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梅慧敏傳道於課堂中,與台下互動,生動的講述,引起孩童們熱烈迴響。(圖/梅慧敏 提供)

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揚起生命的帆,有溫暖的家。」這是揚帆協會梅慧敏傳道的心願。

 

她回憶自己兒時常受「邪靈」攪擾,造成之恐懼,終於多年後因信入基督才釋放,而且「聖靈」親自顯現,三番兩次的將「照顧弱勢孩子們」的異象賜給她看。

 

從拒絕到順服呼召,她創立「台灣揚帆協會」,以福音與教育紮根,至今事工邁入第18年,照顧數千名孩童,再加上去(2024)年,她領著20位教會肢體投入「攜手愛無限」計畫,擴大照顧250戶中低收入、弱勢家戶…. 她是怎麼做到的?

確定是神的心意與呼召後,梅慧敏傳道順服於2007年,開始致力於台灣揚帆協會在花蓮地區,進行課輔兒童、品格教育,期能給他們一個認識愛及被照顧的機會,至今已遍布於全台五地,關顧數千名偏鄉部落的孩子們。

 

每一個孩子都有溫暖的家,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揚起生命的帆,航向光明燦爛的未來。這個初衷一直抓住梅慧敏服事的異象。

  • news-details
  • 台灣揚帆協會以創意多元的課程,照顧需要的孩子。激發孩子們的學習力及好奇心。(圖/梅慧敏 提供)

逢廟必拜的傳統信仰家庭

她卻常遇見「邪靈」

梅慧敏回憶起自己兒時家庭充斥傳統信仰,阿公是廟裡乩童,幫忙廟裡辦事,媽媽總是自覺命很苦,環境困窘,帶著她更是逢廟必拜,到處算命,四處求神問卜。

 

尤其到了國三時,她突然開始看到「邪靈」,兩個、兩個白色的人形,從牆壁走出來,睡覺時更不安寧,圍繞遊走床邊…「我就好像全身被電到,感覺很冰冷、完全動彈不得,好像怎麼喊都沒辦法。天天害怕無助,只能眼睛緊閉,想努力掙扎。心裏喊著救命!神啊!救我 …」她說。

 

所以,家中特別請來道士作法,過後好像平靜一段時日,不多久,一群一群的鬼仍回來,更繞其床鋪走動發出聲響,日復一日,她深感無助;現在回想起來,那段日子家中總不時遭小偷、電風扇突自行轉動、有人拿著刀子要來砍殺父親,同時,梅慧敏也總是生病住院,怎麼也查不出病因。

 

隨著時間過去,她並未遭害,只能與「牠們」共處。

 

而後,梅慧敏結識並與追求她七年的先生結婚,本以為幸福快樂,卻沒想到婚後吵架不斷。她只能依照傳統宗教,不斷找廟求解方,仍找不到適合的出路。

 

婚後搬遷至新竹,竟成福音的關鍵契機

適逢先生進入清大研究課程,一家人搬遷至新竹居住,竟然位在教會附近。她沒有在意,挺著二胎孕肚,牽著女兒來到家前的公園,卻開啟一個信仰契機!

 

在公園正巧遇到另一位孕婦,兩人孕期差不多,即彼此關心交談起來。更讓梅慧敏稀奇的是,這位不太熟識的太太,竟然直接將家裡住址、電話號碼留給她,並大方邀請她與孩子可以去家中坐坐。

 

「那,給我一個很大震撼!」梅慧敏解釋,「因為從小家中總是教導要保護自己,不要輕易跟陌生人留資料、互動。」

 

她拿著地址號碼隨手一放,直到第二孩子出生後數個月後,才想起可以給孩子找個伴,遂拿起電話連絡。未料接受邀請前往,才發現對方原來是基督徒。「去了第一次,我就不想再去了」,她坦承「因為聽到當時教會台上講員說:妻子要順服丈夫…,我一聽就在完全不認同的情緒下,直接拒絕教會。」

