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傳奇拳擊手、牧師、商人和作家喬治·福爾曼(George Foreman),曾拿下兩屆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和奧運金牌,於2025年3月21日在親人陪伴下安息主懷,享年76歲。
家人於聲明中寫道:「他是一位虔誠的傳教士、忠誠的丈夫、慈愛的父親和自豪的祖父,一生以堅定的信仰、謙遜和標竿為記號。」
世界重量級拳王邁克·泰森(Mike Tyson)也在第一時間於X上發出緬懷:「喬治·福爾曼對拳擊運動及其他領域的貢獻永遠不會被忘記。」許多人寫下對喬治·福爾曼的評價:「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拳擊手之一」、「一位傳奇人物消失了」、「他的心胸就像他強大的拳頭一樣寬廣」...
回顧2023年接受媒體採訪時,福爾曼曾友善強調自己的生活核心:「說實話,我不是拳擊的代言人...我是全職牧師。」
從地方暴徒變世界拳王
曾以為成功會讓母親停止祈禱
綽號「大喬治(Big George)」的美國傳奇拳擊手喬治·愛德華·福爾曼(George Edward Foreman),擁有一位敬虔祈禱的母親,但在福爾曼早年生活,卻幾乎看不見任何信仰痕跡。
甚至福爾曼曾以為,只要自己名利雙收,母親就不再需要上帝;他以為,屬世的成功會「讓母親停止祈禱」,未料對方的信仰始終堅定。
過去,無論是拳擊場內或場外,福爾曼的驅動力多來自憤怒和怨恨,這份狂暴情緒,也使他在24歲(1973年),令人震驚地擊倒了當時保持不敗地位的喬·弗雷澤(Joe Frazier),贏得世界重量級冠軍。
1949年出生於德州的福爾曼,成長在休斯頓第五區的貧窮單親家庭,不僅會欺負當地孩子,15歲輟學後,甚至成為一名搶劫犯和鬥毆者。
所幸林登·約翰遜總統(Lyndon Baines Johnson)發起就業隊計劃,福爾曼因而從「犯罪分子」歸向拳擊事業,從暴徒變成了拳擊手。
福爾曼曾說:「我真的是從貧民窟被救出來;當時我正躲避警察追捕,後來參加就業培訓計劃,一天可以吃三餐;他們把我培養成現在的樣子。」
1977年一次頻死經驗後,福爾曼決定放棄拳擊生涯。
「我不要你的錢...我想要你」
被大手從死境拉回、重生後奉獻
1977年3月,28歲的福爾曼在與重量級拳擊手吉米楊(Jimmy Young)進行一場拳擊比賽後,突然在更衣室裡「感到自己快要死了」。
搏鬥後,疲憊不堪的福爾曼,當時因中暑而進入瀕死狀態,身心靈宛若陷入地獄,進到一個令人恐懼之地,充斥虛無和絕望感,儘管當時他並非基督徒,由於受母親潛移默化影響,讓掙扎的他開始向上帝呼求。
為了活下去,他和上帝交換條件,表示願意「將自己的拳擊獎金捐給慈善機構」。接著,福爾曼聽到神的聲音說:「我不要你的錢…我想要你。」霎時間,一隻「巨大的手」拉回了他,其意識甦醒。
只見,周圍都是關切他的朋友和工作人員,福爾曼卻感到自己「被基督所覆蓋」,他覺得額頭彷彿在流血,因被荊棘冠冕刺破,手腕也被十字架的釘子刺穿,「我知道耶穌基督在我心中復活了!」福爾曼說。
他跑進淋浴間、打開水龍頭沖洗自己,「哈利路亞!我重生了!」並興奮親吻更衣室裡的每個人,一一告訴人們「我愛你」!
