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左:陳景容教授與個人大型馬賽克巨作《音樂頌》;圖右上:陳教授創作過程(攝於二級警戒、疫情前);圖右下:切馬賽克的器具。(圖/記者陳俐卉、陳景容、嫚玲 提供)

陳景容從小,因所居住的家鄉,來了許多宣教士,並看見英國宣教士蘭大衛醫生的妻子連瑪玉的「切膚之愛」,深受感動,後續生命被這些宣教士的生命深深影響,因而信主。陳景容本身專精與熱愛各種藝術、文學領域,其中擅長馬賽克鑲嵌畫作,常耗費大量精力,製作出與信仰相關的作品,揚名國際,曾將作品致贈羅馬教宗、羅馬尼亞,見證神的榮耀,現年88歲的他仍不停燃燒生命,不間斷創作。

陳景容,1934年出生於台灣彰化,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武藏野美術大學、東京學藝大學與東京藝術大學壁畫研究所,現為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名譽教授,在台灣早期畫壇非常活躍,曾為「五月畫會」要員;1986年後長期旅居法國巴黎與遊歷世界各地;研究範疇極廣,擅長素描、油彩、壁畫、馬賽克鑲嵌畫、版畫、陶瓷畫等。

 

其中,陳景容在馬賽克鑲嵌畫上,可謂台灣首屈一指的大師級人物,嚴格堅持古典風格與方式創作,並今年高齡88歲的他仍不停止產出,作品藏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國家音樂廳等,並至今能見於花蓮門諾醫院二樓的《醫身醫心.視病猶親》、台東基督教醫院《耶穌的祝福》。

陳景容教授工作室與馬賽克材料。(圖/陳景容 提供)

陳景容馬賽克作品《耶穌的祝福》局部,安裝於台東基督教醫院。翻攝自《陳景容鑲嵌畫作品集》。(圖/記者陳俐卉)

「切膚之愛」生命影響生命

生長於彰化的陳景容,小的時候常看見當地宣教士捨己為著當地人,是與這群宣教士有著不同血緣、身分,是他們所不認識的人民,犧牲付出,願意付上極大的代價與行動去愛這些人,讓陳教授永遠難以忘懷,因而去到教會。

 

他回憶,以前家鄉有位英國宣教士,也就是彰化基督教醫院創辦人蘭大衛,當初在要治療一位皮膚潰爛的台灣病人時,一直找不到願意捐贈皮膚的人,蘭大衛的妻子,同時也是英國宣教士連瑪玉便自告奮勇移植皮膚給這台灣人,成為眾所周知的「切膚之愛」,這樣的事蹟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直到陳景容高中時期,只要有班上同學承認自己是基督徒或有人說自己是基督徒,大家都會感到「敬畏三分」,後來從小被這個信仰吸引的陳景容,便決定去到長老教會,並進而受洗,歸入主的名下。

 

陳景容的妻子也表示,自己在花蓮美崙長大,自家隔壁就是門諾會美崙教會,從小就親眼看見他們那邊的宣教士徒手建造教堂,並自己也常與這些宣教士的孩子玩在一起,從小便親眼看見這些宣教士如何愛台灣的人,照顧東部人民的健康,其中有位長年在花蓮縣服務的護理長魏海蓮,許多年深埋於台灣,並在台獲獎,返國後仍未婚,其生命讓陳景容的妻子深受影響。

 

另外,陳景容也記得,有些國外的醫療宣教士,因為知道原住民沒有錢就醫,就算生病了也不去到醫院,這些國外宣教士就親自進到偏鄉部落去醫治這些人,並且去到部落的過程十分危險,要跋山涉水,及透過兩根繩索,一步步小心翼翼的抓著,過到對岸,陳景容說:「外國人都人高馬大,上面與下面的繩索,因為重量,離自己很遠,需要很有臂力,用力抓著。」他形容,過程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喪命。

 

知道這些之後,一次妻子意外的牽線下,特地為當時才剛新建的花蓮門諾醫院住院大樓製作一幅巨大的壁畫,就是現今仍可於醫院看見的《醫身醫心.視病猶親》。

 

