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是否應讓孩子知道,父母正面對的困境和情緒?面對生命中的掙扎或挑戰時,家長可能會傾向對孩子「隱藏」自身感受,然其實,向孩子表達情感,是幫助他們學習屬靈功課的大好機會!
iBelieve專欄作家——貝基・貝雷斯福德(Becky Beresford)分享,身為家長,可適度向孩子展現情感,分享自己正經歷的掙扎,使孩子參與在父母的「信仰路程」,這對孩子而言,是非常好的學習。
情感豐沛的貝基,常為了各樣事情哭泣,不論是感動或悲傷難過,情緒都一覽無遺。過去,因害怕情緒成為他人負擔,漸漸地隱藏自己。
然而,當情緒在心中翻攪,並與上帝更深互動下,貝基被神提醒,其實情緒是美好的,並可以用以榮耀祂。因過往社會經驗,使其認為「情緒化」是負面標籤,然而,神卻提醒,適當向他人表達情緒,其實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在孩子面前。
(圖/Shutterstock)
對孩子誠實
身為母親,仍需面對生命掙扎,依然會感到害怕、生氣、難過...。過去的貝基認為,要培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家長就得學會「隱藏」自身感受,不能讓孩子知道父母的負面情緒。但後來漸漸理解,原來,「誠實」向孩子表達自己,才是好的互動方式。
人渴望與他人建立真實關係,在此關係裡可以做自己、可以不完美。對於長時間相處的親子來說,為何家長會抗拒與孩子建立真實的關係呢?
貝基希望表達的,不是要將所有負擔都傾倒給孩子,也非要將麻煩與試煉全然布公。而是,透過聖靈的智慧與洞察力,適當向孩子表達出「媽媽真的很難過」,這是可以的、也十分重要。
孩子其實十分「敏銳」,能分辨父母表達的真偽。他們隱約知道父母正在難過,也渴望爸媽向其誠實分享。同理,在家長內心深處,也有著相同渴望。
對於最親近的人,我們可自由地以真實和愛,表達感受;貝基建議,將情緒的面具摘下,讓孩子參與在父母的情感中,若我們正與神一同面對生命挑戰,可藉此使孩子學習一輩子受用的屬靈功課。
(圖/Shutterstock)
應與孩子分享感受的「三個理由」
一、教導他們如何親近神
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希伯來書4:16
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其實反映了神與我們的關係;我們需要了解,神如何與祂的孩子互動,尤其是感覺生命一團糟之時。
神並不希望祂的孩子把一切狀況都憋在心底,祂想要我們勇敢來到祂面前。當跪下來禱告向祂呼求,表達自己真切需要祂與我們同在,淚水從臉上滑下,這正是愛我們的天父希望看見的。
敞開心扉面對神,是我們向孩子示範一個重要的信仰功課:當全然將憂慮、重擔,擺在救主面前;我們與神的親密關係,是真實且永恆的。
(圖/Shutterstock)
二、教導孩子如何擁有健康人際關係
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馬書12:15
健康人際關係包含「理解情緒」,因此,孩子需了解人有多種感受。當其經歷這些情緒的表現時,父母可教導孩子明白怎麼做,並如何與需要的人「同行」。
「耶穌哭了。」(約翰福音11:35)由此可見,耶穌會與祂所愛的人一起哭泣。因而,向他人表現「同理」的感受,是「表達愛」的方式,可使人有安全感,且願意真實分享所經歷的感受。
貝基自己就是讓孩子知道,即便是負面感受,也可表達出來。她請孩子誠實敘述感受,並真心傾聽其分享。她與孩子談心、並一起禱告,將情感帶回基督面前。自從貝基開始這樣做之後,孩子們也開始關心起媽媽了。
當孩子看見她哭泣,會主動上前關心,並嘗試與媽媽談心。孩子正模仿媽媽帶領他們的方式,當看見媽媽難過時,他們開始練習所學。
在家中營造真誠且同理的傾聽氛圍,彼此表達真實情緒,對孩子來說是很重要的。
(圖/Shutterstock)
三、教導孩子如何「愛人愛己」
從詩篇13篇的六節經文中,看見大衛從極度絕望,轉變成讚美神。在詩篇中,大衛將自己的情緒展露無遺,而他總在最後轉向天父、和祂信實的應許。
在艱難日子裡,負面情緒可能會對周圍人造成影響,但天父是一位「饒恕者」,祂有能力挽回任何局面、修補所有傷口。我們可能會在情緒、情感中跌倒,但神的恩典會與祂所愛的同在。
我們可以因福音祈求神的饒恕,同時寬恕自己,天父會保守並帶領每人的生命,當明白這真理,定罪便不再影響你。被神赦免的感動,能鼓勵我們以同樣的愛饒恕人,尤其是孩子。
貝基表示,家庭關係需要時常練習「彼此道歉與寬恕」,以及表達「無條件的愛」。我們白白從神那裡領受,也當白白地給予。
願身為父母的每個你,都能克服阻力,邀請孩子參與生命中發生的事。在神的幫助下,在此角色中,成為誠實、真切的人;使孩子透過參與父母的生命旅程,一步步學習如何「跟隨上帝」!
(圖/Shutterstock)
精選要聞》
「理性的人」很難信主? 不愛禱告、不來教會也無妨,試試「這款」攻破其心房!
「真的太美了,感謝主!」淡江新堂獲建築獎 福音基地成新「地標」,引人遇見耶穌
「神要醫好我,只是彈指之間!」脊髓之父王顏和醫師罹癌,服事末了喜見「天使」迎接
6位CEO給年輕人的建議「會賺也要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