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本報資料照、shutterstock)

憂鬱、低落、憤懣、衝突……等負面情緒,在每個人的生命經驗中,必定都曾出現過。面對這些情緒,有些人能藉著生活情境自然得到調適,然而,有些人會深陷泥淖、無法脫身,決定要以激烈手段自我了結。

 

台灣教牧心理研究院院長陳宇嘉提醒,面對有自殺意念的人,勿說浮誇激勵、讓人感到被挑戰的言語;沉穩持續地陪伴、同理與鼓勵,才能有效防止憾事。

 

當自殺憾事發生,談論此事時,不應過度追索細節與執行方法,避免有認同或模仿效應出現。對於自殺者的親密家屬,關心他們時,可從找出造成憾事的原因著手,並嘗試予以解決,後續探訪關懷中,也切記要「做需要的,而不是想要的。」

輕生憾事的背後:走不出負面情緒

17日上午,基督徒藝人艾成墜樓意外,引發社會震驚與討論。

 

陳宇嘉指出,「社會中普遍認為憂鬱、躁鬱情緒,是造成自殺事件的主因,這是不正確的說法。」他以長期投入生命關懷的「生命線」,及社工相關實務來看,曾有自殺意念的族群,當中有90%的人有能力藉由日常生活遇見的人事物轉念,僅有10%人口因不斷強迫性負向思考、情緒無法轉換、周邊支持網絡不足,最終選擇走上絕路。

 

「這樣的痛苦難以言喻。選擇輕生前,他們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不斷累積,會讓各式各樣的負面思考大量湧現,彷彿有千百萬個聲音在對他們說『你很失敗!』」

 

安靜卻有力量陪伴

面對走不出負向情緒、可能真的實踐輕生行為的人,陳宇嘉提醒,陪伴、關懷,是最能做到的行動;但在關顧對方時,只要安靜陪伴、讓對方感到被同理與包容即可,切勿過度激勵,也不應說出挑釁、刺激的話語,以免適得其反。

 

深陷負面情緒者就像是受了很嚴重的傷,照顧時,想當然耳不能反覆清洗、按壓傷口。例如,當有人因著接連失敗、挫折想要輕生,就絕不能跟他說:「沒事的、沒事的,我們都很愛你、會陪你。」

 

對這個人來說,各種不如意失敗是非常嚴重的大事。此時旁人一味說「沒事」,在負向思維引導下,有輕生意圖的人只會理解成:「你們都說沒事,那意思是我做的這些都不重要嗎?還是你們都不重視?或是你們其實一直看不起我?」

 

好的陪伴者,是傾聽傷心人說話即可。若他當下一句話也沒說,就安靜地等候他,傳達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嗎?有的話我們一直都在!」如此就已足夠。

 

築起愛網,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陳宇嘉分析,有自殺意念者僅有「一成」會採取行動,而有行動者,更只有極少數的人會在第一次自戕時致死;多數人都是在反覆輕生後不幸離世。

  • news-details
  • 辨別自殺意圖3要訣。(圖 /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面對情緒狀況極度不穩的弟兄姊妹,陳宇嘉表示,呼應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提出的「自殺防治守門人」理念,教會內應發展出接住傷心人的重重愛網,藉由訓練會眾學習辨識自殺意圖、瞭解適當陪伴與回應方式,對於可能採取行動的人即早做出協助和鼓勵,承接他們走過想要尋求死亡的低潮期。

 

辨別自殺意圖1問2應3轉介

1問:主動關懷、積極傾聽

2應:適當回應、支持陪伴

3轉介:資源轉介、持續關懷

 

陳宇嘉也提到,上述口訣有意者都能付諸行動,然,以基督徒而言,我們可有更多緊密支持與連結。

 

「信心、盼望,和愛這三樣是永存的,而其中最重要的是。」

—(哥林多前書13:13)

因著神,我們能幫助深陷低落的弟兄姊妹,重新找到愛與關係的意義。「能夠看見愛、知道自己是被重視與關心的,將對平復情緒、找回生命價值,大有功效。

 

面對遺憾,做在需要之上

當已用盡全力,卻仍無法阻止憾事發生時,該怎麼辦?陳宇嘉叮嚀:「要往前看,不要停在反覆檢討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

 

在緬懷離世者的同時,要明白「孤單」是促使輕生的一大因素。自殺者遺族在失去所愛後,短期內有較高機率會做出與親人相同的選擇,亟需周遭親友在此時多加關懷,避免憾事短期內再次重演。

 

關懷自殺者遺族,重點在於「做他需要的,而非助人者想要的。」

 

陳宇嘉說明,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因生活經濟過度困難選擇輕生。若是經濟相關因素,可先協助找到援助方案,使困境得以舒緩;當外部困境得著改善,進一步可就連結人際網絡、發展關係,使傷心人獲得需要支持,挪除孤單會帶來的輕生意念與行動。

 

而在關懷頻次上,起先應視需要,在短期內積極解決其困境。最急的問題都舒緩後,則可先維持兩到三天探訪一次、持續兩週,直到狀況更為穩定後,則可改成一週一次,持續至較為確定家屬情緒已平復後,再評估停止。

 

最後,陳宇嘉叮嚀,談論自殺相關事件時,不可過度鉅細靡遺地詢問語探討細節,以免在討論中激發有意輕生者採取行動,也避免情緒低落者模仿、認同效應的產生。

 

如需更多認識「自殺防治守門人」的相關資訊,可上自殺防治學會網頁自殺防治系列11:珍愛生命守門人閱讀、下載手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