回憶該次經驗,他曾說:「那件事發生後,我就不再是以前那個我了。」
對此,HBO拳擊評論員拉里·麥錢特(Larry Merchant)曾評論:「福爾曼從一個年輕、強硬、認為重量級拳擊冠軍應該是一個帶有『威脅性的角色』,轉變為一個『非常親切的人』。」
重生的福爾曼,將生命奉獻給上帝,儘管當時尚未正式退出拳壇,卻停止拳擊運動,轉而成為一名牧師。最初在街頭佈道,後在1980年成為休斯頓主耶穌基督教堂的牧師,並開設以個人名字命名的青少年中心。
38歲為少年關護所經費復出拳壇
驅動力不再是憤恨,而是愛和信心
自經歷生命轉捩點後,福爾曼畢生焦點就集中在一個目標:傳福音。「一旦遇見了上帝,我就要努力戰鬥...確保我遇到的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而且除了傳福音之外,我沒有發現任何其他值得我花時間的事。」
渴慕讀經的福爾曼說:「你學的越多,就越意識到不知道的東西有多少。」身為牧者的他,致力向會眾佈道,曾言:「你在這一生取得什麼成就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把目光放在真正的獎賞上,就是事奉神。」
經過多年牧師生涯,後為籌措建設少年關護所的經費,38歲的福爾曼於1987年決定重返拳壇,當時以年近四旬的高齡與走樣身材復出,曾使福爾曼遭致嘲笑,但他巧妙透過大量與次級選手比賽,累積戰績、恢復體能,此時驅動他的已不再是憤恨,而是愛、智慧和對上帝的堅定信仰。
1994年11月5日,福爾曼以45歲又299天的年齡,擊敗了26歲的邁克爾·穆勒(Michael Moorer),奪回重量級拳王金腰帶,再次成為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為史上最年長冠軍。
45歲二度成世界重量級拳擊冠軍
他回到擂台的角落,跪下祈禱
回顧這場動人心弦比賽,福爾曼穿著20年前輸給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時所穿的同款紅色短褲,此時,年長的他已不再如當年氣勢凌人,甚至一開場,他明顯處於劣勢。
9個回合中,福爾曼被年輕的穆勒輕鬆擊敗,對方輕巧邊擊打、邊躲避,福爾曼則不斷向前衝刺,卻似乎無法「扣動扳機」發動攻擊;第10輪前,所有裁判亮出的分數,福爾曼在記分卡上全落後對手。
就在第10回合,福爾曼發動反擊、連續擊中穆勒,最後,以一記右拳擊中穆勒的下巴,對方的下嘴唇被劃破、進而倒地,當裁判數秒宣布出局時,穆勒始終躺在帆布上無法起身。
一瞬間,福爾曼重新奪回了二十年前輸給阿里的冠軍頭銜。
他回到擂台角落,跪下祈禱,全場爆出歡呼聲。
憑藉著這場歷史性勝利,福爾曼打破三項紀錄:第一,45歲的他,成為有史以來最年長的世界冠軍拳擊手;第二,在首次丟掉冠軍頭銜20年後,他打破首次與第二次奪冠間隔最長的拳擊手紀錄,第三,冠軍和挑戰者間的年齡差距高達19歲,是重量級拳擊冠軍爭奪戰中最大的。
福爾曼曾向媒體透露,自己之所以能第二次贏得重量級拳王頭銜,是因為已學會不在憤怒情況下戰鬥。「我開始和孩子們一起努力,確保他們走在正確道路上,」他也教孩子們永遠不要「在憤怒中揮拳」。
此後,福爾曼放棄WBA腰帶以避免面臨強制衛冕,在與阿克塞爾·舒爾茨的一次成功衛冕後,福爾曼於1995年6月28日放棄了IBF冠軍頭銜,以46歲169天的年齡,成為史上最年長的世界重量級拳王。
1997年福爾曼退役,時年48歲,最終戰績為76勝(68場擊倒對手)5負,被選入「世界拳擊名人堂」和「國際拳擊名人堂」。
國際拳擊研究組織將福爾曼評為有史以來第八偉大的重量級拳擊手。2002年,他被《拳台》雜誌評選為過去80年來,最偉大的25位拳擊手之一。《拳台新聞》將他評為史上最偉大的拳擊手第九名。直到 2004年,他曾擔任HBO拳擊報導的場邊評論員達12年之久。
過去,福爾曼的驅動力來自憤恨,24歲首次贏得世界重量級冠軍。重生後的他成為牧師,38歲為籌措建設少年關護所經費而重返拳壇,曾因高齡與走樣身材遭致嘲笑,最後以45歲之姿成為有史以來最年長的世界冠軍拳擊手。當時他回到擂台角落,跪下祈禱,全場爆出歡呼聲;此時驅動他的已不再是憤恨,而是愛、智慧和對上帝的堅定信仰。(圖/George Foreman粉專)
退休後的福爾曼,同時成為一名成功企業家,他將肖像授權給家電公司 Salton, Inc.(現稱為 Russell Hobbs Inc.),推出喬治福爾曼烤架,被認為是改善食品健康的工具,推出至2009年時已銷售逾1億台,這份收入讓他比作為運動員時更富有。
福爾曼的故事曾在2023年被拍成傳記電影《天選拳王》(Big George Foreman),當時74歲的他表示,自己把拳擊所學到的許多教訓,都運用到基督信仰的熱情中,作為鬥志旺盛的拳擊手,他學會轉化原始情緒為細膩動能。
自得救以來致力於傳福音,事實上也是福爾曼重返拳壇的原因,他也盼望,透過電影讓人們明白:「我找到了上帝,我了解了耶穌基督。我不想失去這一點,如果人們去看電影,他們會發現...上帝就在那裡。」
參考資料:CBN、Foxnews、Christianpost、 NBC、George Foreman官網、維基百科、The Indian Ex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