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早知未來,只為活好現在。(相片/佈亮提供)

(讀經:以賽亞書13~19章)

 

聽一位牧師講道,他說自己當年讀小人書的時候,心會隨故事情節一起跌宕起伏。每當好人遭難,小人得志,壞人發達時,他便憂傷難過,憤憤不平。因此,讀書不再是享受,而是「難受」。

 

後來,他改變了閱讀的方法。讀一段開頭之後,就直接讀結尾。那時的作者都比較「仁慈」,結局總是正義戰勝邪惡,主人公也總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因此,當他再讀中間部分時,無論故事主角的遭遇多麼艱難曲折,他都不會過於擔心。用他自己的話講,想著結尾看過程,少了一些懸念、刺激,但多了一份從容、灑脫。

 

這種「結局已知,過程未知」的讀書方法,像極了人生。自出生起,人就註定要死。從這個角度看,人生沒有懸念。但是,從生的到死的過程,卻是未知,包括何時死,如何死也是未知。因此,人生又可說是充滿了懸念。

 

倘若每個人都想著死亡度今生,那一定會少一些斤斤計較,多一點寬厚包容。只是,太多的人並不關心結局,甚至選擇無視,否則,哪還有理由不擇手段的爭名奪利!

 

的確,有人不同意這種「劇透式」的閱讀方法,也不願多想自己的最終的結局,寧願在糾結、忐忑、或者是好奇中等待結尾的到來。可人生畢竟不同于文學作品,小說寫錯了可以更改,人生活錯了卻不能重來。更何況,這本書不喜歡可以另外換一本,但人生卻不由自主。若對未來完全未知,當巨大的患難臨到時,人如何有勇氣活下去?

 

在先知以賽亞的信息裡,猶大人要受到神嚴厲的懲罰。他周邊的列國,就是腓利士人、摩押人、埃及人,亞述人,巴比倫人等都會成為神的工具,輪番來攻擊他們。最終,他們將亡國於巴比倫。若只是看過程,人們會認為這些國家強大無比,甚至覺得他們的神明也比猶大人的神強。但是,在先知的眼睛裡,他看到了更遠的未來。

 

無論這些敵人現在多麼強大,對猶大人進行著怎樣的打擊和奴役,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結果,那就是必要滅亡,神的子民卻要復興,全地的人更是要提說、敬拜耶和華的名。

 

先知的預言,宣告了列強的結局。當猶大人受他們欺壓時,會因為知道結局而不至於求死,乃是充滿盼望。因為提前知道了未來,他們可以度過艱難的歲月。而且,當先知的預言應驗時,他們的信心會更加得到堅立,可以迎接更大的挑戰。

 

就人類最終的結局來說,聖經也已早早給出了答案:世界的末了,罪人滅亡,義人得生。基督得勝,撒但失敗。這些,都是聖經中最為明顯的啟示。因此,當我們處境艱難時,不妨也多想想未來的終局。相信,你也會跟保羅一樣,對眼前許多的苦楚不那麼介意了。事實上,耶穌能勝過苦難,也是因為看到了那擺在前面的喜樂。

 

早知未來,並非讓人生失去懸念,更不會讓人生失去精彩。每一天,我們如何活?每件事,我們作何選擇?我們在世具體的時間有多長?等等,這些都是未知,我們也充滿好奇。因此,神讓我們知道最終的結局,不是讓我們像預知了足球比賽的比分一樣,活的索然無味,乃是在興奮和期待之餘,少了一份恐懼、害怕,多了一份淡定和從容。

 

只是,還是要提醒,先知不同于小人書的作者,他們預言的結局不是看一眼就可以了,乃是需要信心來接受。惟有信神是掌管歷史的主,那預定的結局才會與你我有益。

 

早知未來,只為活好現在。

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請支持今日報媒體事工,謝謝您~(點此奉獻)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