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公司中最重用的左右手跳槽,或教會中曾一起並肩作戰核心同工跑掉,常讓領導者感到痛苦,百思為何留不住將才?但事出必有因!

      全球領袖高峰會口碑極佳的講員派翠克˙藍西歐尼。

全球領袖高峰會口碑極佳的講員派翠克˙藍西歐尼(Patrick Lencioni),曾被《財星雜誌》(Fortune Magazine)票選為「不可不知的管理大師」,在今年台灣領袖高峰會中,藍西歐尼以「如何失去你最好的人」(How to Lose Your Best People)為題,指出員工(同工)工作痛苦的3大原因,和領袖很有關係。

從小看到爸爸成為公司中最優秀的業務員,卻總是對工作抱怨不斷、感到痛苦,長大後成為知名管理顧問大師的藍西歐尼發現,讓人感到快樂的重點,不是找到一個好工作,而是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

藍西歐尼強調,不想失去公司或教會中最好的員工(同工),至少要重視「工作痛苦的3個徵兆」,這往往是同工留不留得住的基本關鍵。

一、沒有人喜歡「被忽視」 學習關心下屬

大學畢業後,藍西歐尼就進入最頂尖的公司上班,薪資、資源樣樣都好,但不久即感到痛苦,不到2年就選擇離職。「起初我跟上司打招呼,他沒反應,一開始以為他沒看到我,但之後都是如此。」

曾有一位女性員工告訴他,自己生產後復工第一天,她的主管對此不聞不問,這些例子都顯示出:「領袖根本『不了解』,甚至『不想了解』他的員工。」藍西歐尼強調:「被冷落是痛苦的,沒有人喜歡被忽視。」

2013台灣領袖高峰會台北場於真理堂舉行。      (攝影/記者張嘉慧)

曾有一位醫院員工觀察到,某醫生每次值班時,大家都很樂於工作,一次談話中得知,這位醫生連醫院中一位清潔人員的家裡狀況和背景都瞭如指掌,原來這就是大家喜歡與他工作的答案。

「領袖若不願意關心員工,就等於把錢丟入火坑;反過來,領袖願意去了解各階層的員工,帶出的影響力是很大的。」藍西歐尼鼓勵領袖學習關心下屬,即使一開始會感到尷尬,但若願意謙卑下來這麼做,會獲得美好的果效。

「如果你(領袖)不願意這麼做,那可以考慮當個獨立工作者,因為我認為神呼召你成為管理者,是要去愛那些為你工作的人!」

二、幫助員工脫離「自覺無關緊要」的心態

藍西歐尼指出,「員工看不到自己的工作能改善他人的生活,就不會樂於工作,也不會打從心裡感到快樂。」意即,員工如果看不到自己的工作與「人的價值」有關,就不會有持久性的自我實現,因此領袖有義務滿足員工這部分的渴望。

他舉醫護人員「清理糞便盆」的工作,也許有人覺得這沒有甚麼了不起,但若身為主管,藍西歐尼會告訴員工:「你(們)在病人最有困難的時候,給予他們尊嚴。」不斷提醒、幫助員工找出工作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自己的工作能為這個世界的人們帶來喜樂與希望。

三、不淪為工作奴隸 幫助員工「自我評估工作價值」

夏忠堅牧師舉橄欖球星提姆˙堤博(Tim Tebow)為例表示,當他在球場上遭遇低潮時,仍積極走入各地關心弱勢族群、參與慈善活動,因為提姆知道,還有許多比球賽輸贏更重要的事值得他去做,因為他知道工作的成就不在於打贏幾場球賽,而是「生命的價值」。      (攝影/記者張嘉慧)

「員工要學會自我評估工作表現,如果成功是一味取決於他人的意見或想法,最終會淪為工作的奴隸。」藍西歐尼建議,自我評估不能只用量化,還要用質化。當服務人員拿到小費時,會感到開心,不是因為拿到錢,因為那一點小費並不會對他的生活產生多大改善,會開心是因為「服務被肯定」。

曾有一位速食店老闆想幫助一位打工員工改變工作態度,於是要求員工自我評估工作表現,最後老闆建議他「數算自己今天讓多少客人露出笑容」,而非數算上門的客人有多少位,結果不只改變員工的工作態度,也加深上門客戶對該店的好印象。

領袖必須幫助員工評估、了解自己工作的「價值」,而非「價錢」(薪資、分數),這才是幫助他們能不斷工作下去的動力。但往往領袖沒這麼做的原因多半是因為:1)懶惰,覺得用量化比較快、2)不敢肯定用質化是否真的能評估正確、3)深怕因此「失去糾正的主權」。

「所有公司和教會都應該要求主管做到這3點!」藍西歐尼說,管理當然還有很多其它層面的論述,但他認為這3點是最基本的,只要做到就能改變團隊和客戶,最重要的是「改變生命」,因為管理是一種服事,從現在開始要求自己的公司及教會,別因為這3個因素而流失掉好的員工(同工)。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