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知名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老師分享好的兒童繪本,可以用兒童語言具象化抽象概念,讓孩子理解。(圖/記者王詩瑜)

你也苦惱著如何向孩童,甚至一般未信朋友分享福音嗎?其實繪本會是很好的使用工具!將艱深且抽象的神學理念,以「具象化」的方式來表達,結合日常情感與生活經驗,讓孩子不只是在主日學教室去記得耶穌,而是在生活情景裡,去認識耶穌,透過繪本能夠自然而然,讓生活和信仰做連結!

兒童語言讓抽象概念具象化

從事童書翻譯、評論與相關評審工作逾20年,知名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老師分享,好的兒童繪本會採用「兒童語言」,何謂好的兒童語言?例如以「又嫩又綠的葉子」具象化描述「新鮮的」這樣的抽象概念;又如以「舒服多了」具象化描述「恢復健康」這樣的抽象概念。

 

「具體」和「感覺性」是幫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的重要元素,好的繪本文字是化繁為簡、深入淺出,而其他更多想要描述的地方,就是以圖畫來表達。

 

繪本中的角色如同領航員,引領孩子理解故事涵義,另外繪本與其他故事書最不同之處就是「圖像」,透過顏色、構圖布局、明暗度,讓孩子可以理解故事中的情緒。

  • news-details
  • 從事童書翻譯、評論與相關評審工作逾20年,知名兒童文學評論家柯倩華老師。(圖/柯倩華 提供)

兒童繪本如何談神學?

那麼,談到神學中的「罪」、「與神隔絕」、「耶穌復活」、「與神和好」等抽象概念,要如何與孩童來分享呢?

 

「花園.布幔.十字架」繪本中,描述在美好的花園裡,人做了一件糟糕的事:「他們決定不要遵行上帝的話了」、「他們決定要住在沒有上帝掌管的世界裡」,而上帝說這是「罪」!

 

此處作者很謹慎地用了「決定」這個詞,意指是人自身的選擇,且因為「罪」的敗壞,才被逐出這美好花園。整個段落即清楚表達了罪的起源、性質與結果。

 

當犯罪發生時,繪本的畫面就暗下來了,並以圖像表達人不聽上帝的話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柯倩華分享,藉此也可以與孩子討論,何時該自己作主?自己作主的結果是什麼?

 

當人犯罪後,上帝派了兩個天使守住花園,表示「不可進入」,表達了「與神隔絕」的概念。接著以樹狀圖表示「罪」的代代相傳,後來經過好幾百年,聖殿也以布幔表示人不可進入。

 

「十字架承擔罪」的概念是很抽象的,繪本以圖畫呈現出來,以黑暗的色調,將負面的事情畫在十字架上,最後強調耶穌的「死和復活」,皆是在上帝的救恩計畫中。

 

上帝的兒子-耶穌來到世上,在十架上承擔了罪,布幔裂開了,代表為世人開了一條路,繪本描繪出當耶穌復活後,走在朋友中間,彼此相聚在一起,藉此表達了「耶穌復活」、「與神和好」的概念。

 

特別的是,繪本的最後,停在耶穌擁抱著小朋友的畫面,讓孩子擁有個人化的對話情境。

  • news-details
  • 繪本中描述耶穌在十架上承擔了罪,聖殿的布幔裂開了,代表為世人開了一條路。(圖/截取自繪本)

  • news-details
  • 「花園.布幔.十字架」繪本以淺顯易懂文字,具象化「罪」、「與神隔絕」、「耶穌復活」、「與神和好」等抽象概念。(圖/中國主日學協會 提供)

以「好朋友」的概念來幫助孩子理解饒恕

「樂意饒恕人的好朋友」繪本中,對於聖經中「彼得」這個角色,有較多人性的描述,讓孩子感覺跟這個彼得很接近,容易代入這個角色,帶領小孩去理解「被饒恕」、「饒恕人」的概念。

 

當彼得見識過耶穌的神蹟,承諾自己絕對不會背叛耶穌,當彼得三次不認耶穌,有許多兵丁來抓他,此時孩子會開始同情,彼得雖然犯錯了,但面臨生命危險時,人人都會有軟弱,就連自己也不例外。

 

當耶穌復活後,繪本以三個連續圖,表現出彼得跳到水裡,游向耶穌的急切,希望得到耶穌的饒恕。

 

此處以「好朋友」的概念來幫助,耶穌再次與彼得成為好朋友,並且彼得向耶穌說了三次「我愛祢」,點出饒恕的關鍵是愛,彼得很愛耶穌,因此希望被耶穌饒恕,而耶穌也因著愛選擇饒恕。

 

其實被原諒過的小孩,比較能體會到為何要去饒恕別人。」柯倩華指出,孩子必須明白,是因為神的關係才去饒恕,我們愛人也是為了愛神的關係,如此才有可能去愛「不可愛」的人,這才是福音的可貴之處。

 

而繪本的最後場景,又回到小孩跟耶穌身上,彷彿耶穌在對小孩個人說話:「如果你真心相信耶穌,犯了錯來找耶穌,祂也樂意饒恕你。」

  • news-details
  • 繪本描繪耶穌饒恕彼得的故事。(圖/截取自繪本)

  • news-details
  • 在「樂意饒恕人的好朋友」繪本中,讓小朋友代入聖經中「彼得」這個角色,幫助理解「被饒恕」、「饒恕人」的概念。(圖/中國主日學協會 提供)

讓孩子在生活情境裡認識耶穌

最後,柯倩華也分享,繪本語言比較輕鬆,而且是故事的形式,不會讓孩子覺得在上課,好的繪本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觀念、情感還有日常生活經驗,這些言簡意賅的童書語言,甚至也能運用在與未信的成年朋友分享福音。

 

而在上述兩本繪本中,附件的著色遊戲本,讓小孩可以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幫助孩子再一次理解故事內容。

 

她也勉勵大人,可以用信仰眼光看待童書,即使是一般的繪本,也能從中發現信仰意涵,讓孩子不只是在主日學教室去記得耶穌,而是在生活情景裡,去認識耶穌,透過繪本能夠自然而然,讓生活和信仰做連結!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