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身處科技發達的年代,信徒會碰到的問題百百種,對牧者來說,具備豐富社會經驗是否為必要?值得深入探討。(圖/shutterstock)

隨著科技和資訊的快速發展,現代基督徒面臨的問題愈加複雜多樣,從職場壓力、家庭關係,到社交媒體上的道德挑戰,每個人都在應對不同層面的掙扎。

 

這使牧者提供屬靈教導時,不僅需要豐富的神學知識,還要對社會有深入的理解與經驗。然,這是否意味著,牧者須擁有廣泛的社會歷練,才能有效牧養信徒?

 

牧會是種藝術」,大里葡萄園長老教會牧師全建生(Biaz Takihunang),以43年事奉經歷指出,擁有「此關鍵心態」是服事走得長遠的核心要點。

勉勵年輕牧者,保持「4多」秘訣

全建生牧師從小成長於基督化家庭,因小時候受神保守,兩次與死亡擦身而過,因而立志成為神的僕人,學校畢業後直接就讀神學院,1981年開始事奉道路。

 

當時神學院要讀5年,加上就讀期間當兵2年,所以完成神學裝備共花費7年時間或許有些人覺得當兵浪費時間,但對他來說,是很難得的人生歷練!

 

特別是在馬祖北竿當兵的日子,若沒有特別的功勞或事件,幾乎沒有機會回台灣,因此,在外島堅守信仰的經驗,成為他牧會很大的幫助,更能同理類似景況的會友難處。

 

此外,神學院的裝備和教會實習亦提供寶貴經驗。

 

他曾在花蓮實習過5、6間教會,儘管作為神學生不可能完全參與教會決策事務,但透過觀察,為未來可能面臨到的牧會工作,時時做足了心理準備。

 

牧會初期,雖無豐富的社會歷練,但藉神學院的裝備、人生不同階段的學習,及敏銳的觀察,逐步習得牧會的各種技巧和智慧。

 

正如他所建議:「剛畢業的年輕牧者要多聽、多看、多學、多問,因為牧會不容易,每個情境也都不同。觀察是一切學習的起點。

  • news-details
  • 全建生牧師分享,當牧者要自己檢視自己,缺點上能多問、多學,或請教其他同工,讓自己成為教會與弟兄姊妹的祝福。(圖/shutterstock)

無論有無豐富閱歷

此「心態」為關鍵

全建生坦言,沒有廣泛的社會經驗,確實會成為牧會初期的挑戰之一。

 

比如,在部落牧會時,當會友們談論管理葡萄或其它農作物等農事,他往往插不上話,為此,他則多次主動參加農會舉辦的研習課程,雖不了解太多專業細節,但盼望和會友們的生活能找到共同語言。

 

神學院剛畢業時,他先回母會—豐丘長老教會服事,一年八個月後調派到中山長老教會,牧養來到都會區工作的族人們;約19年後發生921大地震,因而回母會重建教會,15年後,才又來至台中,開拓大里葡萄園長老教會

 

過程中,他發現部落和都市的教會型態大有不同。例如,部落裡幾乎都是基督徒,且無其他教派,而都市教會中除了會友,還有福音朋友、離開教會的迷羊等多種情況,為牧會帶來不同挑戰。

 

所以,他形容牧會是種藝術,因要帶人的「心」不容易。

 

但,牧者無論是否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謙卑始終是關鍵,事奉道路才會會走得更長遠。

 

現在不少公務人員或各行業領袖被神呼召當牧者,閱歷相當豐富,即便如此,服事時沒有謙卑的心會容易跌倒、失望。且,教會會友來自不同背景,有些可能在社會上地位閱歷更加豐富,牧者若不懂得保持謙卑,容易招致批評或失去會友的信任

 

分享到這邊,他不禁感謝神,教會中有兩位會友分別為化學博士、機械博士,在該領域非常優秀,但在面對信仰時,仍非常謙卑,願意聽取牧者教導,不以自身專業來質疑教會事工。

 

這讓他體會深刻:「在教會裡,我們需要完全學習耶穌的謙卑,而這並非容易的事。

  • news-details
  • 全建生牧師表示,無論傳道人是否有豐富的社會經驗,謙卑始終是服事關鍵。(圖/shutterstock)
  • news-details
  • 牧會的問題不簡單,他建議解決問題前,必須讓神的話語擺首位。(圖/shutterstock)

神喜悅我做的事情嗎?

因教會體制關係,牧師之聘請及續聘有其規定,因而不少年輕牧者向全建生請教牧會訣竅,怎能牧會這麼久?

 

感謝神,知道自己尚有缺點跟不足,也明白做牧師不容易,但要有信心!」他勸勉。

 

同時亦指出,大部分年輕牧者畢業後都在小型教會牧會,因資源、人數較少就容易失去信心,但也有牧者,持續和幾位同工一起忠心擺上,教會人數逐漸增長起來。

 

因此,要說一個牧師的牧會是否成功,不是用「」的角度看,人的看法當然也很重要,但更多是,所做的是否都讓「」喜悅。

 

「每個人碰到的牧會問題都很複雜」,數度擔任教會議長的他,經歷不少內部爭執與分歧,常需「扮黑臉」解決問題。「會議時大家意見不同,有時甚至會槓上,但這並不讓我感到驚訝。牧會的問題永遠不會簡單,每個教會都有不同挑戰。

 

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前把上帝的話語放在首位,並要自己檢視自己,特別於自身缺乏上,保持多問、多聽、多看之態,並勇於請教其他同工,更新自己成為教會和弟兄姊妹的祝福。

對於剛畢業或剛牧會的年輕牧者與同工,全建生以腓立比書4:8-9勉勵,「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

 

保羅寫給腓立比教會的這段話,也勉勵著現今的我們,牧會的道路上成功與失敗並存,不過所學習和領受到的都要去行,相信如此神必與我們同在

  • news-details
  • 全建生牧師勉勵年輕牧者和同工,所領受到的都要去行,如此做神必與我們同在。(圖/shutterstock)

不管上帝把我們派到哪間教會,在部落、海邊或離島……,教會問題有時相近,有時為個別的問題,願我們都有神的智慧去面對。

 

倒數不到半年,即將在明(2025)年3月退休的他感觸說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