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身為基督徒,該如何活在人的面前?但以理,因知道上帝是審判者,故而為神站立,甚至不顧性命;他的一生,恰恰是在示範「基督徒該如何合神心意地活在人面前」之最佳典範!

但以理是「義人的模範」

但以理原文「 דָּנִיִּאל (Da-ni-ye'l)」,所代表之意為「神是我的審判」,因而,先知但以理所見證的,就是「他的上帝是審判者」。

 

當時猶大亡國,但以理被擄至巴比倫,皆因「上帝是審判者」。但以理也因知道「上帝是審判者」,所以潔身自好、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污,甚至不顧性命也要為上帝站立。

 

但以理被擄時只有16歲。他從尼布甲尼撒年間起,直到古列年間止,歷經尼布甲尼撒王、伯沙撒王、大利烏王、波斯王古列、約雅敬王,共計曾在5個王手下當首相。

 

其中雖有挪亞、但以理、約伯這三人,他們只能因他們的義救自己的性命。這是主耶和華說的。—以西結書14:14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指出,據上述經文來看,但以理可稱為「義人的模範」,是特出的完全人,也是聖經保存的傳記中最「無可指責」的一位。

 

整體來說,但以理的一生:「經歷上帝神蹟之大」有如以利沙;「遭遇之奇」有如約瑟「輔政之長」有如以賽亞「異象之清晰」有如使徒約翰「學問之淵博」有如保羅「為人謙和」有如摩西。

 

以但以理個人的生命而言,恰恰是示範了——「基督徒公開的生活」該如何活在人前。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享《從聖經人物來解析屬靈生命系列》。(圖 / 陳維濬牧師 提供)

但以理活出的5個「生活示範」

示範一:遇到困難時仍堅守信仰

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被擄到巴比倫的當時,只是少年人,他們被交給太監長照管三年。


事實上,侵略者讓「優秀俘虜」重新接受其文化教育,是「獲得人才」、「減少叛變可能」的一箭雙鵰策略,歷來不少侵略者都曾使用。

 

但以理和其朋友4個人中,有2個人的名字裡有「EL(與上帝有關)」,另外兩個人的名字則有「Y(與耶和華有關)」,但被擄後都被改為和「巴比倫神」有關的名字。

 

敵國將其改名,目的顯然是為使其忘記自己國家和宗教,並誘使其接受巴比倫的宗教和風俗習慣。

 

在此處境下,但以理「倚靠信仰的生命」,對抗一切價值觀與風俗,這也正說明,即便遇困難,他仍選擇「不妥協」,且「堅持信仰」。

 

示範二:「但以理禁食」的真正意涵

身為猶大宗室的但以理,被擄至巴比倫時,因容貌、學問、聰明等都合格,被選在宮中受教育,準備侍立於王前。

 

當時,但以理和3個朋友都拒用巴比倫王給的膳食,避免玷污自己。然而,但以理似乎不是「為要遵守舊約食物律法」而拒絕王賜的飲食,因舊約律法並不禁止飲酒。

 

較為可能的原因是,當時巴比倫王的膳食都已先祭拜偶像,故但以理等人不願吃;反之,若但以理和委辦對換食物,吃其「素菜」,此有可能沒拜過偶像。另一種可能是,吃王的食物和酒,就表示與王結盟、聯合,而他們並不願與神以外的勢力有此關係。

 

「但以理禁食」是緣起於,但以理和他的朋友選擇不用王膳,只吃素菜、喝白開水;以及,有次,但以理有21天沒吃美味,禁絕酒肉。這可表明,但以理禁食背後真正代表的是:「比起美食,更在意與上帝的連結」。

 

示範三:解讀王的「遺忘之夢」

當時,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個夢,卻忘了那夢,而心裏煩亂,想知道是什麼夢,於是,希望國中有人能將「夢」和「夢的講解」告訴自己,否則就欲殺掉國中全部哲士。

 

巧合的是,但以理因還未接受完3年培訓,尚未被並列於哲士群中去見王;但若哲士被殺,他也算「準哲士」,必要一同被處死。

 

此處,王所作的「夢」,原文「 חֲלוֹם (Ka-lowm)」,指的是「具有先知性含意的夢」,在此文中代表的是「反覆作同一個夢」。以此來看,王因反覆作同一個夢,卻又記不起來,那麼會心煩意亂,實屬正常。

 

王所說的「夢我已經忘了」,原文意思是「我已經決定了」。據當時看法,無法記住夢的內容是一種「惡兆」,表示「神對人發怒」;所以,尼布甲尼撒王不說「自己忘記了」,反倒把解夢的責任推給術士。

 

那時,王真的是心煩意亂,以致下的命令也相當不近情理,近乎耍賴。眼見所有術士將面臨喪命,但以理即出面求情,並應允為王解釋夢。禱告後,上帝透過「異象」啟示但以理。

 

當但以理向王陳明其夢中奧秘之事,王聽完講解後,除高抬但以理,還派他管理巴比倫全省,又立他為總理,掌管巴比倫的一切哲士。

 

陳維濬表示,「啟示性服事」主要目的是「上帝的名要被高舉」但以理為王解遺忘之夢一事,正是為基督徒示範出——基督徒活在人面前時,該如何「讓上帝的名被高舉」!

