很好。
小學附近,剛好有一座教堂,外有經文「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約翰福音3:16),每天上下學,黃敏忠經過教堂時,就會把這段經文在內心默念一遍。
「經過小學這麼多年,經文至少念過好幾百遍。」
至就讀陽明醫學院(現: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時,他又有機會進一步認識福音,因許多畢業學長沒有退訂,宿舍放信件的桌面常有《中信月刊》,黃敏忠不時都會拿來看,不知不覺中,更多認識了基督教信仰。
他說:「有些經文也就『種』到我的裡面了。」
遇到「不聖潔的基督徒」而學會禱告
剛好,黃敏忠一位大學室友也是基督徒,但對方說話「不太聖潔」,一次竟講了色情笑話,讓黃敏忠不禁脫口而出:「父啊赦免他,因為他所做的,他並不曉得。」
對方一聽很驚訝,詢問他怎會知道這節經文?他才坦承,自己常閱讀中信月刊;後來,這位室友送了他一本聖經,也帶著他禱告;經過那次禱告後,黃敏忠就覺得「禱告其實很簡單」,也開始養成禱告習慣。
每天,他讀完一頁聖經,就向神禱告,內在渴慕愈發濃烈,會進一步前往圖書館,借閱研讀基督教的解經書籍,不久,剛好有機會參加聚會,會中,他面對受浸的邀請,便欣然順服。
「回想起來,神實在是太恩待我了,這些真理我就是這樣接受,就是對耶穌很有好感;我覺得神賜給我一顆很單純的心。」
包括信主後不久,黃敏忠聽到婚姻不當僅為個人快樂,更當為了「神的旨意」時,他也立時認同。
神感動充滿渴慕,有專注的心志
在敬拜中蒙召,短瞬一刻成永恆
自大二起,黃敏忠就開始為婚姻禱告,即使也很渴望與異性交往,但就是放在禱告中尋求;神也感動他充滿渴慕,能有一個「專注的心志」殷勤追求神、視愛情為次要,甚至感到畢業時再交往也不遲。
大二暑假,他參加特會,其中一首詩歌內容關於「耶穌的一生」,唱著祂如何因為「愛」而成為一個人、不惜在世間被釘十字架。詩歌深深感動了黃敏忠,耶穌「道成肉身」的人生彷彿歷歷在目。
如今回憶,黃敏忠仍不禁感動哽咽,「神好像就讓我看到,主耶穌這一生的圖畫,那時內在的衝擊力量很強,但卻不曉得自己可以做什麼,只覺得裡面波濤洶湧。」奇妙的是,之後又有一首詩歌是關於「奉獻」。
當時一唱,黃敏忠就從靈裡明白,自己可以如何回應神,即使才受洗一年,尚未有人教導如何奉獻,但歌詞卻讓他很清楚神的呼召。
「...我願意將時間奉獻給祢,我願意將一生奉獻給祢,我願意將金錢奉獻給祢,求主得我手、得我腳,勤做祢工、奔祢路…。」
短瞬一刻,卻是與神鄭重立約的寶貴時刻。
他便將靈裡澎湃的熱情,向神傾洩而出,也定下未來道路,神也保守他心志堅定不移,日後近一年,他時時回應這奉獻禱告、與神關係愈發深厚。
因一次奉獻,黃敏忠認定畢業後即全職事奉,於是大三開始,就投入教會裝備課程;即使醫學院功課繁重,他就是盡心盡力做好課前預習、專心聽講、課後複習,傍晚6點後就開始讀經、裝備神學。
畢業後的他,服完兵役旋即參加教會培養全職工人的神學院(聖經真理及事奉研習中心)、投入全職服事;然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更在往後其生命成熟之際,帶領他「跳脫框架」、領受二次呼召:事奉帶職。
師母「關鍵性順服」祝福事奉道路
1988年9月,黃敏忠在醫學院實習時,認識了擔任護士的王麗容,便與對方分享福音、邀請參加小組。
王麗容說:「我是先生所結的果子,他帶我信主也牧養我。」兩人直到王麗容受洗、教會生活穩定後,才正式交往。
王麗容回憶,當時約會,黃敏忠都會請她帶詩歌本及聖經,相聚時,對方首先說的是:「我們先來唱詩歌。」敬拜完,兩人再接著讀一段聖經,後由黃敏忠分享信息、帶領禱告,成為每一次約會的常例。
不久,黃敏忠在一次約會中進一步坦承,自己雖出身牙醫系,卻更渴慕成為傳道人,畢業後將不會當牙醫師,而是全職事奉神;同樣擁有「單純之心」的王麗容,聽著對方熱情分享,也有一份信心。
即使她只是初信,但很正向地回應對方:「我覺得當傳道人也很好!」事後她才知,這成了對方認定自己的印證,雙方在那次約會後,關係也更加踏實,決定往結婚之路邁進。
「那是我第一次關鍵性的順服。」
