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做錯時,我們成了不合格的父母?答案是「不」,孩子犯了錯,不代表你就是一個不盡責的壞媽媽/爸爸…
紐約時報暢銷作家凱倫‧埃曼(Karen Ehman)分享的文章中提到,每個母親對孩子的愛都是日益加深,直到孩子開始做出自己的決定──有些是好的,有些則會帶來負面結果。當讓父母惱火的結果發生時,除為此懊惱、氣憤,也經常拿來責怪自己。
沒有人天生知道怎麼當父母,直到把襁褓中孩子抱回家的那一刻,幾乎才開始學習、教導,開始釋懷、放手。學齡前的孩子,一舉一動多深受父母影響,也因此導致家長傾向認為「表現不佳的孩子,某種程度上與父母的教導有關」。
隨著孩子年紀漸長,違反社會規範的青少年,是不是也等於「父母沒有教好」呢?此問題難以回答,而凱倫‧埃曼──這位資深母親表示,若要以「孩子的行為」來定義母親盡責程度,那麼她恐怕是非常不合格。
當孩子做錯…我們成了壞媽媽?
「難道因為孩子做的錯誤選擇,我們就成了壞媽媽嗎?幼小孩子的某些行為可能源於父母的教導,但當孩子夠大,可為自身行為負責時,我們就無須再嚴格責備自己。」埃曼語重心長分享。
如果父母曾經這樣想,那麼當情況反過來呢?
孩子進入青少年、成年後所做一切美好決定,難道都與父母「完美的」榜樣或教導有關嗎?
「我可以肯定地說,我孩子身上一切美好、敬虔的事情都與我無關,全是上帝的功勞。儘管我是父母,但他們自己做出了正確選擇,因為我一點也不完美。」埃曼認為,同樣地,青少年做出錯誤選擇,也是他們自己的責任。
當孩子做錯,父母固然心痛,仍然繼續作他們的父母:引導並愛他們、為之加油。這並非代表,認為孩子犯下的錯誤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父母絕對要抵抗情緒崩潰、當面羞辱和指責、將孩子拒之於門外的衝動。
埃曼分享一個朋友的故事。
「我有一個朋友,發現上大學的女兒未婚懷孕,這很顯然是一個錯誤決定,因為她甚至不認識那個男人。朋友非常有智慧地告訴我:『當你最想拒絕你的孩子時,正是他們最需要你的時候。』」
身為父母,該怎麼做?
針對學齡前孩子、開始有主見的青少年、成年後孩子,以下兩個建議都適用:
一、用膝蓋來養育兒女
這是最關鍵的,也最容易被忽略的。
大部分媽媽習慣苦幹實幹,起身做事、解決困難,比起停在原地禱告容易多了!但談到養兒育女,禱告才是最重要、最不可少的事。
父母必須跪著養育孩子,在危機時刻或喜樂時刻,都要如此做。
禱告的母親,能為孩子生活帶來改變。所以禱告吧!禱告吧!
二、提醒自己:這是見證孩子生命成長的時刻
危機時刻,是人心轉向上帝的時刻,也是真正能謙卑悔改的關鍵之時。
身為父母多半難以忍受孩子犯錯,且不忍心看到孩子受苦、遭外界抨擊議論。而,不論人們怎麼評論孩子,他們永遠都是自己的孩子──作為父母,永遠不可能停止愛孩子。
基督徒也經常聽見令人驚奇的生命見證,許多成為著名基督徒、神學家或牧者的人,在年少輕狂時都走過一些崎嶇路,甚至犯過不少錯誤。儘管做過錯誤選擇,神的慈愛並未因此斷絕,仍吸引每個人回到祂面前,成為美好見證。
「親愛的母親,我們所信仰的上帝,比孩子的選擇所造成的災難後果更加偉大。這位上帝,甚至比成年孩子帶給你的心痛還要偉大。」埃曼鼓勵每位母親:我們誰能知道上帝對人心的帶領呢?又有誰知曉神對人的計畫呢?
犯錯的孩子不等於父母的失敗,過程中,仍能繼續當一對好的父母。用禱告、用等待,見證神在寶貝孩子生命中的偉大工作。
英雄般的偉大信仰
養育孩子是極為不易之事,為此,父母需要更多倚靠耶穌。
知名佈道家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曾說:「面對上千個難解的疑惑和矛盾,仍相信基督,這是『英雄般的信仰』。」當孩子成長緩慢、看不見進步、持續處在誘惑與試探中掙扎時,父母的信仰非常重要。
試想,信心之父亞伯拉罕對神的應許深信不疑,並非源於身旁環境,乃是根植在神本身。如此操練中,亞伯拉罕變得愈強壯、有信心。
埃曼勉勵,勿再認為孩子當前的掙扎、偏差行為…等,是父母的「自食其果」。約翰福音9:3記載,門徒問耶穌,那人瞎眼是因為父母犯罪嗎?耶穌給的答案很明確──這是為要顯出神的作為。
「悔改」是基督徒生命中重要旅程;父母會犯錯,兒女也會犯錯,接納這件事,卻無須單單納為自身責任。
可以承認自己在撫養兒女上的遺憾,但耶穌基督要給人的豐盛,比你自己緊抓的遺憾要好上幾百倍。
矢志跟隨耶穌,不論兒女在外人眼中「表現好不好」、不論我們是不是一位「完美的父母」。
(資料來源:Crosswalk、Desiring G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