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任職澳洲世界展望會東尼.芮納多Tony Rinaudo,受邀來台,分享見證。(圖/ 世界展望會 提供)

澳洲農學專家東尼.芮納多(Tony Rinaudo)禱告:「主啊!請使用我,無論在何時何地,讓我能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讓環境改變。」

 

他知道,上帝將他放在西非的內陸國家—尼日共和國整整17年,必然有祂的美意!雖然,「夢想」也許在他人眼裡顯得有些笨拙,但他願意為此傾盡一切。最終,他帶領尼日居民,讓50多萬棵樹「重生」!

 

東尼.芮納多今年受邀來台,在接受今日報專訪時呼籲—基督徒,應該要站在「最前線」,盡心盡力去保護、恢復「失去的東西」。

  • 東尼.芮納多(Tony Rinaudo)呼籲基督徒一同愛護土地。(攝影剪輯/吳旻樺、翻譯字幕/世界展望會 提供)

生長於基督教家庭,義大利籍的澳洲人東尼.芮納多,其信仰基礎奠定於高中,因青少年時期總是缺乏自信,想要尋求別人的認同。有一次,參加教會營隊,竟聽見一句話說:「主耶穌是『照著你的本相』來愛你,(你)不用假冒,也不用成為別人。」

 

他一聽,大得釋放,此事也成為其人生改變的轉捩點。再者,大學時離家很遠,必須住校,他常常感到很孤單。當時收到一本聖經,讀到其中一段話,寫著: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馬太福音7:7)

 

他疑惑地問「神」:「祢是(聖經寫的)真神嗎?祢會回應禱告嗎?祢的話是真的嗎?...請祢幫助(告訴)我。如果『祢』不是真的,難道,我也是個『假的』基督徒嗎...?」

 

這一連串的疑問,神似乎沒有回答他,但,他的內心有了「平安」。

 

這份「平安」,是任何人都給不了、也奪不走的「珍貴禮物」。

 

後來,東尼.芮納多的大學生活漸趨穩定,後來也遇見現在得妻子麗茲。等到他從大學農學學業畢業後,兩人便結婚,也加入國際基督教組織(Serving in Mission)。他與妻子投入神學院課程,更加堅定信仰。

  • news-details
  • 今年受邀來台,澳洲農學家東尼.芮納多喜樂分享,信仰是他最大的力量。(圖/ 記者吳旻樺)

看見貧困飢餓的孩童,他想做點不一樣的

東尼受訪時,回想孩提時期,他的雙親曾開車帶著全家出遊,前往探視鄉村的祖父。每趟旅途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道路兩側低矮山丘上的茂密灌木叢、山谷中的農田和樹木繁茂的山坡。 每當車子轉過分歧路,眼前就會出現一座「光凸凸」的山丘。

 

他不明白,早期的居住者,為何將土地上每顆樹都剷除了?土地的樣貌,反映著人類與大自然的長久爭奪戰。

 

當他看到環境被破壞,並從電視上看到其他國家的孩子正處於飢餓中,他深感憤怒,卻也無力改變這個世界,當時只有禱告:「主啊!請使用我,無論在何時何地,讓我能做一點不一樣的(事情),讓環境改變。」

 

而後,他決定去讀農學系。

 

他不知道「上帝要做什麼」,因為在「這個禱告」後,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但,上帝早就已經預備好了!

 

等到他們夫妻倆都讀過神學院課程後,就受差派到西非的尼日共和國(通稱:尼日),與其他宣教士一同服事。

 

「我不是一個很會『說』的教師、佈道家或傳福音者,我只是一個實際去『做』的人。」他謙虛地說。

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

—以弗所書2:10

  • news-details
  • 東尼與當地農民、同工,一起進行種植計畫。(圖/ 世界展望會 提供)

傳福音,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恩賜

1981年,東尼帶著妻小,搬遷到全球最貧窮之一,非洲的尼日,開展他的「造林計畫」。17年來,他從事農業工作協助時,總是會碰到當地人問他:「你為何來幫助我們?為何要來愛我們?」更多人好奇,為何身為「基督徒」的他,要來到這個屬於「回教國家」的地方?

 

所以,他總是趁著工作時,借機分享福音、活出福音,身邊也有許多人因此相信耶穌基督。

 

東尼表示,面對過去因土地過度開墾、氣候變遷等因素,導致乾旱頻傳、蟲害叢生的尼日,他曾經嘗試過種樹,但成功率不高,該地區嚴重地砍伐森林,使得土地一片荒蕪,好不容易募集來的種子,於貧脊之地也無法生長。

 

他很苦惱,一試再試的過程中,挫折、失敗屢屢迎面而來,不同物種、樹種都種不出來,當地人也開始不相信他,且常常挨餓。

 

怎麼辦?他坦言,「放棄回家」是最簡單的決定。

 

可是,他與妻子都確信,是上帝開的門,將他們一家帶到這裡,上帝的道路永遠不會出錯,祂的引導高過眾人所能想像的。

 

既然上帝「呼召」他們來,必定藉由這一路的過程教導和帶領他們,過程中所遇到的健康狀態、工作果效、同工配搭和環境都是挑戰,但他們總是做一個禱告—

 

主啊,不要讓我們「離開」祢的引導!

 

彼得後書1:3說:「神的神能已將一切關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賜給我們,皆因我們認識那用自己榮耀和美德召我們的主。」 

 

每每親近神,東尼時常自問:「我要相信『眼見的絕望』,還是要信『上帝應許的話』?」現在,哪條路才是正確的?

