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details
大衛成為以色列王前必經過重要的熬煉過程。(圖 / shutterstock)

大衛在成為以色列王之前,有七年半的時間躲在亞杜蘭洞,躲避掃羅的追殺。在這看似被逼迫的過程,實則有神美好的計畫在當中……

 

逼迫,實際上卻是大衛成為以色列王最重要的熬煉

聖經中記載著,大衛殺死了巨人歌利亞後,掃羅無論差遣大衛往何處去,他都做事精明。掃羅就立他為戰士長,眾百姓和掃羅的臣僕無不喜悅。然而,就在大衛看似已經越來越接近命定之時,神的計劃卻是將他遠遠的帶離開掃羅的身邊。

 

那時,大衛在掃羅的宮殿中服事,看似成為君王實習生的他,豈知卻開始遭到掃羅的妒忌與恐懼,以致在接下來的歲月當中不斷地被掃羅追殺。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指出,當大衛擊殺了歌利亞之後,他卻為了躲避掃羅的追殺,有七年半的時間躲到了亞杜蘭洞。但在這外表看起來是逼迫的過程,實際上卻是大衛成為以色列王最重要的熬煉

  • news-details
  • 「榮耀豐收教會」陳維濬牧師分享《君王之路系列信息》。(圖 / 陳維濬牧師提供)

神透過掃羅來熬煉大衛生命的三階段

階段一》掃羅的忌妒

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眾婦女舞蹈唱和,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掃羅甚發怒,不喜悅這話,就說:「將萬萬歸大衛,千千歸我,只剩下王位沒有給他了。」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母耳記上18:6-9)

 

「千千……萬萬」本來這種詩歌中的「對仗用法」,意思就是表示「掃羅和大衛都殺死千千萬萬」。此處說明,大衛與掃羅都獲得了以色列全國上下之愛戴;但掃羅偏要斷章取義,這真是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在下列經文當中,可看到大衛被掃羅仇視的原因,或者說看到大衛逐漸贏得人心的關鍵:

 

1.做事精明

大衛做事無不精明,耶和華也與他同在。掃羅見大衛做事精明,就甚怕他。(撒母耳記上18:14-15)

 

大衛做事有智慧並且慎重,清清楚楚,不打馬虎眼。所以團隊不單在他的管理領導之下有效率、清楚。跟著他的人也在當中學習、受益。

 

2.英勇戰功

大衛打死了那非利士人,同眾人回來的時候,婦女們從以色列各城裡出來,歡歡喜喜,打鼓擊磬,歌唱跳舞,迎接掃羅王。(撒母耳記上18:6)

 

以前在曠野擊打獅子與熊的大衛,雖已算是「勇者」,但在擊殺歌利亞之後,更使得他一舉成為全國皆知的「得勝者」。

 

3.生死之盟

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性命,就與他結盟。約拿單從身上脫下外袍,給了大衛,又將戰衣、刀、弓、腰帶都給了他。(撒母耳記上18:3-4)

 

掃羅沒有朋友、也沒有相信的人。但是大衛居然有「生死盟」,而且還是掃羅的兒子。

 

從經文中來分析,約拿單這些禮物可能都是「盟約的證據」,大衛本身沒什麼錢,故只單向接受約拿單的禮物。而這些禮物又有「王位」的象徵,因此許多人都認為這裡的盟約內容可能是跟「王位繼承」相關。

 

4.眾人的喜愛 

但以色列和猶大眾人都愛大衛,因為他領他們出入。(撒母耳記上18:16)

 

掃羅因為懼怕大衛,給他千夫長的軍職,外派去打仗,反而讓大衛獲得更多人的信賴與喜愛。在希伯來的觀念中,「名聲」包含一個人的聲望、品格和誠信。表示大衛的人格美好,使得以色列和猶太眾人都愛大衛。

 

5.神的同在

掃羅懼怕大衛;因為耶和華離開自己,與大衛同在。(撒母耳記上18:12)

 

實際上,掃羅懼怕大衛的真正原因,是他發現大衛有「神的同在」,而他已經沒有了。掃羅除了「王位」,一無所有。


  • news-details
  • (圖 / shutterstock)

階段二》王的通緝令

 

