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19)日是國際社工月,又稱世界社工日(訂於每年3月的第3個週二)。近來,台灣兒虐事件中,發生社工遭上銬事件,各界負面聲浪中,也重思兒少社福體制。
而我們對於「社工」的了解有多少?社工究竟面臨哪些困境?
走過近25年社工生涯的畢國蓮,受訪時提出幾項對體制的反思,以及對社工使命的負擔與感動。
對於許多社工因近期新聞事件而出現「集體創傷」,甚至自我懷疑,畢國蓮分享到,其實自己時常反省在工作中所說的每句話、做的每個決策,也曾向輔導個案道歉。
「我的確不能包辦所有難處,所以,更多時候,我的無力只能交託我的上帝!」並能體會社會正在走一段「悲傷輔導」歷程,走過悲傷後,才有辦法冷靜檢視,並開啟下個篇章。
社工是專門助人的專業
台灣社工面臨哪些困境?
社會工作是一門助人的專業,而「社工」運用所學的社會工作專業知識與技能,幫助脆弱家庭和扶助弱勢群眾、救援,協助受暴力侵害的被害人及其家庭;他們在醫院、學校、法院、社會福利機構、心理衛生中心等各角落,協助有需求者。
社工服務的對象多為弱勢族群,包括:受虐兒童少年、家庭暴力被害人、家庭暴力加害人(相對人)、患有藥(酒)癮、心理疾患、脆弱家庭、身心障礙者、獨居長者、無家者或受壓迫群體、貧困和受剝奪社區...等等。
國際社工日(World Social Work Day),又稱世界社工日,是一個由國際社會工作者聯合會發起的慶祝節日,訂於每年3月的第3個週二。世界各地的社工團體會在當日舉辦相關活動,增進公眾對社會工作的理解和認同。
今年的主題為「Buen Vivir(西班牙語:美好生活的權利):變革的共同未來」。近來,台灣兒虐事件中,發生社工上銬事件,有學者認為,參考其他國家的社工負荷,目前台灣的社工服務量皆「過重」。
在各界不同聲浪的撻伐中,你我對於「社工」的了解有多少?社工究竟面臨哪些工作困境呢?
畢國蓮(左)一家人合影。(圖/畢國蓮 提供)
安置資源、人力不足
曾在社會局及家防中心擔任兒少保護社工,目前於兒少安置機構擔任主任督導的畢國蓮,工作內容是督導政府公設民營的緊急短期兒童安置機構,以及母會中長期兒少安置機構,安置對象有社會局、家防中心,也有法院轉介個案,這些個案大多是需要長期安置服務;6歲以下的嬰幼兒則大多要進行國內或國際出養媒合。
據自身工作經驗累積來探討兒少體系,她看見,許多孩子因著法令保護,被帶離出傷害他們的原生家庭,但後續安置資源卻不足夠。
近兩年來,整個社福體系已在探討「知情創傷」,即,看見孩子的行為和情緒問題背後,是因早期生活的原生家庭所導致,透過這樣的理解接納,就不會只停留在表面行為糾正。
照顧者就像保全人員一樣是「24小時」,當夜間也算工時,就需要更多人力,因沒有那麼多人力進來,只能縮編安置人數;安置機構也無法安置太多孩子。盼望,未來能更多增加親屬家庭、團體家庭方案等不同寄養方式。
畢國蓮指出目前安置資源不足的因境。(圖/shutterstock)
訪視過程透過互動量表來檢視
對於此次保母虐嬰事件,畢國蓮表示,無法完全得知該名社工視訪情況,而從體系來看,可以有哪些篩選機制,避免虐童事件發生?
