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特兒家庭與全體志工一同合照。(圖/愛漫行 提供)

最近天候詭譎多變,細雨綿綿不斷,要帶著特兒重裝出門更是不易。

 

10月26日在台北榮耀堂舉辦的「愛漫行福利小管家會員見面會」活動,即使不少特兒臨時生病而缺席,惟仍有超過50人不畏風雨前來歡聚

陰雨綿綿的秋日,一群特殊兒家庭不畏風雨,相約在台北榮耀堂參加「愛漫行福利小管家會員見面會」。超過50位成員齊聚一堂,用愛與勇氣譜寫一曲溫暖的生命樂章。

 

在這裡,沒有質疑的眼光,只有滿滿的理解與支持,每個特殊兒家庭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避風港。彼此互慰喘息。

 

用愛築起同理心的橋樑

極重度特兒翎菲的媽媽子淇說,「過去我參加過相關活動,碰到孩子突然生病不能出席時,常會被人質疑報名又不參加,是在浪費社會資源,但這個協會(台北市基督教榮耀堂全人關懷協會『愛漫行』)很不同,不只有愛心更有同理心,一定要好好珍惜。」

 

有上帝同行 打破限制 帶孩子走進社會

「愛漫行」執行長林莉菁有一位氣切、多重障礙與全癱的孩子名叫喜柔(今年八歲),因親身經歷不易的照顧艱辛,而能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她表示,今年720舉辦「神偷奶爸」電影包場後,有位媽媽感性地留言說:「我因為孩子的緣故,已十年沒有走進電影院了,感覺自己就像是電影裡被關在販賣機裡的小小兵,怎麼都逃出不去,如今我終於走出來了!」

 

過去一年來,「愛漫行」已辦過兩場電影包場,還規劃615放心出遊去、815基隆海科館活動,1026這場「小管家見面會」,主旨為鼓勵特兒家庭要一起走、才走得遠,並且透過「福利小管家」專屬系統和人工雙搭的設計,來提醒特兒家庭父母,在忙碌的日常中,可以如何與何時請領政府補助,也提供各種諮詢服務。正如詩篇23:4「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山谷,也不遭受傷害,因為祢與我同在;祢的杖的竿都安慰我。」期勉特兒家庭面對艱難處境時不要畏懼,因為上帝與我們同在。

 

特兒狀況多,特別是重症和極重症特兒出門要提心吊膽,但林莉菁在喜柔兩歲時開始帶她環島,今年六月又完成首度搭乘遊輪的挑戰。特別在喜柔四歲時,某一天她問女兒:「媽媽想帶著妳一起出去做社會服務,好不好?」喜柔點頭,母女連心,同得安慰,從此在許多公開場合中,躺在推車裡、戴著呼吸器、插著鼻胃管的喜柔反而成為眾人焦點,無言的聲音卻鼓勵安慰了許多受傷的靈魂,喜柔散發出來的正向能量,瞬間感染了周遭人。

 

林莉菁強調,不要等到孩子當小天使後才出門,不要讓自己和孩子的生命中留下空白的遺憾。

  • news-details
  • 特殊兒出門每次都是很大的挑戰。家長們因為愛,排除萬難、預備一切,帶著孩子出門,豐富孩子的生命經歷。(圖/愛漫行 提供)

因為溫暖共鳴,愛中無所畏懼

一次一次,不需要怯步

腦麻與罕病患者喬依,在阿公、阿嬤和父母陪伴下出席這場見面會,爸爸彥任說,今年四月他曾帶喬伊出國,以為過程一切順遂,沒想到在回程飛機上喬伊突然發高燒,機上找不到冰塊和退燒藥,空服員緊急廣播向乘客求救,沒想到乘客中剛好有位內科醫師,讓喬依服了退燒藥就好了,即使如此,他未因而怯步,照樣帶著喬伊參加720電影包場,第一次不必擔心孩子看電影會哭鬧,讓他感到暖心。

每一位特兒,是珍貴的禮物

宇恩也是罕病特兒,父親敬翔說,為孩子取此名,是因孩子是宇宙上帝所賜下恩典的禮物,也是珍貴的禮物。宇恩第三次參加愛漫行活動,父母都很有耐心陪著他,「希望宇恩快樂長大,無論他(生命)到那個階段就陪他到那個階段,也許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困難,但慢慢來沒關係,我們會一直陪著他。」

 

在進步中找到希望

重度身障的允森,也算是愛漫行的常客了,父親振裕很欣慰,回顧參加海科館活動時,允森看到好多好特別的東西(各種生物),瀏覽了許多,在海科館裡步調慢沒有時間壓力,一家人共享了一個美好的午後時光。「允森現在兩歲了,已經會翻身、逗他時也會笑,看著他一直進步,就是我們內心最大的安慰。」

 