當神的靈離開掃羅,有惡魔攻擊攪擾他後,掃羅的忌妒越發的蔓延。因為,當他失去了「神的靈」,同時也失去了「對於罪的感覺」。

 

從掃羅追殺大衛的事件來看,一個沒有「聖靈」的領袖,除了先前提到的妒忌之外,還會有以下的特徵:

 

1.憤怒(Anger)

從這日起,掃羅就怒視大衛。(撒母耳記上18:9)

 

2.恐懼(Fear)

掃羅見大衛做事精明,就甚怕他。(撒母耳記上18:15)

 

3.欺騙(Lie)

掃羅聽了約拿單的話,就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說:「我必不殺他。」(撒母耳記上19:6)

 

4.暴力(Violence)

掃羅把槍一掄,心裡說,我要將大衛刺透,釘在牆上。(撒母耳記上18:11)

 

階段三》流浪的旅程

1.大衛離宮

大衛離開基比亞逃往拉瑪之前,他經歷了掃羅幾次的莫名追殺,而約拿單答應協助大衛確認掃羅追殺他的動機,是不是一時氣憤導致。

 

大衛對約拿單說明他打算缺席與掃羅的餐會,約拿單答應幫大衛看掃羅的反應。後來,約拿單確認了「掃羅要殺大衛」,最終,大衛確定離開了服事約6年的宮殿。

 

2. 祭司亞希米勒的幫助

逃避掃羅加害的大衛,他的狀況相當悽慘,應是沒有食物也沒有武器,才來到挪伯祭司亞希米勒處尋求幫助。祭司詢問大衛為何沒有隨從,大衛騙他說自己是從事秘密任務。於是,祭司協助大衛,給了他陳設餅(食物)與歌利亞的刀(武器)。

 

祭司幫助大衛的事情,有一個目擊者以東人多益,他對掃羅說:「我曾看見耶西的兒子到了挪伯,亞希突的兒子亞希米勒那裡。亞希米勒為他求問耶和華,又給他食物,並給他殺非利士人歌利亞的刀。」

 

掃羅知情之後,要求侍衛去殺祭司,但他的臣子不願意。於是,掃羅便叫多益去殺,多益遵命進行,滅了祭司城,包含小孩與牲畜,僅有亞比亞他,逃到大衛那裡。

 

大衛自認祭司遭遇的不幸是他的責任,所以他應該負責保護倖存的亞比亞他。這次的事件,導致整個「祭司體制」離開了掃羅,轉而跟隨大衛。

 

3. 大衛「裝瘋」逃離迦特

後來,大衛為躲避掃羅,逃到迦特王亞吉那裡。迦特是非利士五大城之一,大衛殺死的歌利亞就是迦特人。

 

當時鬍子」是男人尊貴的象徵,大衛為要讓亞吉相信自己發瘋了於是「將唾沫流在鬍子上」,完全不顧羞恥的裝瘋賣傻,只為活命,可謂是「能屈能伸」。

 

4. 亞杜蘭洞

大衛就離開那裡,逃到亞杜蘭洞。他的弟兄和他父親的全家聽見了,就都下到他那裡。凡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都聚集到大衛那裡;大衛就作他們的頭目,跟隨他的約有四百人。(撒母耳記上22:1-2)

 

「亞杜蘭(名)」原文「 עֲדֻלָּם (`A-dul-lam)」有「人的正義」之意。此地,位於以色列的高原地帶,在迦特到伯利恆的半路(低地)上。「亞杜蘭洞」指的應該是亞杜蘭城附近的石灰岩山洞,以易守難攻聞名。

 

而跟隨大衛的人是受窘迫的、欠債的、心裡苦惱的…,大衛沒有嫌棄。此時,大衛才漸漸安身立命,有跟隨者,有根據地,有先知,也安排了父母與家族成員的安全。

陳維濬強調,困境」有時候是為了讓人更清楚或省思「自己的呼召」。對大衛來說,他在亞杜蘭看著王城,這雖看似感覺自己已經遠離了「王的呼召」,但若沒有亞杜蘭這段被放逐的經驗,或許大衛敗壞的速度會更勝於掃羅。

 

故而,「亞杜蘭洞的沉澱」這經歷對大衛來說,實則是他的「君王之路」中,一段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驗。

分享
意見反應