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圖 / shutterstock)

真正的教養,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長大與成熟。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但經由學習,可以輕鬆扮演好父母的角色。

 

《快樂教養—帶孩子找到自己的天空》一書,由「格子外面文化」出版,作者徐柏岳針對親子教養中的「生命關係 / 親子關係」,整理出「家庭愛的層次」、「孝順的真諦」、「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快樂教養的三好原則」、「如何面對代溝」等五大重點。

鷹爸來說生命關係 / 親子關係

數年前,當徐柏岳的「快樂教養法」橫空出世後,造成許多回響。他被稱為「鷹爸」,有兩個原因:

 

其一,他曾是戰鬥機飛行員,且擔任過民航機機長。

 

其二,他清楚孩子本身就像是「老鷹」,而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以把「老鷹」當成「雞」在養,意即,以擔心害怕孩子受傷為由,整天把孩子關在雞圈裡豢養。因老鷹就該展翅高飛、翱翔天際,而父母的責任,是帶領孩子快樂飛翔。

 

教養沒有捷徑,只有用心。「快樂教養法」引發大家關注,是因,原來「真正的教養」,是父母與孩子一起長大與成熟。

 

其中,針對「生命關係 / 親子關係」,徐柏岳整理出五大重點:

 

重點一》家庭愛的層次

真正的「家」,是不論父母或孩子做了什麼、不論是非對錯,都處於一直有愛與接納、愛與饒恕、愛與包容的地方。家的愛」才是兒女之心所向的歸屬。

 

1)家的定義

曾幾何時,「家的定義」被認定是求溫飽、供人吃喝等生理需求的避風港。同時,「消極的教養」則認為,孩子只要不犯錯、不丟臉就好,倘若能積極地揚眉吐氣、光耀門楣,就像中大獎一樣。

 

但此種只提供「物質」,卻沒有「精神層次」及「心靈滿足」的供應,或只追求「虛榮的面子文化」,真的是對的嗎?此為值得你我省思的問題。

 

2)家庭的愛,是有層次、有重量的

若只在乎「外在物質名聲的虛榮」,卻忽視「兒女最深沉愛的需要」,則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若父母是以孩子符合期待,來代表他們是否愛父母;或當孩子不符合期待,就理所當然地不需要繼續付出愛;那麼,「這樣的愛」有如商品CP值,凡事都以「性價比」為優先考量,當CP值(表現)不夠好時,好像就不值得被愛。若是這樣,人就不會曉得「真正的愛」,是「要互相學習愛那真正愛我們的人」。

 

3)家是看見「兒女價值」的「生命育成中心」

當父母看不見兒女生命價值的同時,自然而然,也無法認清自己生命虛偽的事實。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愛,是犧牲的愛。

 

愛是「看見需要」,進而「成就他人」;愛是在需要的人身上,看清楚自己的責任。

 

父母真正愛孩子,應是要教育他們,理解社會的現實與黑暗面,自始至終陪伴並教導孩子,如何以智慧來面對一切失敗與艱難;而非,只教孩子用一堆表象虛假的符號到處貼標籤,或甚至是無意識地將標籤貼在孩子身上。

 

4)家是「自我完成」的起點與終點

人人都想要有個家,想要有一處溫暖地方可休息放鬆。唯有愛,才能製造家的溫度。

 

沒有愛的家,最終只會走向衰敗、且不斷產生衝突,終究會成為製造悲慘世界的原生地,絕對不是孩子心之所向的最終歸屬。

 

重點二》孝順的真諦

華人社會普遍存在「敬老」的社會價值觀,許多為人父母者,要求兒女在傳統框架中,盡上孝順本分,卻從未自我檢視,自己是不是一位像樣、負責任、公平、有愛的父母。

 

1)智慧父母「贏得兒女的尊重」

年老的榮耀與尊嚴,必須是為人父母「自己贏來的」。「孝順」是來自於「贏得子女的敬重」,不是「應該」,更非是「理所當然」。

 

若一個人在過去,不懂得去愛,在年邁時還依老賣老地認為兒女就該孝順——抱持這種想法的人,可能注定要孤單、寂寞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2)智慧父母「要先懂得學會愛自己」

孝順不是「應該」,而是「對等」的親子關係。當你期待兒女將來怎麼孝順你,你就必須先學會愛自己、照顧自己,不需要、也不必去期待,你的兒女將來會如何孝順你。

 

