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姚建森牧師、謝佳慧師母委身鹿港浸信會服事8年,帶領教會轉變為持續擴張、活力與希望滿滿的復興教會。(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浸信會聯會國內傳道部部長暨鹿港浸信會主任牧師夫婦姚建森牧師、謝佳慧師母,8年前委身鹿港牧會,並於去(2023)年起承接聯會事工,開始全國牧養探訪服事。


全然忠心擺上,不只幫助姚建森與謝佳慧兩人生命得更新,鹿港浸信會也走出曾要關閉解散的危機,轉而成為持續擴張、活力與希望滿滿的復興教會。

呼召分別為聖

回顧服事歷程,姚建森表示,他於大學階段在文化大學華岡團契信主;成為基督徒後,上帝使其領受「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以色列中凡頭生的,無論是人是牲畜,都是我的,要分別為聖歸我。』(出埃及13:1-2)」全職服事心志自此萌芽。

 

因是家族中第一位基督徒,姚建森深信「分別為聖」的感動是從神而來的提醒,同時不忘「查驗」的重要性。經過時間與周遭他人應證,領受到神期望他擔起「領袖」職分,而當時尚未明白要用什麼角色、在什麼事上帶領眾人。

 

縱然心知「成為牧者」是最明確方向,卻曾經歷多次反覆糾結,不斷對自己說「我不適合」、「我不知道傳道人要做什麼?」,而嘗試打消念頭。

 

當年,他選擇畢業後先投入職場,表現與能力皆十分優秀,很快擔任一家人壽保險公司台中通訊處處經理,底下管理200多位業務員,「說實話,那時的薪水真的很好,也獲得全辦公室所有人都想要的位置。」

  • news-details
  • 姚建森成為牧者前,曾經歷過一段尋求、猶疑不定時日,最後毅然選擇「分別為聖」為主所用。(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面對眾人艷羨目光,姚建森卻越發覺得,看似難得的位置,除他以外、定有他人能勝任。從神而來、向他發出的呼召,才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專屬職分。

 

躊躇不定是否回應呼召、至神學院受裝備時,姚建森也面臨太太謝佳慧堅定反對。她認為丈夫經打拚,一個月在保險業有數十萬收入,謝佳慧自己穩定經營兩家鋼琴教室,好不容易經濟無虞,夫婦倆帶著孩子一年可出國玩5、6次,「已是人生勝利組,開始可以享樂,為什麼要輕易放棄?」

 

「真有心想要事奉的話,用奉獻方式來支持神國事工,不也是一種方法嗎?」神用「一顆果實」的神蹟,為夫婦做出解答。

 

謝佳慧分享,當年姚建森準備報考課程規畫與住宿安排都很適合他們家的「恩惠神學院」,報名截止前夕,她原本依舊投下堅定反對票,因看到姚建森堅持態度,坦誠對先生說,「上帝沒有給我相同的感動,我真的沒辦法答應你。」

  • news-details
  • 曾經歷神學院就讀期間諸多挑戰與磨合,在神的帶領、指引下,目前姚建森與謝佳慧及孩子們關係緊密,一起於教會中委身,成為許多人祝福。(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一顆果實的回應

報名截止日那天,夫婦倆決定一早去爬山運動,上山前,謝佳慧悄悄向神禱告:「若祢真的希望建森去念神學院,因為我很喜歡水果,就請讓我在爬山途中看到一顆果實,我就知道這是從祢而來的意思。」

 

照著謝佳慧的認識,她認為爬山時的季節,沿途不會看到果實,在上山與下山期間,也確實都沒看到任何果樹或果子蹤跡,而竊喜想著,果然上帝沒有要他們放棄既有生活。

 

打算開車回家時,她竟驚訝看見,一顆還沒成熟的龍眼果從天掉下來。「好吧,我知道這不是巧合,是神親自做的。」

 

謝佳慧很快順服神,同意先生就讀神學院。此決定也讓姚建森破天荒成為同事口中「只做半年處經理,就跑去念神學院的怪人。」

 

「感謝神!在祂的帶領下,開始了辛苦卻也很享受的神學院生活。」姚建森表示,除了一般平信徒,恩惠神學院還匯集進一步尋求裝備的傳道人、機構同工等多元學生,彼此可更多交流與分享。

 

在校期間,同學們一起早上5點起床、5點半開始晨禱,然後就是一整天緊湊課程,下課後,因他被分配到敬拜組,還須與其他組員練習隔日聚會詩歌,坦言:「真的很累,卻又覺得一直被上帝的話語充滿,非常享受的日子。」

  • news-details
  • 透過神學院裝備與委身服事的心,鹿港浸信會會友日漸增多,前些時候還一起到日月潭耶穌堂進行戶外禮拜。(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在此期間,謝佳慧一同經歷生活型態轉變的挑戰,每天在教琴與照料孩子的需求中奔波,「因之前有做好財務規劃,日用開銷不是問題,主要是時間有限、一個人能力有限,造成很深疲憊感。」

 

當壓力到了極限,謝佳慧亦曾未經商量,將丈夫的代步車賣掉,希望藉以中斷先生受裝備計劃,「卻沒想到,他也只說車賣掉沒關係,就改搭大眾運輸去,一樣可以到達。」

 

不忍教會荒涼、委身鹿港

最終,姚建森跨越挑戰,如期於恩惠神學院畢業。準備開始牧會服事時,他本規劃去教會稀少處開拓,未料,上帝再次顯明祂的心意。

 