第二次則發生於結婚時的「奉獻」,夫妻一同將婚姻家庭獻於祭壇,定意所結合組成的「家」要向神敞開、家庭要成為建立教會的一環。
夫妻於是擁有一份共同的禱告、關係在異象中更加發展,這份感動也不斷運行,即使日後建立教會時,代價不斐,雙方仍向神堅定守約。
第三次關鍵性順服,踏上信心之旅
婚後,黃敏忠按心願前往神學院,王麗容則繼續擔任護士、維持家庭經濟,未料一周後,黃敏忠對王麗容說:「牧者鼓勵妳,跟我一起去神學院受裝備,妳就不要上班了。」她一聽,深感晴天霹靂。
因在工作中,她深富成就感,也正逢有晉升護理長的機會,一時間陷入艱難掙扎。然而,她聽得出先生內在渴望,對方甚至語至情深而落淚,王麗容靈裡的剛硬於是漸消融,便回應:「我明天去辭職。」
就這樣,夫妻倆開始兩年的神學裝備,即使確實有辛苦之處,但王麗容說:「很感謝主,回頭想來是神的帶領,當時若沒有跟著他去,神可能就很難再帶領我;幸好有順服,我才有辦法跟先生『同有一個異象』。」
在神學院中,她的生命慢慢更紮根於真理,並學習事奉神,成全各方面的屬靈裝備,夫妻倆於是得以在日後一起面對開拓教會的任務。
有別於在原有體系事奉,一切必須「從零開始」,什麼都要學,因而神也很有恩典,透過「超自然異象」來堅定雙方邁出步伐。
王麗容坦承,起初,她不確定丈夫要開拓教會,是出於個人熱心抑或神的感動;神於是讓本沒有異象恩賜的黃敏忠,兩次清楚看見眼前春雨、秋雨降臨,一次是閉著眼睛看到,另一次則是打開眼睛時看到。
雙方也在禱告裡、其他牧者的印證中,深諳呼召出於神,因而,即使曾面對僅有兩個會友的光景,但黃敏忠講道時,仍充滿信心與熱情,蒙保守持續相信,無論有多少困難,既是神的旨意,就願堅持到底。
黃敏忠說:「感謝主,做著學、學著做,神就這樣一步一步帶領我們來建立教會。」此過程,也再次深刻建立王麗容、翻轉其原來內向拘謹的生命,因面對什麼羊,就必須開啟什麼牧養。
王麗容說:「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絕大部分都是我們自己去傳福音、自己生養、自己成全為同工,無論是成人、年長者、青少年、兒童,神把哪一個年齡的人帶來,我就去學習服事他們,不知怎麼辦時,我就緊緊呼求神、抓住神,神也不斷供應、修剪、成全。感謝主,我的生命被神大大翻轉,也擴大了度量。」
黃敏忠也肯定妻子,生命能從過去「害怕接觸人」到如今「剛強壯膽」,能與0到99歲的人互動,結出加拉太書2:20的生命果子。
「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並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 神的兒子而活;他是愛我,為我捨己。」
2009年9月,黃敏忠在家成立教會,起初聚會為一家6口、加上一位牙科患者。王麗容回想時深深感恩,因想到若一開始自己沒有順服,不曉得這些肢體將如何,「神當然可以另外興起,但是不是就會被我耽延了?當站在神的審判台前,可能我的禍就大了。」(圖/黃敏忠 提供)
從踏實的聖經學習起步
神全面提升了教會生命
教會也從踏實的聖經學習起步、一路不斷被神擴張,到成為現在的「南科福氣教會」。
包括:接觸慕主先鋒教會江秀琴牧師「內在生活的信息」,讓黃敏忠夫婦及會友都經歷到屬靈生命突破,神也在教會「愛主的根基」上擴張宣教境界,於相隔10年後納入「幸福小組」作為事工策略及門訓系統,並加入福氣教會體系。
與此同時,黃敏忠前往靈糧神學院在台南的南部分院,透過小組化課程,全面提升教會小組的體質。
信心蒙神建立成為榜樣
現在,南科福氣教會很得經濟祝福,是能「給出去」的教會,然黃敏忠夫婦同時分享,曾在簡樸生活中,度過多年信心生活的寶貴經歷。
例如:王麗容頭一胎生產時,費用不夠住院,他們就在禱告中交託;王麗容進入生產後,神就感動一位牧者奉獻、補足當時生產的所有需要。
也猶記,神學院實習、前往花蓮宣教時,兩人手邊僅能付去程車票、沒有回程費用,黃敏忠便不斷仰望神、渴盼經歷供應,直到行程結束仍未見有奉獻,只好和同學借錢、買票回家。
「其實神是有預備的,我回來時才發現。」原來,早在動身前的主日,就有人為其奉獻、委托同工轉交,但同工以為可能沒有急切需要,便想下周給予即可;這經驗雖看來事小,卻成為夫妻倆往後牧會的重要提醒。