 

當他在尼日越待越久,更領悟上帝早就在尼日,預備其一切所需了。

 

某天早晨,例行讀經的東尼讀到詩篇104:30:「你發出你的靈,他們便受造;你使地面更換為新。」他回憶,沒有特別的感動,只覺得「印象深刻」。

 

就在同一天,他開車行經一處平坦堅硬且貧脊之地,心想這塊土地,該如何「起死回生」呢?便下車察看,竟發現馬路邊上有一個「小裂縫」,因著幾天的下雨,裂痕處竟然擠出一個「小小的苗芽」,他很驚喜,即刻想到早上讀到的經節——上帝真的親自使「地面更新」,治癒地球上的土地

 

他領悟到,自己並不孤單,因為上帝,就是他的力量泉源。

  • news-details
  • 東尼發現地下森林(圖/ 世界展望會 提供)

被喻為「造林者」的白人農夫

東尼嘗試了不同的技術—引進外來物種、種植本土物種、在下雨前播種、社區培育所、私人培育所等,但卻沒有兼顧合適性與經濟性的解決方法。幾乎80~90%的樹苗,都在種植的第一年就死亡。

 

更糟糕的是,他所關心的居民,並不在乎「他們所做的一切」。

 

眼看耗費百萬美元植樹、在數年時間,可能「全樹覆沒」!東尼看著塵土飛揚、氣溫又高的地面,苦惱新的一批「小樹苗」可能又種不活了。這讓他非常非常沮喪,內心深處又「疑惑」神曾給的經文了。



此際,神卻提醒他兒時曾做過的禱告:「無論任何時候,請神使用我。」即使,他仍像是個失敗者一樣,每每想要放棄或離開時,內心深處總有個聲音鼓勵他:「我注定要待在這裡」。

 

於是,他再次誠心誠意地向上帝禱告,用「尼希米記」曾描述的處境來禱告:「求上帝赦免我們,把大地弄得這麼糟糕,人類肆意的破壞,造成許多貧窮飢餓與恐懼的情形,求神仍然是施行慈愛和憐憫,求祢光照我該怎麼做。求神仍然顧念地上的人民!」

 

禱告完,竟然真的有「新發現」!

 

東尼已經走過這條路兩年多時間,以往總是急忙種樹,今天卻發現「一處荒漠灌木叢或雜草」,走近一看,才發現他不是「小樹叢」,竟是到處可見的「樹種的芽」,是從被砍伐後的大樹幹上,再長出來的,它們正努力地往上生長。

 

他知道這是「上帝的回應」!上帝是信實的,否則他不會一直停留在這地!

  • news-details
  • 因要在農地上種樹,他總被當地人稱為「瘋狂白人農夫」。(圖/ 世界展望會 提供)

讓上帝創造的「地下森林」活回來

因要在農地上種樹,他總被當地人稱為「瘋狂白人農夫」。1983年,他找了10位農民志工,於10個小村子,自願在各自農地上試種植樹木,做樹木「覆育實驗」,雖被其它農民嘲笑,甚至遭到偷砍樹木。

 

東尼發現宛如「地下森林」的系統後,最終讓他發掘出「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farmer-managednaturalregeneration,以下稱FMNR),靠著就地取「材」,把地下叢林帶回地面,復甦當地的原生植被,從「根本」解決地力耗竭及飢餓問題,讓非洲貧脊之地能夠再生。

 

也就是說,上帝所創造的、地表上的樹木,看似荒蕪,但被砍伐後的根系,仍然存活在地底下,宛如「地下森林」,把這項天然資源再生的技術,推廣到非洲每個農村後,人們唯一要做的,就是讓土地有適度的喘息空間與略為修剪即可。

 

時值乾旱,飢荒再度臨及尼日,居民飽受飢餓之苦,甚至有些人因而離開家園。東尼一度陷入掙扎,他深深覺得這一切,超出了自己所能承受的範圍…

 

除了要擔心沒有購買穀物的資金,更要面對「買不到」的窘境,因為當地沒有政府授權分發食物,這也成了救助攔阻。

 

這時,上帝「再一次」啟示與回應衝擊東尼。

 

一天早晨,他正吃著早餐,想著飢餓的人民,淚水突然湧現,他低頭看著敞開的聖經,正讀到歷代志下20:15,「他說:猶大眾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約沙法王,你們請聽。耶和華對你們如此說: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

他深知,上帝將要有奇妙作為!大約兩週後,這些試圖阻止東尼的人死亡了,更加奇妙的是,糧食都可以買到,並順利發放了。

 

於是,他大力推動「種樹換糧食計畫」—每個接受糧食援助的家庭,必須在自己的土地再生、養護每公頃至少40棵樹,接著,尼日有100多個村莊響應,第一次植樹造林,讓50多萬棵樹重生,同時也帶來了穀物大豐收。

 

世界展望會自然資源管理員東尼.芮納多,在世展會全力支持下,2004年,東尼幫助衣索比亞取得重大突破,大家一起執行「農民管理天然資源再生技術」,號召全國各界搶救1,500萬公頃的沙漠退化土地。

他呼籲,每個基督徒要站出來,一同愛護上帝所賜的土地。

  • news-details
  • 東尼(左)與親哥哥兩人首次從澳洲來到台北,表示非常喜愛來台的這幾天,除了當時濕冷的台北天氣。(圖/ 記者吳旻樺)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