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當家家戶戶歡喜過年,有一群無家可歸、獨老、困苦流離者,他們也希望有一頓美好年夜飯。
「恩友中心」全年無休,年節仍照常供餐,供餐前總會有聚會,領大家敬拜禱告,盼望以福音為主、救濟為輔,使人的身心靈都得著飽足。許多人排隊來到恩友用餐、被陪伴,生命得著改變。恩友致力於讓孤獨與貧窮者,在耶穌基督的家中看見盼望。
金台熙牧師深感,神的心意始終關注孤兒寡婦和寄居者,而這些人也是最需要福音的一群。兩年多來,他與太太親自備餐,在新竹火車站發放餐點,並聆聽街友的故事,為他們禱告。現因夫妻倆搬至三重牧會,由新竹恩友中心接手,過年期間仍不停止供餐。
「他們是我的朋友,是屬神的兒女。」金台熙相信,教會的建立應包含「憐憫事工」,教會應成為神公義和憐憫湧流之地,而服事街友正是展現這種愛的重要方式之一。
恩友中心全年無休,過年期間照常供餐
台北恩友中心主責人許順德牧師分享,過去創辦人李政隆牧師總會與同工四處去關懷,帶街友去洗澡、給他們吃飯、穿新衣,秉持如此服事理念,想到無家者過年可能沒飯吃,恩友中心於是「全年無休」,過年期間也如平日一樣,照常供應午餐與晚餐,且菜餚比平日更豐盛。他提到,其實流浪的無家者很開心遇到過年過節,因為往往這時候能有更多「收入」。
恩友中心於除夕供餐。(圖/李雀美 提供)
以福音為主、救濟為輔
南港恩友中心主責人侯憲明長老分享,從李政隆牧師設立恩友中心、建立教會,就是希望恩友要有「家」的感覺,過年時候也不例外。今年過年前,舉辦一場百人活動,除贈送慰問金與禮物,並邀請人分享在恩友中心受到的照顧,及生命的改變。
「恩友中心是以福音為主、救濟為輔。」侯憲明說。
因人力有限,無法一一去到關懷對象家中陪吃年夜飯,因此,團隊在除夕當天下午提供年夜餐,邀請獨居老人、無家者一同享用。
過年與寒流來襲時,恩友中心也會讓無家可歸者住在教會,提供薑母茶或熱伙食,使其在過年期間有地方可住;恩友中心與社會局合作,大大降低寒流期間街友凍死街頭的案例。
來到恩友中心用餐,生命被改變:受洗、與家人和好
恩友中心在供餐前,固定會帶大家聚會,唱詩歌、分享神的話,在當中,許多人生命被神觸摸和改變。
許順德表示,去年有位長者姊妹於過年期間前來用餐,聚會後分享到,過去生活非常困苦,來恩友中心排隊用餐數月後,於高雄幫傭,遇到基督徒雇主,聽聞她曾去到教會,便帶她再次踏入教會,如今這位長者姊妹已受洗,有穩定工作,因此決心定再回來分享見證。
近期有位弟兄因疾病之故,做侵入性治療,工作非常不穩定,跟家裡處不好,來到恩友中心用餐、被陪伴,事後竟主動回去與母親冰釋前嫌。
許多人因著來到恩友中心用餐、被陪伴,生命得著改變,有的受洗、有的與家人和好。
不單「給予」,更要帶來「改變」
侯憲明分享,恩友中心以福音為主,當破碎的生命看到神的話語,就可得著改變。
有位扶輪社的殘障姊妹,生命破碎到想結束生命,數次昏迷、哭訴活在世上無意義,後來恩友中心每天送物資過去,對方接觸到神的話語,如今生命截然不同,充滿從未有過的喜悅。
目前,南港教會有30多位獨居老人受洗,侯憲明特別提到,有位獨老每天從三峽搭1個半小時車來到南港,他去過當地許多教會,但教會很多人都不願理會,直到來到恩友教會,才有「家」的感覺,而深受感動,願舟車勞頓前來。
其實很多無家者、獨老不太敢踏入一般教會做禮拜,恩友中心剛好可補足「幫助貧窮人」這一塊,侯憲明鼓勵,若不知該如何幫助身邊無家者,最簡單的幫助,就是帶其來到恩友中心。
並勉勵,很多事情可以交給專業,怎麼說呢?許多民間機構也會至北車發放物資、便當,因此無家者無須走進教會用餐,但,這可能導致他們習慣於被動「接受」,然而,恩友中心希望不只是「給予」,而是同時能有所教導、傳遞福音,使每個生命有改變機會。
恩友中心李雀美牧師也尊榮所有第一線同工,他們主動接待、慰問、給予關懷,就是盼望讓恩友成為一個家,使孤獨與貧窮者能看到家的盼望,而這個家是屬於耶穌基督!