愛中相遇的安慰,最可貴

珞溱出生時才650公克,急救兩次才脫險,身型瘦小一直坐在推車裡,媽媽逸晴說,上一次帶珞溱參加電影包場,珞溱也睡足了一個小時,但看到好多特兒家庭一起出來,彼此分享交流,就是最可貴的體驗。「珞溱出生後,我會擔心預想她將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但從她兩歲去心路上課後,一年比一年進步,第一年要插鼻胃管,第二年已拿掉,現在會翻身,跟她互動會有反應也會笑,就是她最大的安慰。珞溱爸爸也說,接到了特兒,就要樂觀面對,父母要保持健康的身心靈,家庭和諧開心最重要。

 

信仰帶來的轉變

九歲的堯堯還不會說話,媽媽婉貞從孩子不懂得如何喝水吃飯、穿鞋的痛苦,瀕臨崩潰無法理解的邊緣,一直到信主後,才出現180度的轉變,她開玩笑說:「以前教育孩子時總是火氣很大,受洗信主後才比較像個良家婦女。」她的幽默以對,卻是娓娓道出了許多父母同樣的無奈與無力感。

 

婉貞還擔心萬一哪一天堯堯一個人時,該如何自處?害怕他被詐騙上當,曾想再領養一個孩子跟他作伴,她在得知有「愛漫行」協會後看到希望,這裡有一種可以彼此關懷照顧的歸屬感,愛漫行就像是上帝賜給我最好的禮物。

 

無論輕症或重症,彼此扶持就有力量

自閉症的泊廷,情況相對輕微,還在定期做早療,泊廷爸爸說,他們是透過社群看到愛漫行的活動訊息,上一次參加過海科館活動,了解到這個協會的屬性,這一次也未缺席。

 

羿萱是位腦麻的重度特兒,有時肢體動作大,會跟姊姊搶東西,媽媽子儀不太敢帶她出門,但來到愛漫行認識許多同屬性的家庭後,也感覺到自己有了肢體不再孤單。  

 

十三歲的沁彤唸國一,是視障、肢障與智能遲緩兒,但卻是一位常保開心的孩子,每天下課回家,媽媽美雲總會關心問她:「你今天上課情形如何?」沁彤總會開心回答:「很好!」看到沁彤快樂的成長不斷進步,讓美雲總有股說不出來的欣慰,她透過以安(罕病特兒)媽媽認識愛漫行,第三次參與活動,美雲笑說,「以安的狀況沒有比沁彤好,他們(一家人)卻可以玩得這麼開心,他們的正能量感染了我,我就想要來認識這裡(愛漫行),美雲神來一筆說,「這裡的午餐好豐盛,不知道廚師是那一位(引起一陣笑聲)呢?」

 

愛漫行鼓勵特兒家庭走進陽光、看見希望,在家長們的分享中,幾乎一致的都表示,不論孩子能到幾歲,都希望能好好陪著他們成長,而最大的心願皆是孩子健康快樂。因此,愛漫行希望透過彼此更多的認識,在一路陪伴中同行,不僅散播歡樂也散播愛。

 

林莉菁回憶說,在815海科館活動當天,美雲因為報名較晚,沒有登記到身障車位,沁彤的推車又因拆卸較複雜,正感到窘困束手無策時,珞溱媽媽伸出援手,把自己的身障車位讓給了他們,「相信彼此幫助,以正面積極的能量,也可以成為別人的最佳援手。」

  • news-details
  • 家長帶著孩子們一起用餐團契。(圖/愛漫行 提供)

專業照護 全方位關愛

1026一整天的活動安排,愛漫行出動了20餘位志工,除了請健身教練來操體能流流汗,特兒有專業志工陪伴,同時還有年輕志工,帶著特兒們其他正常手足孩子,一起手作、唱歌、講故事、吃點心,還引領孩子到遊樂場玩耍,讓特兒父母享受一個安靜獨處的片刻休息,彼此交流分享,參與體適能和芳療按摩課程,美好的體驗更相約下次再會。  

 

每一個特殊兒家庭,都曾面臨走出家門的恐懼與不安,但在愛漫行這個大家庭中,我們看見許多勇敢的榜樣。從執行長林莉菁帶著女兒喜柔環島、出遊,到每一位家長帶著孩子參與活動的堅定身影,都在默默地告訴我們:愛,能戰勝一切恐懼。正如聖經所言:「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約翰一書4:18)

 

在愛漫行的陪伴下,越來越多特殊兒家庭正在突破限制,走出心中的「死蔭幽谷」,迎向充滿希望的生命之光。這不僅是一個協會的使命,更是上帝在人間彰顯的恩典與慈愛。讓我們一起在愛中同行,用行動證明:在基督裡,沒有什麼能限制我們前進的腳步。

  • news-details
  • 家長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做親子按摩。(圖/愛漫行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