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讀經:耶利米書1~6章)

 

約西亞八歲就當了猶大的國王,別看年紀小,卻是定意尋求神。在他成年之後,立即開始了一系列的改革:除掉國中的偶像,潔淨耶路撒冷,重修聖殿。二十六歲那年,他命祭司和利未人帶領所有的百姓守逾越節,規模浩大,應許之地上呈現出一派復興的景象。

 

在約西亞的王宮東北方約三公里的亞拿突城裡,有一位跟他「同齡」的年輕人,名叫耶利米。作為亞倫的後裔,耶利米能生活在約西亞作王掌權的時代,可以說是生逢其時,令人羡慕。自幼年起,他的父母肯定對他言傳身教,讓他熟悉獻祭的流程,只待三十歲時,穿上以弗得,繼承家族祭司的職分。

 

還沒等到正式入職,神的話便臨到耶利米,呼召他起來作先知。對耶利米來說,這呼召來的有些太突然,甚至有些倉促。畢竟,他生在祭司的家裡,作祭司才應該是他人生的命定。耶和華知道他的心思,在呼召之初,便對他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利米書1:4~5)

 

原來,讓耶利米作先知並非是神臨時起意,而是早在他出生之前便已定好。也就是說,他生來就是要作先知的,而不是當祭司。但是,耶利米仍覺得不妥,他回答說:主耶和華啊,我不知怎樣說,因為我是年幼的。(耶利米書1:6)

 

耶利米知道,先知跟祭司還是有所不同的:前者重宣講,後者重操作。根據耶利米的性格特點,他更喜歡後者的工作。另外,在耶利米之前也有數位先知興起,如阿摩司、何西阿、以賽亞、彌迦。對他們的遭遇,耶利米必定不陌生,因此,他拒絕神的呼召。拒絕總要有個理由吧?耶利米找到了一個,那就是自己太年輕了,根本就無法勝任先知的工作。

 

這的確是個很好的理由,因為年幼而缺乏經驗,那好事就有辦砸了的危險。不是我不想幹,乃是為了任務能更好的完成,還是請比我強的人吧!但是,神知道他真實的想法,根本不是擔心自己無法勝任,乃是覺得壓力太大,擔心會遭遇危險。說白了,不是年齡小,而是膽子小。

 

耶和華對他說,先知所講並非經驗之談,乃是神直接的啟示,所以年齡不是問題。至於遭遇危險的問題,那是一定的,而且是無法避免的,但神承諾會搭救他,因此也就不必害怕。耶利米不再有推脫的機會,成為列國的先知是他此生的使命。

 

承接了先知之職後,耶利米便看見了從神來的異像。首先,他看到的是一根杏樹枝,這意味著有事情要發生了,因為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時,杏樹較早開花。具體是什麼事呢?接下來的異像便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看到了一個燒開的鍋,從北而傾。意思很明顯,就是要有北方的軍隊來攻打猶大的城邑,使之覆滅。也就是說,猶大國此時的處境萬分危急,隨時可能會遭遇亡國之災。

主啊,求祢讓我看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雖然情況危急,但猶大人卻渾然不知,仍以為國泰民安,歲月靜好。這好比上游的洪峰將至時,下游的河邊淺灘上有一群正在嬉戲玩耍的孩子,他們只顧打鬧,絲毫不知危險正急速趕來。這時,若有人發現了險情,他該怎麼辦?他一定會奔走相告,大聲疾呼,既或是喉嚨喊破也在所不惜。

 

在耶利米看到異象的那一刻起,他就成為了那危險的發現者,縱然眾人皆醉,他卻十分清醒。他不再以年輕為藉口,也不再怕別人的嘲諷與反對,更不再一說話就臉紅,而是開口向猶大人呐喊。

 

這一喊,就是四十年。

 

他指出神的子民犯了「淫亂」的罪,就是拜偶像而離棄真神,他向猶大人呐喊,告訴他們神的審判即將到來,當務之急,必須向耶和華回轉。向來沉默寡言的耶利米成了耶路撒冷街頭最能講的人。

 

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裡面煩躁不安。我不能靜默不言,因為我已經聽見角聲和打仗的喊聲。(耶利米書4:19)

 

自見到異象起,耶利米便不再沉默,他也不能沉默。他的眼中已看見敵人的軍兵,他的耳中已傳來打仗的喊聲,年齡再小,嘴巴再笨,他也要開口講話,好讓自己的同胞避免這場殺身之禍。

 

作為基督徒,我們常閉口不傳福音,有時牧者,也常覺得沒什麼信息跟弟兄姊妹分享。過去,我們總是將之歸咎為嘴巴笨,缺口才,現在才得知,根本的原因是我們缺少屬靈的看見。只看眼前的歌舞昇平,看不到未來的硫磺火湖,自然缺乏傳福音的激情。只顧忙碌服事,沒有恆久地安靜靈修,自然無道可講。

 

主啊,求祢讓我看見!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