 

示範四:舉手之權

在伯沙撒王為其一千大臣設擺盛筵,與這一千人對面飲酒時,忽有人的指頭顯出,在王宮與燈臺相對的粉牆上寫字。王看見寫字的指頭,就變了臉色,心意驚惶。

 

在那之前幾日,波斯大軍才在經過血戰後,攻下位於巴比倫北方八十公里的奧皮斯城,拿波尼度王逃走。當時波斯軍隊已進逼巴比倫城,雖巴比倫城為瑪代人和波斯人所圍困(古列和他的大軍已經將該城圍困了幾個月),但伯沙撒仍然在城中大擺筵席,舉杯縱飲。他舉行宴會,只是想團結人心,做最後抵抗。

 

伯沙撒歡飲之間,吩咐人將他父尼布甲尼撒從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銀器皿拿來,王與大臣、皇后、妃嬪好用這器皿飲酒。其實,用別國祭祀用的器皿飲酒,表示看不起該國神明,是非常不敬的行為。這表示了,伯沙撒王不但輕看耶和華上帝,還在當中高舉偶像。

 

在此種「自我打氣」的宴會場合中,其實眾人都是強作歡笑,加上看到奇怪的手寫字,伯沙撒的驚訝、害怕,不難想像,實為伯沙撒王「信錯偶像」。

 

此刻,上帝藉著在牆上寫字,將伯沙撒王個人和國位的年日宣判出來,表明到此完結。但以理便陳明這些字出現的原因:伯沙撒王即使有尼布甲尼撒被懲罰的前車之鑑(吃草如牛7年),卻還是驕傲自大,甚至用聖殿的器皿喝酒、並讚美偶像。

 

然而,神預先定準各人的年限,當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殺。米底亞人大利烏年六十二歲,取了迦勒底國。

 

在此事中,但以理點出「上帝掌權」和「上帝審判」。如但以理書4:17所提到—這是守望者所發的命,聖者所出的令,好叫世人知道至高者在人的國中掌權,要將國賜與誰就賜與誰,或立極卑微的人執掌國權。

 

示範五:王的獅子坑

大利烏隨心所願,立一百二十個總督,治理通國。又在他們以上立總長三人(但以理在其中),使總督在他們三人面前回覆事務,免得王受虧損。因這但以理有美好的靈性,所以顯然超乎其餘的總長和總督,王又想立他治理通國。—但以理書6:1-3

 

還原當時歷史,由於大利烏厚待但以理,勝過另兩名總長和所有大臣,以致但以理遭極大嫉妒,故引發他人發誓要除滅但以理。

 

那時,總長和總督紛紛聚集來見王,要立一條「堅定禁令」——三十日內,不拘何人,若在王以外,或「向神」或「向人」求甚麼,就必扔在獅子坑中。

 

但以理知道這禁令蓋了玉璽,就到自己家裡(他樓上的窗戶開向耶路撒冷),一日三次,雙膝跪在神面前,禱告感謝,如先前時候一樣。

 

但以理深知,若「不停止」在神面前的禱告,他將被扔進獅子坑。但,他看重「禱告」和「對神的信仰」,更勝於「肉體生命」。

 

果然,他依舊難逃被扔在獅子坑中的命運。王對但以理說:「你所常事奉的神,祂必救你。」王回宮,終夜吃不下飯,並睡不著覺。

 

次日黎明,王就起來,急忙往獅子坑那裡去。臨近坑邊,哀聲呼叫但以理:「永生神的僕人但以理啊,你所常事奉的神能救你脫離獅子嗎?

 

但以理對王說:「願王萬歲!我的神差遣使者,封住獅子的口,叫獅子不傷我;因我在神面前無辜,我在王面前也沒有行過虧損的事。

 

王就甚喜樂,吩咐人將但以理從坑裡繫上來。於是,但以理從坑裡被繫上來,身上毫無傷損,因他信靠上帝

 

接著,王下令,人就把那些控告但以理的人,連其妻子兒女都帶來,扔在獅子坑中。他們還沒有到坑底,獅子就抓住他們,咬碎其骨頭。

 

在這裡,但以理堅持「守住真理」,神則彰顯其公義。上帝不僅救他脫離獅子坑,更讓那些企圖要陷害、除滅他的人,所設計謀反落到自己身上。

陳維濬說明,但以理的一生,就是選擇做「上帝喜悅的事」。因他知道上帝是「審判者」,當日期滿足時,神的公義必會彰顯。

 

同理,當你相信「守住真理」,神的公義也會「為你彰顯」時,就必能真實經歷神公義的彰顯發生在身上!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