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關鍵字
「你要將有眼而瞎、有耳而聾的民都帶出來!」(以賽亞書43:8)美國教會看見聾啞人士的需要,為向聽障朋友傳福音,教會積極培育信徒學習手語事工,並推動「聖手事工」計劃,要將主日信息讓更多聽障族群「看」見。
「禱告中,神要做音樂會給聽障人士!」廖曉彤從神領受呼召。以服事聽障族群為負擔,基督徒藝人廖曉彤成立「聲音藏在」,透過手語音樂的創作,要將歌曲的感動化為手語演出,讓聽障者也能一同享受音樂。去年,台灣首場「藝術共融公益演唱會」演出,更是讓現場聾人深受感動!
「竟然有也是失聰的聖誕老人在這裡,太幸福了!」「聖誕節」將到,世界各地不同國家的基督徒,都在使用不同語言進行慶祝。在美國,宣揚聖誕精神的方法,甚至包括了「手語」!2018年起,美國一位聽障男士查爾斯,開啟於聖誕節期扮演聖誕老人的工作,期帶給失聰、聽損兒童快樂的童年回憶,同時盼使手語更加被看重,為聽障
「神啊,讓我生命存留下來,讓我可以繼續服事?!」潘純冕牧師曾在車禍中呼求主,遇天使相救。小時候就被父親獻給主,因家中有數名聾人手足,使她會手語,在聾人教會牧會七年,如今與異夢中曾見過的丈夫-周信榮牧師,一同牧養永光長老教會。她願一生被主來使用,因為被神呼召,是生命中最高的價值!
人稱「東元阿嬤」的林明穱,前天(10/5)晚上回天家,享嵩壽103歲。為大眾所知的她,是「東元電機創辦人」,更是一生愛主,默默為神國度奉獻。晚年,林明穱特別心繫「聾人宣教」使命,創辦「恩典以法大教會」,立志將福音擺在第一順位。將近100歲、已然老邁的她說,只要是為主呼召,永遠不嫌晚,「上帝的呼召,我
「為什麼我一生出來,就是聾人?」天性樂觀的吳信蒼,也曾有此疑問。但一場意外,卻改變其生命。15歲癲癇發作時,他遇見耶穌、完全得到醫治,還蒙神呼召牧養「聾羊」,不僅成首位神學院畢業的聾人,更運用「恩賜」,牧養博愛手語教會。
疫情期間,在防疫新聞或記者會上,可看到手語框畫面,還曾因口罩議題引熱議,也因而使人們更多意識到這群「聾人朋友」的存在。平日,聽人和聾人的生活有如平行線,彼此少有溝通,難以相互理解,久而久之,聾人成為被社會漠視的族群,包括教會界,對其也是十分陌生。你知道嗎?耶穌這兩個字,對聾人群體來說,幾乎是個「白字」,不具意義。藉著以下報導,一同來關心、代禱—為上帝所深愛的每個百姓。
今(3月31日)「高雄牧者合一禱告會」與「宣教聯誼禱告會」於高雄85大樓創啟教會中,舉辦聯合聚會;多個宣教機構輪流上台分享信息,其中緬甸籍張青青傳道,帶來所知國內的沉重資訊,也呼籲大家繼續代禱。
立志成為聾人的醫師,東基家庭醫學科醫師蔡悅琪開設「手語門診」。(照片提供/台東基督教醫院)聽障朋友就醫時,如何與醫師溝通?寫字、請聽人翻譯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選擇?6月起,台東基督教醫院家庭醫學科蔡悅琪醫師,每週二、四下午除一般看診外,特別加設「手語門診」,服務無法口語表達的聽障朋友,讓聽障朋友的就醫
無聲的世界將聾胞與外界隔絕,逐漸與一般人築起藩籬;直到甘為霖宣教士來台,才開啟他們的福
為顧念聾人朋友不了解「信仰手語」,「台灣手語雙福關懷協會」邀集全台9個手語單位,製作紙本
第13屆亞洲聾人基督徒宣教大會,相隔20年再度回到台灣舉辦。上月底來自9國、將近120位
手語教會的LINE群組,使聾人牧養,除了手語,又多了一個親密交通的管道。大部分通訊軟體上的「群組」,幾乎都在一段時間後就夭折了。但是手語教會的LINE卻歷久不衰,因為LINE是聾人朋友目前最主要的溝通模式,無論是文字、貼圖,還有更重要的是「免費的影像傳播」。 記得智慧型手機尚未普遍之時,應該是在2
ViBi團隊持續進行日本視訊聖經翻譯工作。(照片來源/威克理夫國際聯會)科技日新月異,手語宣教禾場越發成熟!日本聾人教會發現,紙本的日語聖經無法支持聾人宣教事工的大力開展,因此與日本聾人福音協會齊心投入視訊聖經(Video Bible,簡稱ViBi)翻譯工作,使聾人敬拜與講道多了「視覺」的傳遞,更有
當台灣在說日本是福音硬土時,沒想到日本的「聽障者福音」比台灣更興旺,甚至成為台灣的祝福!來自日本的「東洋聾啞基督傳道教會」,在全日本建立40多間聾人教會,目前有餘千名會眾及20多位聾啞牧者,而日本也是至今聽障宣教發展最好的亞洲國家,成為華人教會學習的榜樣。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
我們的心等候耶和華,他是我們的幫助、我們的盾牌。我們的心因他歡樂,因為我們倚靠他的聖名。耶和華啊!求你照著我們所仰望你的,向我們施慈愛。
-詩篇33: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