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shutterstock)

換教會後,牧者與會友都不要自我定罪與互相定罪,因為隔絕與攻擊只會產生更多破口與誤會,但持續溝通與連結則會帶來醫治與成長...

※建議先看過上集,再看下集唷!上集連結: https://cdn-news.org/article/C2402290001 

 

耶穌說我們中間要有愛,怎麼有時候變成中間有「唉...」了呢?彼此相愛很好,但一不小心也會變成彼此傷害。真是又愛又唉啊!以下分享詳細的心態處理,希望大家都能夠持續的保持好的關係!

 

一、「換教會」的四種情況的心態處理:

第一,換教會的人所「離開的甲教會」- 請甲教會不要批判離開的人。

 

當然,我知道這很難,因為人離開後,就隨便大家怎麼說,他也無法為自己辯駁了。我身邊就有幾位朋友,換教會後,因為聽到原本教會的人對他的批判,而受傷更深。拜託大家,朋友一場,放過彼此吧!

 

我知道絕大部分的人換教會要避免雙方受傷,難度很高!但是每一個人終究都是自由的,也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牧者們的付出,在永恆中都有獎賞。當然同時,這一間教會也要去了解會友離開的原因,並承認自己的牧養方式,或是教會架構模式…等也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牧者切記,不要讓會友離開的傷害影響你對留下來的人的牧養品質,否則,流動量可能還會擴大,進而進到惡性循環裡!

 

最後,也要瞭解到上帝是呼召領袖建立「門徒的教會」。牧者可以關心所有來到教會的人,但除非這隻羊願意跟隨,否則牧者也無法幫助他。所以如果離開的人本來就沒有很參與在教會裡面,那就不要太在意了啦,生命會自己找到出路的。

 

你太過關注離開的人,他們可能還會感到不自在,但是對於離開的人,再適度的關心他們一、兩次是好的。給他一個「至少前教會的牧者還是愛我的」感覺,對於日後再相見有幫助,同時,也是牧者操練愛人的好機會。可是,若他是沒有好好的在教會被關心到所以才離開,那麼就是教會的缺失了。因此,好好的去建造你們的關懷系統吧!

 

當一個會友要選擇「換教會」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他的牧者牧養動機為何。當一個牧者要選擇「門訓」會友的時候,最容易看出他的會友聚會的動機為何。以上沒有任何對跟錯,只有願不願意持續彼此相愛的心而已。

 

身為一個牧者,我真的能夠了解甚麼叫做付出一堆時間、精力、信任後卻還是不被領情的感覺,甚至你會感覺到被背叛(這個用詞可能過於強烈)。想一下,你可能花了兩年的時間牧養一個人,結果,他有一天突然說:「我不想來教會了。」然後就封鎖你了。牧者能不會受傷嗎?當然會啊!牧者又不是機器人!我知道有些牧者是教會中受傷最深的人。

 

我的意思是,沒有牧者是完全的,在處理會友想要換教會一事上要完全保持冷靜或處理妥當,難度非常之高,特別是那些他們付出過許多心力陪伴起來、栽培的人。但是牧者心裡也知道,他們不能變成在掌控對方。

 

在真實的關係裡,雙方都是自由的,一旦落入掌控的方式,剩下的就只有逐漸變多的恐懼,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跟隨了。

 

「權柄跟掌控」的界線很難拿捏,真的只有做過牧者的人會知道我在想甚麼。對某些會友來說,他們只會覺得「為什麼我的牧者感覺很沒有安全感?」他們所不知道的是,他們早早就去睡覺的時候,他們的牧者可能正在關懷其他同工。他們在玩樂的時候,他們的牧者正在預備講章...。

 

當會友們散會後跑去大吃一頓時,牧者與其他同工正在收拾場地。年復一年,週復一週,能不會有累的時候嗎?當然有!但牧者心裡會覺得:「我不能夠讓羊群看見我軟弱的一面...」所以造成彼此的心裡高牆越來越厚!請體諒牧者吧,如果真的感覺被牧者傷害到受不了,那就換教會吧,總比起衝突彼此耗損好。

 

若牧者真的犯錯了,就讓上帝來管教他們吧,不要在教會大鬧一番。所以,如果會友們曾被牧者幫助過,就算一個牧者有犯錯的時候,也請不要用錯誤的態度與情緒對待一個上帝的僕人。請不要誤會,我沒有說牧者可以任意傷害人,我只是相當了解牧者在一路付出時,那種心裡可能會友的孤單、無力、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會友看不到的。

 

會友們啊,要學習在教會的軟弱與破口上看到自己的責任。你有常常花時間為教會與牧者禱告嗎?還是你只是帶著消費者的心態,希望教會不斷的滿足你?只把自己當來消費的客人跟願意一起建造家的家人,那樣的喜樂與生命成長差很多的!