在這長1000公分,高200公分的壁畫裡正中間為耶穌拿著放有藥水的玻璃瓶遞給小女孩,並有許多受傷、需要醫治的人前來渴望來找耶穌,耶穌的神情據陳景容構想,在莊嚴中帶有慈悲與憐憫,並有本《聖經》放在祂的大腿上;本想放上外國醫生的微笑作為中間人物的他,後來認為改以耶穌為主,在畫作上,更為動容。

 

製作過程,陳教授來回去到許多國家研究、學習各國大師的鑲嵌畫,努力思想要運用什麼樣的材料呈現,終於從1996年至1998年初,大致完成,總共用掉大約20萬片石塊!並每片四邊都要切割,故至少要切上80萬刀又因堅持每邊經鐵鎚敲打,故有時在敲打時,不像一般直線型的切割,有時有邊不小心敲碎了就得重來,比起一般的畫作,還費上更大的功夫,但陳景容仍堅持完成了!

花蓮門諾醫院《醫身醫心.視病猶親》局部。翻攝自《陳景容鑲嵌畫作品集》。(圖/記者陳俐卉)

《三博士來拜》局部。(圖/陳景容 提供)

作品揚名國際,渴望帶下神祝福

過去在2003年,他也曾贈與梵蒂岡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馬賽克作品《聖家畫》並接受教宗的祝福;在2019年,受羅馬尼亞博物館館長奧雷爾.奇里亞克(Aurel Chiriac)及總監邀請,於奧勒迪亞市國立博物館(Muzeul Tarii Crisurilor)舉行其個人特展,展示馬賽克鑲嵌巨作《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並為唯一在世受邀的藝術家。

 

後續,為推動國民外交與促進台、羅文化藝術交流,並表達感謝,陳景容特別贈予羅馬尼亞館方,歷經多年嘔心製作的巨幅作品,作為永久展出。他表示,此幅馬賽克巨作,象徵上帝為羅馬尼亞、臺灣及全世界祈福,並強調此與2003年捐贈教廷的《聖家畫》為相互輝映。

2003年晉見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受教宗的祝福。翻攝自《陳景容鑲嵌畫作品集》。(圖/記者陳俐卉)

陳景容教授與貴賓攝於後贈予給羅馬尼亞博物館典藏的巨作《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前;陳景容表示耶穌的手指表示東正教手勢,並腿部分為展現十字架。(圖/陳景容藝術文教基金會FB)

在製作《瑪利亞和耶穌的祝福》當時,陳景容也花費多年的努力與時間,堅持遵循古法,用手工切割石塊,以鐵鎚將不計其數、來自各國的石頭鑿成適合的大小、形狀,再依顏色構圖,將整幅畫排列出來,最後,運用特殊熬製的漿糊,一顆顆貼黏,過程無法想像的艱辛。

 

雖然創作過程非常不容易,但陳景容說,不曾想過放棄,並很特別的是,神好像總是都會帶領著他,每次在思考要怎麼構圖時,每每都可以有延伸出來的創意及如何把畫面呈現出來的構圖方式,引導他進行創作。

 

寧靜的世界

回顧過往的一生,陳景容說如同他《散步老人》這幅炭精畫作,一位於黃昏下,在羅馬廣場慢慢前行的老人,拄著拐杖,走向遠方的教堂,身旁有茂盛的大樹,襯托、吸引著路人,看向一路上一盞盞的明燈,指引著教堂的方向,他補充:「繪畫不像文學能用描寫的,只能用象徵的。」他表示,很喜歡這幅畫作,令他感到非常寧靜。

圖左:油彩《天使報喜》。;圖右:《散步老人》。皆攝於《我的繪畫與音樂》陳景容個展。(圖/記者陳俐卉)

 

【陳景容個人畫展資訊:截至1/13(四)止,於師大美術系館德群藝廊,共展有107幅作品。】

 

精選要聞》

「出獄像度假,入獄才是回家」 他痛徹悔改、僅帶「兩句經文」出98

「禁食」8

為何失去健康、金錢、家庭...? 張建中牧師:你可以追,必追得上,都

未來趨勢?隱憂?基督徒不能忽視的議題!

 

【積佳國際溫和洗髮組】奉獻專案》點此奉獻

 

LINE官方帳號/每周更新》加入好友

 

LINE社群/每日更新》點此加入

簡單好用!一鍵閱讀今日報—自己做今日報App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