如何讓世界看到基督徒是光鹽?
領受服事街友的感動
過去有兩年時間,每周三中午,新竹火車站總有兩個穿梭的溫暖身影-金台熙牧師夫婦固定為街友提供午餐、香蕉或果凍,及瓶裝水,過年期間也不間斷。
談到這份感動的起源,金台熙表示,讀到馬太福音第五章經文,其中「世上的光和鹽」這句話,使他深受「世上」這個詞所感動。
「教會應該成為世上的光和鹽,但在現實中,我看到許多教會只是留在自己的圈子裡,彼此聚集,並沒有真正走到社會中。」他很遺憾,自己也是其中一員,於是開始向神禱告:「主啊,我們該如何讓世界看到我們是光和鹽呢?」
尋求過程,他開始注意到過去未曾留意的街友,他們的身影開始出現在自己眼中,從而領受關懷街友的感動。
發餐前後為人禱告、傳福音
起初完全不知該如何做?直到與一位基隆牧者交通,聽其分享服事街友的經驗,學習如何與街友互動,以及提供何種食物較合適後,夫妻倆在從2023年2月開始服事街友族群。
餐點都是在夫妻倆在家中親自製作,原先都預備約30份餐點,隨著街友人數增加,需要餐點數量也越多。發餐前,他會先領大家一起禱告,發完餐後,若有人需要禱告,也會為他們禱告,並藉此建立關係,進一步傾聽他們的故事,並傳講福音。
然而,近期金台熙手臂疼痛,搬運重物變得困難,遂改在新竹火車站前設置發放點,讓街友們自行排隊領取;此方式輕鬆不少,但因人數增加,還有些非街友加入排隊,導致無法像從前般一對一交流、為他們禱告並傳福音,因此夫妻倆希望能回歸起初方式。
「這一路上,神讓我們學到很多,也看見祂的信實。」
教會其中一個核心使命:向貧窮人傳福音
有次,他們在新竹地區聯合禱告會分享神的帶領,藉此連結了新竹恩友中心的林傳道,對方得知需求後,送來了大米和食用油,金台熙牧師非常感謝神的預備。
2024年6月,夫妻倆搬到三重,目前在三重大衛帳幕教會牧會,他感謝新竹的恩友中心將接手這份服事,持續幫助新竹的街友,令他們感動又欣慰;同時,他們也繼續推動這項服事,因相信教會其中一個核心使命,就是向貧窮人傳福音。
教會的建立應包含「憐憫事工」,成為神公義和憐憫湧流之處
最後,金台熙表示,神的心意始終關注孤兒寡婦和寄居者,這些人同樣是最需要福音的一群!透過服事街友,他體會到教會的建立應包含「憐憫事工」,如同阿摩司書5:24所言:「惟願公平如大水滾滾,使公義如江河滔滔。」
在希伯來文中,「公義」一詞是「צדקה」(Zedakah),同時表示「救濟」,在猶太人文化中,救濟被視為一項「義務」。教會應成為神公義和憐憫湧流之地,服事街友正是展現這種愛的重要方式之一。
願教會彼此合作,一同走入社區,關懷孤兒寡婦、貧窮者,使他們在當中經歷基督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