 

延伸參考:「阿國一分鐘:權柄與掌控的差別」https://youtu.be/YcyNDP8bv_o

 

第二,換教會的人所「去到的乙教會」 。

 

乙教會的人請不要因為有其他教會的人跑來就見獵心喜。一定要慢慢了解他換教會的原因,也不要立刻就全盤接受他的說詞,要分辨「可能的事實」跟他在傷害中所表現出來的混亂用詞跟過多的情緒表達方式。不了解他離開的傷害,就不能在之後的日子補足這個區塊,那麼他之後會再跑去其他教會流浪的可能性就更高了!

 

簡單來說,不要讓他把原本的問題,帶過來這個新的環境,問題越快解決越好。同時,不要跟著他一起批判原本的教會,可以傾聽,但立場要保持中立,否則會在論斷人的罪上有份。

 

並且,不要立刻鼓勵這個會友參與特別是檯面上的服事,還沒建立好的關係以前,不要談事工。很多的服事,如果沒有好的關係作根基,其實很容易弄巧成拙造成傷害。

 

第三,換教會的人對待原本的甲教會 - 我會鼓勵這個會友,待預備好後,多多跟原本教會的人聯繫,保持聯絡與恢復關係。

 

我知道有些牧者會覺得這樣做沒必要,甚至可能會沒安全感,怕這一隻羊又再跑回去,但回去又如何呢?重點是,這樣的效果對於當事人的心靈醫治有很大的幫助。當然,如果這個人還沒預備好,或原本教會的人已拒絕聯絡,那也沒關係。重點是,要教導會友,不是換一個教會就換一群關係,不要完全不跟原本教會的人聯絡,因為這樣很傷靈命,而且這樣讓我們跟世界的隔絕文化有甚麼不同?

 

可能昨天才在說:「耶穌愛你、我也愛你,我們是弟兄姊妹~」然後下一週你離開教會後就完全不再連絡,或是見面就很尷尬的感覺!甚麼!?那不就代表之前的關係其實也很表面嗎?因為雙方都無法說內心話啊~但這不是我們要的教會關係吧!如果教會還不講真誠,社會上哪裡還有一群人會講真誠的?

 

第四,換教會的人與後來的乙教會 – 請不要有過高的期待,因為沒有一間教會是完美的。

 

也不要拿原本的教會跟後來的比較,因為沒有任何益處。謙卑地跟人建立關係吧,慢慢地重新找到自己的服事定位。祝福你的靈命再次剛強!

 

二、最後還是針對以下三種人說話一下:

 

第一,信主但不去教會的人。

 

我認識為數不少的一些人,他們因為對會堂式的教會失望,所以就不去教會了,但是仍愛神,且會自己靈修。我絕對鼓勵他們繼續找一間適合他們的教會。但同時,也不要忘記,若他們的信心足夠,那為什麼不乾脆開始一間家庭教會呢?這樣他們可以做更有挑戰性的服事,也能夠藉著持續的接觸人為主多結果子。他們不該忽略了神所賜給他們的恩賜,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在服事神的過程中他們的生命才會持續的被磨練!

 

凡兩三個人聚在一起,就是教會,而當中一定會出現領袖人物。我知道有些基督徒喜歡聚在一起靈修禱告,也宣稱那是教會(沒錯,那也是教會!)只是他們沒有發展到領袖人物出現,而這樣的情況通常不會持續有新朋友信主。沒有領袖領受異象起來發展,他們就只能持續的停留在互相屬靈取暖的階段。沒有持續的外展行動,原本的人就會落入到內耗的循環!