姚建森表示,在牧者前輩邀請下,欲前往台中大專團契牧養學生,當時已萬事俱備,甚至機構已印妥名片,沒料到,在恩惠神學院同受裝備、時任恩光堂浸信會主任牧師楊德仁也發出邀請,希望他能去鹿港浸信會服事,並表示:「這家教會已很久沒有牧羊人,會友四散,很需要有人承接牧養棒子。」

 

「當時楊牧師也是浸聯會的中區聯禱會主席,所以能詳實掌握中部教會狀況。這讓我相信鹿港浸信會確有需要,但因當時已找好服事機構,感到愛莫能助。」

 

知道姚建森的為難,楊德仁僅是再找機會提議:「要不要先去看看呢?至少去鹿港一趟,會更知道如何決定。」

  • news-details
  • 鹿港浸信會曾舉辦運動主日,讓弟兄姊妹們的教會生活更富有趣。(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爾後,姚建森順服前往鹿港浸信會途中,謝佳慧心中再次得著感動,想起心中一直有個願望,就是想住在「家門前就能栽種果樹」的屋子,該教會環境完美實現夢想。

 

謝佳慧表示,牧師館前錯落種了芒果樹、柿子樹、香蕉樹,加上方便停車,一邊就是教會籃球場,讓人看到後立即一見傾心。

 

姚建森補充,除了個人偏好,願意在此事奉的關鍵,乃因不忍見到神的屬靈產業就此荒涼。

 

「那時教會正往關門結束的方向前進,神很快讓我受提醒,明白這裡確實很需要有一位牧者,且我的故鄉就在鹿港旁的彰化縣伸港鄉,也算是回家鄉服事,希望在西海岸地帶盡到為神做工的職責。」

 

做好決定後,原已談妥的服事機構亦欣然樂見姚建森的規劃,讓他帶著滿滿祝福前往鹿港浸信會,也在他就任時出席致賀。

  • news-details
  • 姚建森透過浸信會聯會的服事職份,能與全國各地浸信會有所連結。(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走在正道中,神必供應

「決定委身鹿港服事後,自是希望教會能有大幅翻轉。」姚建森陸續規劃軟硬體更新工程,包括增建男/女廁所、翻新主堂入門、地板與座椅;副堂也經全面翻修,可供弟兄姊妹們交誼與愛宴使用,後續預計將教會大門等多處老舊設施悉數換新。

 

姚建森表示,雖知翻修教會必要性,惟考量念舊會友不希望在教會內活動的回憶一夕消失,加上工程款不便宜,總要量入為出,故採「有多少錢、做多少事」原則,亦加倍經歷神的祝福,不斷親身經歷:若這是神所要做的工,祂一定充足供應、無所缺乏!

 

設施更新之餘,神帶領姚建森與謝佳慧經歷事奉上全面更新,更加融入浸信會大家庭,與眾教會多有互動連結,並因此與聯會主席黃烱榕牧師結識,從對方身上領略更多服事、牧養技巧。

 

「感謝主,黃牧師最終也成為我們的屬靈父親,他所牧養的平鎮浸信會亦成鹿港浸信會很大幫助,只要我們提出需要,就一定會得著回應與幫助,讓我們在外出傳道、探訪時無後顧之憂。」

  • news-details
  • 黃烱榕牧師夫婦(左一、二)成為姚建森與謝佳慧的屬靈父親,提供許多服事上資源及幫助。(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因著姚建森夫婦的投入和擺上,8年來,除了幫助教會從原本會友寥寥可數、青少年悉數流失景況,轉變為人數持續增添、會友們老中青三代彼此關係緊密,願意一起追求靈命持續、成熟長大的神家親人。

 

「眼見大家關係越來越好,教會也推動舉辦『幸福小組』,讓弟兄姊妹們藉此有更多同工互動機會,也一起參與宣教、服事操練,這是讓生命長大的最好方式。」

 

鹿港浸信會最新一次幸福小組將於今(2024)年底啟動,期間將橫跨聖誕節,期許吸引更多福音朋友願認識信仰、持續參與聚會。

  • news-details
  • 委身平鎮浸信會服事的鄒文博傳道、胡筱薇教授夫婦,曾受邀至鹿港浸信會分享信息。(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操練什一,讓神家有糧

謝佳慧分享,服事生命能大有突破,最關鍵是順服神的帶領,「不只是按聖經教導十一奉獻,而是做到十分之二獻給神家,屬天祝福的大門就在這過程中打開。」

 

在謝佳慧仍對「十分之二奉獻」感到為難時,神又一次藉著教會一位70多歲奶奶,忽然在某日拿了「三個紅包」塞給她,做為應證。

 

尋常無奇的一天,這位奶奶卻在早上7點多就到教會找謝佳慧,表示看著牧師夫婦整天為事工奔忙十分感動,覺得自己應做些表示,因此分別為牧師3個孩子各準備一個紅包。

  • news-details
  • 謝佳慧順服神,開始十分之二奉獻後,不只帶動教會增長,也讓每位肢體願遵守聖經教導,於奉獻中有份。(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我同樣知道這是神的作為和應許。」謝佳慧說,當她與丈夫照著神心意「獻上十分之二」,很快便驚訝看見,來到教會的弟兄姊妹們也都願實踐奉獻教導,使教會所需一無所缺。

 

在神滿滿祝福、帶領與保守中,姚建森與謝佳慧同聲宣告,要繼續與眾肢體一同在建造神國的事工中有份,進而和大家同奔屬天賽程,相信,「越多人一起走,就會越經歷恩典、也越不孤單。願一生為神所用,看見神的大能與榮耀。」

  • news-details
  • 鹿港浸信會曾經歷青年人與孩童大幅流失危機,在教會找到牧人後,羊兒陸續回家,且不斷增長。(圖 / 謝佳慧師母 提供)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