「現在我們教會開出來的奉獻有個人包的話,我們都會即時給對方,因為不曉得是不是有即時性需要,不會有等一等沒關係的想法。」
信心及牧者心懷都蒙神建立、成為榜樣,可以透過見證來鼓勵會友勇於向神奉獻。
全職心態事奉帶職,帶來極大幫助
福音禾場更開闊、教會也蒙福富裕
黃敏忠坦承,為人向神單純固然甚好,但自己其實「不太認識人」、難懂複雜人心,從小,他的生活就是認真讀書,信主後就是認真過教會生活,因而1996年時,神呼召他事奉帶職,邊擔任牙醫、邊牧會。
這對他的事奉及生活,都帶來極大幫助,「我才開始比較能體會許多人的軟弱、不容易,了解在職弟兄姊妹的心境,而更能服事他們。」他幽默比喻,生命從「恐龍牧師」蛻變,也領受到神日增月盛的祝福。
因帶著「事奉神」心態,黃敏忠即使帶職也如同全職,用高標準自我要求醫德與醫術,獲得許多患者的信任,福音禾場更加開闊,所接觸的範圍不再限於來到教會的人,影響力有「生活」作為憑藉而更擴大。
他說:「帶職以來,我傳(福音)給了很多的手術患者,每一位患者只要手術,我都會帶著他們禱告,也會簡短分享福音,到目前為止只有兩位拒絕,其中一位因為已經皈依所以婉拒禱告,但願意接受祝福。」
另一個益處則是,醫師收入不錯,他也蒙福富裕。多年前,一位患者與他分享投資意見,黃敏忠於是買下南科旁的一塊農地,今(2024)年適逢政府土地重劃,那地成為建地而價值暴增上億。
黃敏忠深感,自己一切財富都是屬於主的,就把這土地捐贈給了教會,而上帝也奇妙地讓所分到的地,就緊鄰在南科主要入口的大馬路邊。
不少弟兄姊妹,即是他事奉帶職後帶進羊圈的;神其實從未設限祂的教會必須受制於某種框架,甚至,祂自有讓教會成長的奇妙方式,你我只要持守與主的親密關係,柔軟順服祂,自然會開展各種可能性。
王麗容分享所見,即牧師事奉帶職的榜樣,更容易帶動教會甘心樂意奉獻於神。因牧者本身很能體恤職場壓力,也仍堅持事奉不懈,「大家就認識到,不能以自己有工作為理由,而缺少親近神或服事的時間。」
事奉神,有辛苦也很幸福
「我覺得事奉神,實在是有辛苦的一面,但也實在滿幸福的。」
黃敏忠分享一路來的感恩,首先看見太太生命極大轉變,「她其實不只是內向,以前我看她也很膽怯,結婚度蜜月時,我帶她去拜訪神學院老師,她也會害怕、很有壓力,但老師其實都對我們很好。」
但因著服事,尤其在自己開拓教會後,有什麼需要太太就承擔起,甚至願意學習擔任聖誕晚會主持人,「整個過程,她都願意為了神的需要來犧牲自己,生命的長進也讓我瞠目結舌,真的是讓我非常佩服。」
恩賜,在獻上的過程就不斷發展出來,「你願意擺上,做中學、學中做,很多時候神就將恩賜、智慧、能力賜給你,好像是付出,但其實裡面越來越富足。」王麗容表示,事奉能讓夫妻關係更加親密。
即使因個性差異,雙方難免會有很多碰撞,但因同有建立教會的心志,所以每當不愉快時,只要一想到等等就要去帶小組、要上台講道,兩人就會很快認罪悔改、修復關係,再次轉向神。
「不知不覺,我們的婚姻真的是越來越甜美,很多教會弟兄姊妹也有這樣的經歷,因為想到服事而竭力轉向神;我覺得,這就是神講到的『三角形』,當我們的心都一直在歸向神時,兩個人的關係就越來越緊密。」
知道是神要做的,就再一次順服
現階段牧者任務為致力「成全」
最後,他們一同感謝神,讓彼此有「一份信心」知道:只要是出於神的,神就會負責到底,人所要做的就是繼續仰望祂、繼續順服祂。
而順服,就要順服到底,一步步有試驗、也有祝福,無論對個人或教會,神都會提升。
王麗容坦承,自己目前「最後一個順服」,就是那時投入幸福小組,因當時服事已十分忙碌,所幸丈夫很有智慧,帶她去參加研習會,從領受中她就降服了,「知道這真的是神要做的,我就再一次順服。」
態度於是一轉消極、開始帶動跟隨,至今教會已開辦十期,人數也因此更穩定增長,每年都結出受洗果子,教會許多同工並從中被興起,與牧者在第一線共同承擔、建造教會,更堅定走上榮耀道路。
現階段,黃敏忠夫婦就是致力於成全,「我們已經可以慢慢退到後面來,扶持同工、成全同工、鼓勵同工,再帶著他們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