 

不管你是去會堂式的教會、家庭教會,還是取暖型的基督徒聚集,除了追求個人生命成長,還有持續傳福音是最重要的!因為從果子看樹,我們才能知道這個聚集是健康的。相信我,一間長期沒有經歷增長的教會,很難健康起來。同樣的,只藉著資源與外展衝起來的人數,因著沒有真實的關係,也是不健康的。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高紐爾(Neil Cole)說:「我們蓋了一間教堂,然後把教會關在了裡面。」一個對的基督徒永遠不可能離開教會,因為他自己能夠連結到的人就是教會的概念了。當然,不管會堂還是家職場教會,最重要的是你有否在委身於一個有異象的團隊?最後,給信主已久的基督徒,於其一直感嘆教會的某些領袖的情況,倒不如自己成為那稱職的領袖吧,否則多說也是無益。

 

第二,換教會的人。

不管他換教會的理由是甚麼,關係的維持很重要。請他要務必要學習表達對原本教會的感謝,並尊榮他們,特別是那些幫助、陪伴、栽培過你的人,最好不要只是口頭上,能夠有實質的回報很重要(送點心、出錢出力奉獻)。

 

就算原本的教會牧者曾經犯過錯傷害到你,只要你知道他也曾真心的幫助過你,就為此回報他吧!對你跟他來說都是一個醫治。更重要的是,當你願意為了去愛人而付出更多時,你的生命必然成長!

 

第三,受傷的牧者。

辛苦了,你們一定付出了很多。你們的青春、精力、金錢、信任….。在一切複雜的情緒當中,謝謝你們仍選擇持續走在服事神的道路上。一定有不少人因為你們而得救恩與幫助,只是他們或許還不夠成熟到懂得表達而已。或許,選擇成為領袖,是你們生命中最喜樂,卻也是最痛苦的一段時光,但無論如何,這樣的生命經歷若能讓我們感受到耶穌所經歷過的極小部分,那也就值得了。真的謝謝你們對神國的付出!

 

換教會這詞對教會的兩種人是敏感的,對另外兩種人則是無感的。對「牧者跟門徒」是敏感的,因為他們犧牲了、他們擺上了。對「消費者跟群眾」是無感的,因為他們消費了、拿取了。直到無感的人能夠「感同身受」,直到敏感的人能夠「感動眾人」,否則這會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如果教會是一體,為何不能跑教會?」群眾問。

「如果教會是跟隨領袖,你為何能夠跑教會?」領袖問。

「你們到底在搞什麼?」非基督徒問。換教會的確很複雜,大家都矇了~

 

因為互相的「關係與定位」不夠清楚,雙方會常常活在不切實際的期望與突如其來的失落裡。最終造成一種很弔詭的現象:「我很愛主,可是我不敢想過去一樣參與建立教會了,因為....。」

 

只要別人跟隨卻不與人做連結的牧者,會一直自我設限。只要與人連結,卻不要跟隨牧者的群眾,會一直自我放逐。

 

願意連結跟跟隨的領袖到底在哪?然而,教會的真實定義,我覺得就像三位一體一樣,是如此的奧秘,卻又是如此的需要了解。

 

你的異象,決定了你牧養的方向。

 

你的心境,決定了你在教會中的處境。

 

你的信心,決定了你在屬靈裡的看見。

 

你的生命,決定了你在與人與神間的韌性。

 

是的,直到我們學會互相擁抱,否則我們總會在有意無意間互相傷害,這就是我們脫離不了的人性的可悲。然而,唯有願意成為領袖的人,在追求建造教會的過程中,才能在痛苦與喜樂中瞥見神對祂的永恆心意,並帶著這樣碎片般的看見,繼續往前走,直到它被拼湊起來。

 

我想,那也是我們見主面時,能夠給祂的最好的禮物之一,就是我們對教會的深刻認識!一起加油!

 

結論:

換教會的確很難避免傷害,但盡力保持良好的關係,是神所要看見的。之後持續的關係聯絡、互相祝福與尊榮,對於雙方之後的靈命成長來說都相當重要。換教會後,牧者與會友都不要自我定罪與互相定罪,因為隔絕與攻擊只會產生更多破口與誤會,但持續溝通與連結則會帶來醫治與成長!

 

當關係被恢復,靈命就會更自然的經歷復興!教會內一定會發生一些令人感到無奈、矛盾的事情,但把自己的靈命顧好,有智慧的跟隨教會的領袖與事工,相信彼此的生命都會一起成長的!

 

就算信仰的路上有許多風風雨雨,但太陽一直都在。不成熟的基督徒會認為是教會需要他,但成熟的基督徒會知道是他需要教會。我很愛很愛教會,因為教會建造了我,我也自願一輩子建造教會。那你呢? :)

 

阿國祝福每一間教會都興盛唷!

 

(文章授權/陳思國)

author

陳思國

基督教書房暢銷書作家,著有《被翻轉的男孩》、《醉在聖靈裡》、《內室禱告手冊》,致力於各處巡迴講道,同時推廣內室禱告與聖靈權能事奉的操練,現為神國翻轉教會主責傳道。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