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鐵杵磨成繡花針的美德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鐵杵磨成繡花針的美德似乎有些不合時宜。

過去我唸小學時,課本裡有則「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是一則幾乎所有華人都朗朗上口的故事。

故事敘述有個少年看到一個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便問她:「奶奶,您這是在幹什麼呢?」老奶奶說:「我在努力把這根鐵杵給磨成繡花針呀!」少年聽了深深被老奶奶的毅力所感動。

故事到這邊,是「課本」裡的故事,說真的,我不太喜歡,所以我接著把它給增修如下:少年深深被老奶奶的毅力感動。他忽然靈機一動,對老奶奶說:「奶奶,您這根鐵杵借我兩天吧!」於是,他拿著鐵杵下山賣給鎮裡的鐵匠,用換來的錢去店舖買了一小包繡花針,回到山上。老奶奶高興極了!這比她預期的速度不知快了多少年,她只拿了幾支繡花針,其餘的還給少年,少年再把那些針分送給山上有需要的人家,形成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故事被我如此一改,這「鐵杵磨成繡花針」該改成「鐵杵換包繡花針」了,不過我想後者聰明、益人、輕省得多。

我相信,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已深深烙印在每個學子的心裡,特別是過去台灣一元化的教育方式,故事所強調的美德,留在許多青壯世代的潛意識中,然而在進入21世紀這個大環境迅速變化的世代後,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也間接造成了台灣社會一個令人不捨與震憾的新興名詞-「窮忙」!

可不是嗎?許多人的思想被教育得單一化,就是去做、就是去做、就是去做,懂得「work hard」,卻不懂「work smart」!

「鐵杵磨成繡花針」的「精神」固然值得學習,但「作法」上則顯得視野不足!如果您還獨尊著「鐵杵磨成繡花針」的故事,不妨想想我改編的「鐵杵換包繡花針」,相信您將可以有更多時間,去做更多助人益己的事

  • 關鍵字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