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有民眾覺得,左鎮教會就像座落在森林中的城堡。

有民眾覺得,左鎮教會就像座落在森林中的城堡。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哥德式建築的左鎮教會外觀宏偉,高舉十字架。

哥德式建築的左鎮教會外觀宏偉,高舉十字架。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歐式外觀、高約7層樓的左鎮長老教會新堂於2000年完工,歌德式教堂在陽光照耀下,相當奪目,成為左鎮的地標。教會園區中,還設有「拔馬平埔文化館」及「羅來受紀念館」,往教堂後方走去,有一條「愛之路」,置身其中,彷彿來到歐洲城堡。

「在左鎮,教會擁有最大的影響力量!」左鎮長老教會牧師蔡紹雄表示,左鎮教會昔日稱為「拔馬教會」,至今已經143歲,是當地3座百年以上歷史的教會之一。

從簡陋搭建空間,到現今佔地約2百坪仿歐式的左鎮教會,不僅是山區觀光景點之一,慕名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更是當地人文發展的中心。

歷經烽火浩劫 不毀宣教熱心

百多年前,為滿足左鎮的基督徒期待有一處鄰近的聚會地點,會友們齊心戮力募款及搬運建材,1870年左鎮的第一間教堂終於落成。

1870年左鎮的第一間教堂落成。

1870年左鎮的第一間教堂落成。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歷經多次遷移及重建的左鎮教會,曾發生1915年的「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山區民眾群起與日軍對抗,使戰火蔓延至左鎮、南化、玉井等地區,不少信徒因此罹難,同時波及到國外宣教士,教會生存面臨前所未有的劫難。

但福音沒有因此消聲匿跡,台灣光復後,教會長老啟動教堂重建工作,陸續開展佈道所、興辦小學等事工,在當時篳路藍縷的環境中,成為造就優秀基督徒人才的搖籃,左鎮教會最興盛時期,曾有1千多位會友,近年因位於偏鄉,人口外流嚴重,目前會友約有近3百人,即便如此,仍沒有減少教會的宣教熱心。

2000年時,也是教會設教130週年,左鎮新堂落成,不僅外觀美麗,同時具文化歷史意義,使教會成為當地的信仰與集散中心。蔡紹雄表示,左鎮是全台西拉雅族最多的地區,5千多人中,有一半是西拉雅族人,基督徒比例也相當高,這與當地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

西拉雅族深受基督信仰洗禮 成立拔馬平埔文物館

400年前荷蘭人來到台灣時,透過翻譯《聖經》,教導西拉雅人學字,這是左鎮接觸福音及西化的起源。2百多年後,馬雅各醫師透過醫療宣教,再度來到此地,西拉雅人不僅沒有反抗之心,反而親切的說:「紅頭髮的親戚回來了。」

教會旁設立「拔馬平埔文物館」,見證基督信仰與西拉雅平埔文化環環相扣。

教會旁設立「拔馬平埔文物館」,見證基督信仰與西拉雅平埔文化環環相扣。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馬雅各醫療宣教之門因此順利打開,之後建立起左鎮教會,隨之帶動教育事工,開辦各類班級,提升當地教育水平,更是突破傳統窠臼,成為讓女性受教育的先河,堅定傳承信仰與教育的使命。

為使這些平埔族文化與重要歷史得以傳承和被紀念,1997年,教會於旁邊的空地設立「拔馬平埔文物館」,將在地居民提供的1千多件古物,整理出200多件於館內展示,並推出特展,內容包含在地文化、人物介紹及宣教腳蹤等,成為基督信仰與西拉雅平埔族文化環環相扣的最好見證。

蔡紹雄表示,將這些珍貴的西拉雅文化遺產保存下來,不僅能凸顯出特色文化,更是加深在地居民對教會的認同感。

拔馬平埔文物館內的設置及展出文物。

拔馬平埔文物館內的設置及展出文物。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帶動身分認同及合一 創造專屬西拉雅的救恩故事

教堂後方的一條「愛之路」。

教堂後方的一條「愛之路」。 (照片來源/左鎮長老教會)

左鎮近年來積極參與平埔族文化推廣和西拉雅正名運動,因為這項共同目標,真實帶動全鎮更加合一,加深其凝聚力。蔡紹雄強調,「身分認同」也是「文化宣教」的重要一環。例如,猶太人不會因為信主,就推翻自身的傳統文化,反倒將基督教信仰視為族群延續的最好方法。

而「故事」是一個民族形塑身分認同的重要管道,不斷的向子孫訴說祖先的故事,能形成族群共同記憶,因此,不管是左鎮教會,抑或是拔馬平埔文物館,都是在創造專屬西拉雅的救恩故事,建構跟隨基督的西拉雅族身分。

由於左鎮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教會近2年來也投入西拉雅文化節慶,耕耘觀光福音,盼更多使基督徒與未信者都能了解及認同教會對於社區工作的用心,使教會成為凝聚共識的平台,為西拉雅族人共譜美好的未來。

【左鎮長老教會小檔案】

● 教會名稱: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左鎮教會
● 建立日期:1870年建立;2000年獻新堂
● 現任牧者:蔡紹雄牧師
● 是否開放參觀:是。需事先預約。
● 連絡方式:06-5731076
● 教會地址:台南市左鎮區左鎮里128號【MAP】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