  • news-details
  • 梅慧敏傳道帶領聚會,向會眾分享。(圖/梅慧敏 提供)

所幸當時,她仍接受宣教士代禱,心想就跟上帝說吧!「上帝啊!我想要相信你,可是我沒有辦法相信你,求你自己向我顯現。」

 

很奇妙,她喜歡讀經,受邀參加教會的慕道班,總共參加了三期,約九個月,過程中,教會會友都主動幫忙照顧她年幼的孩子,雖她仍是未信者,可以感受到教會滿滿的愛,雖沒受洗,梅慧敏保持著每天讀聖經、禱告的生活,她笑說:「實際上,只是為了禮拜天可以去教會跟他們辯論,所以我就每天勤讀聖經。」

 

讀著讀著,直到有一天因著新聞而開始翻轉。新聞題到一位非洲媽媽有五個孩子,說起自己當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親手抱自己的孩子,因為她沒有雙手,雙手都被炸彈炸掉了,所以她最大願望是能夠擁抱自己的孩子….

 

這個新聞給我一個很大震撼。深感神已張開雙手開始在觸摸我、來擁抱我!

  • news-details
  • 協會中,以遊戲方式設計課程,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圖/梅慧敏 提供)

一而再聽見詩歌《耶穌愛我萬不錯》

是上帝給她服事孩童的應證

她深覺感動並說起,很奇妙這段時間,當時不管去到哪,都會聽到一首詩歌《耶穌愛我萬不錯》,自己也特別買了CD,跟著哼唱詩歌。

 

歌詞:
耶穌愛我萬不錯,因有聖經告訴我。
凡小孩子主牧養,我雖軟弱主強壯。

 

特別一次,她正整理家務時,竟突然被聖靈充滿,家中也正播放同樣的詩歌。

 

聖靈隨即將梅慧敏一生中從小到大發生所有事情,如同黑白電影般一直放映出來。連她早已忘記的車禍突臨時,竟是耶穌出手保守免於災禍,許多過程的化險為夷,一幕幕,直到最後,畫面中一個很大很大的耶穌站立於前,兩隻手打開說:孩子,你回到我的懷裡來,我就是從你小時候一直保護你的那位神,回來吧,讓我來保護你、愛你。

 

那一刻起,她震驚並感動,內心深深地確信耶穌!也就再沒有看見不該看到的了。

 

神說:去!照顧弱勢族群的孩子

信主之後,神將她們帶往苗栗禱告山,聚會的第一天,她又再度聽見那首熟悉的詩歌《耶穌愛我萬不錯》,她不禁低頭敬拜,全然倒空向神求問,回來台灣如何在教會服事?該在那兒呢?

 

她順著感動跪下去,流淚禱告時,未料眼前立時浮現出好多人,一群一群落後地區、部落、國家的小孩,大孩子牽小孩子都站在眼前,神說:去!照顧弱勢族群的孩子。


梅慧敏順服神,於2004年開始接觸花蓮弱勢孩子族群,許多家庭非常破碎、隔代教養、父母有些身陷牢獄之災,根本無法照顧孩子,孩子就好像被丟棄了。數年間,她必須一邊牧會、一邊照顧身體不佳的媽媽、生病臥床的公公,雖有鄰近東華大學的學生們同工,大學生們總是一畢業就離開了。

 

她只能堅定持續領著所有人,每週六下午一起禱告,為整個花蓮偏鄉的孩子復興禱告!一禱告就是三小時,維持達三年之久。

 

直至2007年8月,她隨禱告山兒童訓練學校團隊,前往印度參觀克安通牧師的兒童事工,旅程中,巧遇克安通台灣關懷協會的理事長,對方正期待能連結花蓮教會,做更多課輔、服事更多孩童,陸續拓展服事據點。

 

她坦承地說起:自己當下完全不想做,卻又不敢擅自決定,只能禱告神,神立即回應:難道妳真的「只要」照顧自己兩個孩子嗎?神直接又將短、中、長期的兒童服事計畫、如何訓練大學生培訓課程,都一一顯明啟示給她看….