她分享,若是托育系統,透過監視系統可監督人員管理;若是由保母照顧,3歲以前孩子皆固定要打預防針,將接觸到外部系統,由醫院方就會檢視到;而孩子上托兒所時,除了保母外,還會有老師方的雙重檢視。
社工訪視過程,針對不同年齡層,會有互動觀察量表,年紀太小的孩子雖無法以言語表達,仍能透過互動量表與孩子互動,以觀察有無異狀。
社工訪視時,可透過互動量表與孩子互動,檢視其狀況。(圖/shutterstock)
陪伴具力量和意義
盼做在最小弟兄身上,也是做在主身上
近期社會瘋狂討論、檢討在保母虐嬰案中的社工,對於社工承接的角色與使命,有何樣感觸?畢國蓮表示,回想過去曾輔導過一個吸強力膠的少年,家訪時與少年及其父親聊天,她心中就有一種感受,社工所能做的就是「陪伴」。
陪伴具有某種力量和意義。雖不一定能看到立即性改變,但或許在輔導關係結束後,未來有天他們回想起她曾說過的某句話,能成為服務群體心中的力量!
不論是何領域的社工,都能用所學來進行專業陪伴,陪伴過程需謙卑自己,因為不論是何種處置計畫,若人不打從內心去接受或改變,則難以達到真正果效,因此,這是需要「等待」的過程。
身為基督徒的畢國蓮,引用馬太福音25:40:「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位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
這段經文陪伴她走過近25年社工生涯,從事社會工作,就是為這些弱勢族群來發聲,而做在這些最小的弟兄身上,就是做在主的身上了!
對其來說,擔任社工的中心思想,最大的是愛—在他人的需要上以愛來服事!
陪伴具一定的力量和意義。(圖/shutterstock)
時常反省自身言行,並將無力交託上帝
看見保母虐嬰案中,社工遭上銬的畫面,當晚畢國蓮難以入睡。回想起自己大學畢業剛成為社工時,探訪一個兒保疏忽案,下班後回到家中,腦中不斷想著:「唉!我剛剛應該怎樣對話!這樣說可能會更好」之類的想法,接著就陷入無止盡循環的自責。
此時,前輩同事安慰她:「沒關係,這是很正常的工作反應,也表示妳願意自我覺察⋯⋯。」
過去她曾參加一場研討會,遇到一位長大後的安置少年分享,恰巧,對方正是畢國蓮在當兒保社工時所經手過的個案。當她聽見少年描述當年被安置後發生的一些事情,畢國蓮決定向該名孩子道歉;雖畢國蓮知道當時體制的有限和資源不足,並非一個小小社工所能撼動,但她深知,孩子很需要一個道歉。
其實在夜深人靜時,她常反省自己無意間說出的話語,成為主管後,也常為決策感到難過、懊悔,但她仍不想放棄,所能做的就是虛心檢討,謹慎與身旁同事多元討論,告訴自己要認真、真誠走每一步!
畢國蓮說:「我的確不能包辦所有的難處,所以,更多時候,我的無力只能交託我的上帝!」
人的有限無法包辦所有難處,但可以將無力交託給上帝。(圖/shutterstock)
盼社會走過悲傷輔導歷程,改善制度、開啟新篇章
此次社工上銬風波,畢國蓮坦承的確經歷了一場「集體創傷」,使社工群體感到震驚、害怕、憤怒、難過、挫折,不只是社會觀感,可能就連親密的親朋好友,都會開始質疑社工專業,甚至導致他們也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但她也深信,風雨過後,依然還是有社工願繼續留在自身崗位上。
如何撐過來的呢?她想,那是因為「學習謙卑」。先承認我們自己可能有疏失,真誠檢視到底發生什麼事?接著,在個案工作及制度上,做改善及倡議,若要落實到實務現場,更是需要專業網絡共同合作。
希望如同耶穌一樣,不急著為自己辯解,而是安靜等待;她也能體諒,如今社會正在走一個「悲傷輔導」歷程,有憤怒、難過、委屈,都屬正常,而當悲傷走過後,才有辦法放下情緒,好好檢視未來的路該如何走?才能翻到下一個新篇章。
盼望,神親自安慰所有需要被安慰者,仰望天父是公義的神!
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他憑真實將公理傳開。—以賽亞書42:3
走過悲傷,願制度被改善,並開啟下個新篇章。(圖/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