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繼二月詐騙熄火後,三月LINE帳號被盜申訴爆量,顯示詐團己全面復工。(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圖)

「借我5萬塊!」近來詐騙集團盜用社群帳號猖狂,很多弟兄姊妹接到「奇怪簡訊」,甚至有牧長、同工驚覺被盜帳號,緊急通知弟兄姊妹留意,自己也被迫停用LINE、過起了無LINE人生

 

一位不具名的教會同工分享:「我的LINE帳號被盜用後,詐騙者立刻向我的好友群組發送求助訊息。若不是我們早有防詐意識,恐怕就有人會受騙匯款了。」

2025年3月,根據LINE官方統計,帳號被盜通報案件較2月暴增80%,顯示詐騙行為如本報所料,在春節過後全面升溫。

 

詐騙集團不再只是訴諸人們的貪心,更開始利用基督徒「愛鄰舍」的特質進行詐騙

 

「幫我狗狗投票」「按讚支持社會公益」等釣魚簡訊,透過基督徒的社群網絡快速傳播,不知情的信徒在點擊連結提供驗證碼後,不僅個人帳號被盜,詐騙者更冒用其身分向親友詐取金錢,嚴重傷害教會內部信任關係。

 

本篇報導剖析詐騙集團如何利用基督徒的愛心進行詐騙,並提供實用防範措施,盼幫助弟兄姊妹在數位時代既保持愛心又保持警覺,守護彼此平安。

 

利用愛心的「幫投票」詐騙案例

「你有沒有收到過弟兄姊妹傳來的訊息,說他家貓咪或狗狗參加寵物比賽,希望你能幫忙投票?」警政署資安宣導人員提出這個現今常見的情境。

 

「許多基督徒出於支持主內肢體的心,毫不猶豫地點擊連結,當連結要求登入LINE帳號並輸入驗證碼時,不疑有他就照做了。結果帳號被盜用後,詐騙者開始以受害者名義向通訊錄好友發送釣魚訊息、甚至借錢。」

 

這類詐騙之所以特別有效,正是因為基督徒常被教導要彼此相愛、互相幫助在網路時代,「彼此相愛」、「凡事相信」等心態若缺乏分辨力,反而成為詐騙溫床

 

因詐騙者深知基督徒群體的特性,故意打著「幫忙」旗號,使人放下戒心。

 

愛心變成破口:盜號詐騙讓教會陷混亂

LINE官方近期接獲多起帳號被盜的申訟,許多教會同工群組也傳出同工帳號被盜,甚至出現群組連續遭遇釣魚簡訊的情況

 

當教會成員的LINE帳號被盜後,詐騙者常會冒充該成員向團契其他人借錢。有些關心肢體的弟兄姊妹若無多加確認就立刻匯款,造成金錢損失,將更傷害教會內部信任關係。

 

「最讓人警惕的是,詐騙者會精準地利用教會『彼此相顧』的文化,」一位曾接觸多起教會詐騙案件的牧者分析,「他們會說『請為我保密』『這是我的難處,不想讓太多人知道』,讓被騙者誤以為是在實踐『背負彼此的重擔』,反而更容易上當。

三大詐騙手法分析

◎帳號釣魚:詐騙者以「幫寵物投票」「支持公益活動」等名義,誘導用戶點擊假冒的LINE登入頁面,輸入帳號密碼及簡訊認證碼。

即時防範:收到連結後,直接使用LINE APP聯繫發送者確認真實性;永遠不在網頁輸入LINE驗證碼

 

電話號碼盜用:以「徵求網路家庭代工」為由,取得用戶手機號碼,再誘導提供簡訊驗證碼,進而盜取LINE帳號。

即時防範:將LINE綁定郵箱而非手機號碼;簡訊驗證碼絕不分享給任何人,包括自稱LINE客服的人。

 

電腦版LINE盜用:透過假的QR Code(如「加好友可免費領取遊戲幣」),竊取帳號資訊,或利用用戶在公用電腦未登出的漏洞。

即時防範:只掃描官方或可信來源的QR Code;使用公用電腦後務必登出所有帳號;定期查看「登入中的裝置」,並清除不明裝置

基督徒該如何自保?

「愛是不可少的,但『凡事察驗,善美的要持守』(帖撒羅尼迦前書5:21)同樣重要。」建議基督徒,除了LINE官方建議的開啟帳號雙重認證外,在教會生活中真實的彼此關心、關懷,更是阻詐、抗詐的最好方式。建議您:

 

☆直接確認人身安全:收到求助訊息時,嘗試透過電話或其他管道確認對方身分。

☆建立教會防詐機制:教會可設立「求助確認機制」,具體做法包括:

☆教會指定專責同工負責確認所有涉及金錢的求助。

☆建立「確認暗號」:比如背頌聖經經文,供教會成員私下確認身份。

設置「緊急支援小組」:處理可能的會眾緊急求助事件,集中教會的愛心共同發動協助,而非以個人名義發動愛心捐助。

定期更新並分享最新詐騙手法給全體會眾

  • news-details
  • 今日報提醒您,謹慎察驗網路行為。(圖/記者詹英村、AI製圖)

數位時代,愛心需要智慧來保護。教會應當成為相互提醒、彼此守望的群體,不讓詐騙者有機可乘,也不讓戒心阻礙了真實的愛與關懷。

 

今日報提醒您:「在發現可疑訊息時,不要害怕『多疑』,寧可多確認一次,也不要讓詐騙得逞。同時謹記,防範詐騙的過程中,也不忘記在基督的愛裡,弟兄相親、相顧、彼此提醒。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