 

她只能順從神,幸得教會牧者同工迴響,神也陸續興起並調度許多東華大學生配搭,於花蓮「台灣揚帆協會」,開始課輔課程,照顧更多需要的孩子們,第一個學期,就做到四個據點,照顧400多個孩子,第二個學期擴大為11個點,直到瑞穗,照顧了1100多個孩子。至今仍持續照顧數千名孩童。

  • news-details
  • 上街傳福音、運動打籃球、划船等,也是課程生活的內容,願每一次,都是撒播福音種子的一次。(圖/梅慧敏 提供)

「一定要傳福音!」梅慧敏堅定說

神的心意乃要栽培訓練這些弱勢家庭的孩子,被提醒、被教導、被改變,復活而能為主站立!

 

2009年,神用《以西結書》的話:骸骨復活成為耶和華的軍隊!加強鼓勵她

他又對我說:你向這些骸骨發預言說:枯乾的骸骨啊,要聽耶和華的話。…於是我遵命說預言,氣息就進入骸骨,骸骨便活了,並且站起來,成為極大的軍隊。

—以西結書37:4、10

因而期待能更有智慧地將福音廣傳,讓孩童的生命受正確的教育栽培、建造。

 

梅慧敏謹守與同工每週四一起禁食禱告後,雖毫無師資背景,神賜智慧,開始著手編撰協會第一套教材,陸續完成所有的品格教材,隨即受邀進入多所學校,進行生命教育、品格教育課程,獲得相當大的正面肯定、迴響。適合偏鄉地區兒童、青少年的培育,在四十多所國中、國小校園進行四千多位孩子的性格培育。

  • news-details
  • 無論線上或實體,都能給孩子滿滿享受。(圖/梅慧敏 提供)

  • news-details
  • 進行「攜手愛無限」活動,教會動員,關顧家戶。80多歲的苗栗客家阿嬤也因此信主了,穩定聚會。(圖/梅慧敏 提供)

投入「攜手愛無限」也成為極大的祝福

2023年,先配搭苗栗教會據點進行「攜手愛無限」活動,約認領60戶,期望以發放愛心禮券,進一步關懷接觸在地的人,卻由於公部門沒有提供家戶的聯絡電話,以致同工們,親自一戶一戶前去叩門拜訪,送上邀請通知,感謝神的帶領,有一位80多歲的苗栗客家阿嬤也因此信主了,穩定來到教會。雖年紀大了才歸信基督,阿嬤清楚篤定分享:「自己會禱告,教會是真的有神!」

 

花蓮教會會友雖然只有20位,仍然願意學習「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6:8下)」。2024年參與攜手愛無限計畫,認領扶持多達250戶弱勢家戶,分布於三個地區,現今仍持續關懷中。

 

梅慧敏謙虛地表示,其實是藉著課輔據點「之便」接觸家戶,廣撒福音種子,雖後續走進教會的不多,但西林地區、甚至太魯閣地區都有家庭,穩定持續前來聚會,認識神。

 

更喜樂的是,領取禮券的中低收入家戶,下一次再到教會時,竟願意拿出棉薄之力當奉獻金,回饋教會。相信神都紀念,每一位願意到神面前來的人。

  • news-details
  • 梅慧敏傳道於東華大學,投入培育學生們的互動中,期青年人都被復興起來。(圖/梅慧敏 提供)

     

  • news-details
  • 協會提供生活中全人的學習,深盼孩子天生才能得以發揮,影響家庭、族群、國家社會正向發展。(圖/梅慧敏 提供)

最後,梅慧敏感謝神使用每一個機會,讓福音種子撒進人的心田,無論是課輔班的孩子們,攜手愛無限的受助戶,都會因著關懷與愛,看見基督信仰的寶貴!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