因為,懂得「孝順真諦」的人,會有自知之明地,把餘生安頓好,不希望也不願意麻煩兒女。擁有此種思維的父母,必定會贏得兒女的尊重與孝順。

 

3)想要兒女真心孝順,千萬「不要留下遺產」

有些不懂愛的父母,以為能「養兒防老」,結果辛苦大半輩子,卻養出一個有如小偷或強盜般的兒女;貪戀遺產的孩子,所表現出的孝順,絕對是虛假的。

 

想讓兒女孝順你,而活得有尊嚴,就要清楚告訴孩子,不會留下任何一毛錢給他們,只會把錢捐給比他們更需要的人。這才是有智慧的作法。

 

4)孝順是祝福的開端,是傳遞愛的基石

有智慧的父母教養出有智慧的兒女,為人父母留給兒女最美的資產,就是教導他們「有好的品格」、「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愛的行動」。

 

換個角度來看,若你有兄弟姊妹,但每個人都無力、甚至刻意逃避照顧父母的責任時,那麼父母要給兒女們所有的福份,上天會全數賞賜給你,將所有福氣都給了你。

 

重點三》天下無不是的父母

孩子們其實不管父母能力如何,只要家庭有「愛的關係」,生活再苦都可忍耐。

 

但許多人都只能想像,自己有個溫暖的家;結果,在家庭言語及肢體暴力傷害下,最後才赫然發現,天底下有如此多不是的父母。

 

其實,世界上真的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用心與努力學習「愛與被愛」的父母。

 

記得,將自己過往傷害處理乾淨,學習愛與饒恕,才有能力能乾淨輕鬆地把愛傳出去;這樣,家庭中健康快樂的教養,將會世世代代一直延續下去。

 

重點四》快樂教養的三好原則

如何能快樂教養呢?可把握「好態度」、「好溝通」、「好關係」這三個基本原則。

 

1)好態度——良好的情緒管理

如何有效引導孩子在現實環境中,先「利己」、而後「利他」,此乃是教養核心關鍵。

 

要求孩子必須要有好態度,是學習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對自己、對別人好的態度,是自己可以做的決定,故需要求孩子們必須做到此基本要求,因這是愛的命令。

 

2)好溝通——良好的意見表達

世界上,最糟糕的溝通方式是「期待」;故而,必須讓孩子明白,若他不主動溝通,沒有人會主動給他幸福。

 

另外,以愛為由,凡事都滿足孩子,是溺愛孩子,進而成為孩子的奴隸。這會造就孩子,以為只需用情緒就可以勒索愛他的家人,而不需有良好的態度,導致他們反成為小皇帝、靠爸族、媽寶……。

 

沒有溝通,就沒有幸福。溝通是為了尋求幫助、面對問題、解決問題。若父母經常協助孩子處理問題,他們就會學到可以安心倚靠父母,故叛逆的問題,也會大大降低。

 

3)好關係——良好的人際關係

一個孩子,若從小學會用「良好的態度和溝通模式」,和父母在家中不斷練習,能進而培養出良好人際關係。

 

重點五》如何面對代溝

 

1)父母不學習成長,代溝自然就會發生

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是邊走邊學。「教養」就是讓兒女看見父母的成長。

 

也就是說,孩子要養,父母則需與兒女共同成長。在陪伴兒女成長的過程,最重要的是必須「學習跟兒女們一起樂在其中」。

 

2)為人父母也需要兒女愛的回應

爸爸們切記,千萬不要「裝作超人」或「死要面子」,特別是在軟弱、犯錯後勇敢面對,孩子會更加尊敬你。

 

要使孩子成為成熟男人與女人的核心關鍵,是在孩子面前做一個「真真實實的父母」,當兒女們看見你的成長,就會自覺、自發地,為自己生活負起責任,去證明他們對你的愛。

 

同時,愛必須是雙向交流,這種愛才會健康、迷人。所以,身為父母也需清楚讓兒女知道,原來「父母也很需要被兒女愛著」。

 

徐柏岳指出:「教養是兩代之間心與心的交流,所以代溝基本上是沒有機會存在我們之間的。祝福所有爸爸媽媽都能與兒女一起快樂成長。

分享
意見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